乘客传送设备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07669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910148883.X

    申请日:2009-06-1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预先检测到出入口部分的异常来预防梳齿板发生破损的乘客传送设备。本发明中,在梳齿板(14)的安装在出入口地板(9)上的安装部附近设置有导电体(20),该导电体(20)通过与防滑条(5K)接触而使电流产生变化,此外,还设置有通过检测该导电体(20)的电流变化来检测出异常的异常检测机构。通过具有上述结构,在踏板(5)翘起时,由于翘起的踏板(5)的防滑条(5K)与导电体(20)发生接触,导致导电体(20)断裂或受损,使电流断开或者变得不稳定。此时,通过异常检测机构检测该电流并在检测到故障时发出异常通知或者使运行停止,能够预先检测到出入口地板(9)的前端附近的故障,其结果,能够预防梳齿板(14)发生破损。

    乘客传送装置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57430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710180109.8

    申请日:2004-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026

    Abstract: 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将踏板(10)的进深尺寸形成为轴支撑在踏板(10)上的行走轮(11)直径的3倍或3倍以下,同时经由挠性体(36)在构成驱动装置(27)的减速装置(30)与驱动用电动机(29)之间进行动力传递,并且,从平面上看,沿乘客传送装置的框架(3)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由上述驱动装置(27)驱动的动力链轮(26)和减速装置(30)以及驱动用电动机(29)。由此,能够缩小框架的高度尺寸。

    乘客传送设备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14453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109327.7

    申请日:2008-05-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服等不会被内侧盖板钩住的安全性高的乘客传送设备。在本发明中,使倾斜构件(17)沿着移动扶手(7)转向的转向部分延伸,并且使倾斜构件(17)的伸出的下端部分(17E)与内侧盖板(14)相连并齐平。如上所述,能够获得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由于倾斜构件(17)的伸出端部与内侧盖板(14)相连并齐平,所以两者之间不存在高低差,因此,乘客的衣服等不会因高低差而被内侧盖板(14)钩住,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乘客传送设备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4452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08562.2

    申请日:2008-05-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通过栏杆面板改变手提行李的移动方向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即使作用在栏杆上,也能够稳定地对栏杆进行支撑。在本发明中,使栏杆面板(11、20)位于比移动扶手(7)更靠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栏杆(6)的终端部分设置堵塞栏杆面板(11、20)与扶手框架(12)之间部分的倾斜构件(16),在所述终端部分形成与所述倾斜构件(16)相连的倾斜部分(17),并且在该倾斜部分(17)的比栏杆面板(11、20)更靠内侧的位置形成平坦部分(18),并且形成用于堵塞该平坦部分(18)与栏杆面板(11、20)之间部分的倾斜部分(19)。

    乘客传送装置的驱动装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0107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113386.8

    申请日:2005-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026

    Abstract: 该驱动装置设置有:安装在驱动电动机(16)上,以第一速度旋转,其上安装了高速挡小齿轮(23B)的减速器输入轴(23);以低于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旋转,其上安装了与高速挡小齿轮(23B)啮合的高速挡大齿轮(22A)以及低速挡小齿轮(22B)的减速器中间轴(22);以低于第二速度的第三速度旋转,其上安装了与低速挡小齿轮(22B)啮合的低速挡大齿轮(21A)以及输出链轮(14),其中心位于减速器输入轴(23)的中心延长线上的减速器输出轴(21);以及通过与高速挡大齿轮(22A)啮合的第二高速挡小齿轮(24B)而进行旋转的空转轴(24),并且减速器输入轴(23)、减速器中间轴(22)以及空转轴(24)沿垂直方向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乘客传送装置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48519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410101137.2

    申请日:2004-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具备环形连接并移动的梯级(2)、与该梯级(2)同步移动的扶手(3)、对该扶手(3)进行引导的栏杆(4)、设置在该栏杆(4)外周的扶手框架(5)、设置在该扶手框架(5)的朝下开口的开口部分(5A)中的照明灯(8)以及灯罩(6),其特征在于,能够一边在所述灯罩(6)不脱开的状态下对该灯罩(6)进行支撑,一边使所述灯罩(6)移动至所述照明灯(8)的至少一部分裸露在外部。由此,该乘客传送装置的照明装置维修作业简单,能够减轻劳动强度。

    乘客传送装置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3029C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02144021.2

    申请日:2002-09-27

    Abstract: 为了提供即使在杂物进入踏板和梳形件之间的配合部分、在踏板表面防滑条前面的凸起部分也不会变形的乘客传送装置,在具有由波纹状制品形成的踏板表面防滑条(31)的乘客传送装置里,波纹状制品具有在踏板(3)前面和后面的许多凸起部分和缝槽以及在踏板表面防滑条(31)前面和后面的着色的端部防滑条(32,33),而在踏板表面防滑条(31)前端和后端处的缝槽里,安装用来阻塞在端部的后面处的缝槽的防变形件(40)。

    乘客传送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50445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32954.7

    申请日:2004-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026

    Abstract: 一种乘客传送装置,将踏板(10)的进深尺寸形成为轴支撑在踏板(10)上的行走轮(11)直径的3倍或3倍以下,同时经由挠性体(36)在构成驱动装置(27)的减速装置(30)与驱动用电动机(29)之间进行动力传递,并且,从平面上看,沿乘客传送装置的框架(3)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由上述驱动装置(27)驱动的动力链轮(26)和减速装置(30)以及驱动用电动机(29)。由此,能够缩小框架的高度尺寸。

    通道设备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0759C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00104312.9

    申请日:2000-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48

    Abstract: 一种通道设备,包括一站台16和收纳于对该站台建筑规定部分进行挖掘所形成的坑部19内至少部分的自动扶梯1,在所述站台建筑上面形成有与铺设铁轨17的地面18邻接、高于地面18位置处的步行通道,还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坑部19下方的增强部21,同时,设所述坑部的挖掘深度尺寸为H1,所述增强部的高度尺寸为H2,从地表面18a至站台16上部地面的高度尺寸为H3时,这些尺寸满足关系:H3=H1+H2。因此,可以便利地安装乘客运送装置,而不会对与安装有该装置的建筑结构邻接的特定区域地面产生不利影响。

    乘客传送装置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13902A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2146923.7

    申请日:2002-10-22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装置,而该装置具有的结构即使在杂物进入踏板和梳形件之间的配合部分,踏板表面防滑条也不会损坏。用来形成小于踏板表面防滑条(31)和梳形件(14)之间的间隙的间隙的装置(突出32b)安装于乘客传送装置的端部防滑条(32)上,该乘客传送装置具有循环连接并在两端的到达和离开楼面之间循环移动的许多踏板(3),踏板表面防滑条(31)在踏板(3)的宽度方向内具有沿移动方向延伸的许多凸起部分(31A)和缝槽(31B),端部防滑条(32)具有与所述踏板表面防滑条(31)的截面相同的截面、并在所述踏板(3)的所述移动方向的端部处,而梳形件(14)安装在到达和离开楼面的向前端部上、与所述许多踏板表面防滑条(31)配合并具有间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