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73659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122311.0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梯轿厢,使得能够方便地提高轿厢室顶部的美观性,在切实地将布线设置在乘客看不见的部位的同时,能够确保更为宽敞的布线空间。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具有:上部遮蔽板(6),该上部遮蔽板(6)设置在轿厢室(2)的顶板(5)的下方,与该顶板(5)相对向地设置;下部遮蔽板(7),该下部遮蔽板(7)设置在该上部遮蔽板(6)的下方,从轿厢室(2)的周缘部延伸设置,并在中央形成有开口;悬挂支架(8),该悬挂支架(8)固定在顶板(5)上,朝着下方延伸设置,并且用于支撑上部遮蔽板(6),在该下部遮蔽板(7)的上表面收纳光源(9),并且将悬挂支架(8)与轿厢室(2)的周缘部之间的空隙用作布线用的空间(10)。

    电梯轿厢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9521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110176293.5

    申请日:2011-06-2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踢脚板之间的间隙调整作业的电梯轿厢。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具有:侧面踢脚板(13a),其设置在轿厢地板两侧的端部;背面踢脚板(13b),其与该侧面踢脚板正交地设置在轿厢地板的进深侧端部;以及接合机构(15),其设置在各个踢脚板(13a、13b)的背面,用于将这些踢脚板接合在地板框架上,在该电梯轿厢的踢脚板装置中,背面踢脚板的端部和侧面踢脚板的端部被设置成任一个踢脚板的端部与相邻的另一个踢脚板的装饰面相对向,另一个踢脚板的端部延伸到一个踢脚板的背面侧,另一个踢脚板的靠一个踢脚板的端部与另一个踢脚板的装饰面相对向的这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将另一个踢脚板的端部朝一个踢脚板的方向按压的间隙调整机构(17)。

    电梯轿厢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7365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122311.0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梯轿厢,使得能够方便地提高轿厢室顶部的美观性,在切实地将布线设置在乘客看不见的部位的同时,能够确保更为宽敞的布线空间。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具有:上部遮蔽板(6),该上部遮蔽板(6)设置在轿厢室(2)的顶板(5)的下方,与该顶板(5)相对向地设置;下部遮蔽板(7),该下部遮蔽板(7)设置在该上部遮蔽板(6)的下方,从轿厢室(2)的周缘部延伸设置,并在中央形成有开口;悬挂支架(8),该悬挂支架(8)固定在顶板(5)上,朝着下方延伸设置,并且用于支撑上部遮蔽板(6),在该下部遮蔽板(7)的上表面收纳光源(9),并且将悬挂支架(8)与轿厢室(2)的周缘部之间的空隙用作布线用的空间(10)。

    双层电梯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5803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392354.6

    申请日:2012-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安全并且高效地对轿厢设备进行检修的双层电梯。本发明的双层电梯具有在升降通道内进行升降的轿厢框架、可上下升降地设置在该轿厢框架内的上部轿厢、设置在上部轿厢下方的下部轿厢以及驱动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在轿厢框架内朝着彼此相反的方向上下移动的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并且能够按照所停靠的楼层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隔来改变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之间的上下方向间隔,该双层电梯具有检修台,该检修台具有固定在升降通道墙壁的规定高度位置上的梁构件、由该梁构件支撑并且能够与轿厢框架的上梁相对向的踏脚板以及设置在该踏脚板上的扶手构件,将该检修台作为立脚处对设置在轿厢框架上的轿厢设备进行检修。

    电梯轿厢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9521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76293.5

    申请日:2011-06-2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踢脚板之间的间隙调整作业的电梯轿厢。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具有:侧面踢脚板(13a),其设置在轿厢地板两侧的端部;背面踢脚板(13b),其与该侧面踢脚板正交地设置在轿厢地板的进深侧端部;以及接合机构(15),其设置在各个踢脚板(13a、13b)的背面,用于将这些踢脚板接合在地板框架上,在该电梯轿厢的踢脚板装置中,背面踢脚板的端部和侧面踢脚板的端部被设置成任一个踢脚板的端部与相邻的另一个踢脚板的装饰面相对向,另一个踢脚板的端部延伸到一个踢脚板的背面侧,另一个踢脚板的靠一个踢脚板的端部与另一个踢脚板的装饰面相对向的这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将另一个踢脚板的端部朝一个踢脚板的方向按压的间隙调整机构(17)。

    电梯设备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11098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810109165.7

    申请日:2008-05-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设备,根据该电梯设备所采用的平衡吊索的悬吊结构,能够降低作用在将吊索悬吊支架固定在下部框架上的固定螺栓上的最大拉力。在本发明中,通过固定螺栓(B1~B4)将悬吊平衡吊索(14、14A、14B)用的吊索悬吊支架(18、20)固定在下部框架(11)的上侧。通过采用如此结构,以平衡吊索侧的固定螺栓(B1,B3)的固定位置为支点,拉力作用在远离平衡吊索的一侧的固定螺栓(B2,B4)上。其结果,平衡吊索(14、14A、14B)的绝大部分的重量由所述支点位置处的下部框架(11)承受,因此能够降低作用在远离平衡吊索这一侧的固定螺栓上的拉力。

    电梯轿厢及电梯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0619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80068204.0

    申请日:2017-10-10

    Abstract: 紧急救出口装置具备救出门、铰链部以及上锁装置,上锁装置具备框体、凸轮体、旋转轴、检测开关以及卡合构件。凸轮体、旋转轴及检测开关收容于框体。凸轮体具有:与卡合构件卡合的第一凸轮片;以及在凸轮体旋转了时对检测开关的切换可动部进行按压的第二凸轮片。

    电梯的轿厢及其组装方法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02648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680080764.3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轿厢及其组装方法,能从轿底侧进行组装作业,并且能提高相邻的侧板间的连结部的强度。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在配置于电梯地板面上的里侧左右的连结部侧板之间安装中间部侧板,包括:左右的连结部侧板和中间部侧板,该左右的连结部侧板和中间部侧板由端部从表面部经由侧部到达折返部的截面U字形的板材形成;高度方向的板,该高度方向的板固定于左右的连结部侧板的折返部并向中间部侧板一侧延伸;以及在中间部侧板的折返部和板的向中间部侧板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分中的一方所设置的突起部和在另一方所设置的卡合部,通过使突起部与卡合部进行卡合,从而将中间部侧板安装于左右的连结部侧板之间。

    电梯装置的平衡重以及电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49700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680049441.8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便在平衡重的重物的形状为异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向引导装置作用的反作用力的降低的电梯装置的平衡重以及电梯装置。电梯装置的平衡重(100)具备:包括一对竖框(2a、2b)、将一对竖框的下端部连结的下侧板(2c)、以及将竖框的上端部连结的上侧板(2d)的平衡重框;装载于平衡重框的多个重物(3);安装于上侧板的滑轮(400);以及安装于一对竖框各自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且通过与导轨滑动接触而引导平衡重的升降的多个引导装置(5a~5d),以如下方式设定一对竖框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一对竖框的上端位于比上侧板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在一对竖框的上端或一对竖框的上部安装有供油装置(6a、6b)等附属装置的情况下,附属装置的上端位于平衡重高度限制内。

    电梯装置的对重和电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3090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680045238.3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确保必要的强度并且能够提高对重侧的补偿链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的对重侧的补偿链的安装结构的电梯装置的对重和电梯装置。在具有补偿链的电梯装置中,具有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第一支架(5)具有截面形状为大致U字形的部分,以第一立起边(5a、5b)相对于对重框架(2)垂直的朝向、连结第一立起边(5a、5b)的第一连结边(5c)固定于对重框架(2),第二支架(6)具有截面形状为大致U字形的部分,以连结第二立起边(6a、6b)的第二连结边(6c)处于下侧的朝向、第二立起边(6a、6b)固定于第一支架(5)的第一立起边(5a、5b),由第二支架的第二立起边支承补偿链的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