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5535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30860.1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在热电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多张树脂薄膜(30)的各个树脂薄膜(30)中,将包含多个热电材料颗粒的填充材料(36)填充到多个通孔(32)的各个通孔(32)。此时,成为填充材料(36)的一部分(361a、362a)突出到通孔(32)的外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层叠多张树脂薄膜(30)彼此。然后,将形成有表面导体图案(16)的表面保护部件(20)层叠到多张树脂薄膜(30)的一侧。将形成有背面导体图案(18)的背面保护部件(22)层叠到多张树脂薄膜(30)的另一侧。由此,形成层叠体(40)。然后,对层叠体(40)进行加热加压。由此,使多个热电材料颗粒彼此烧结,形成第一、第二热电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5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1569.8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监视装置。支承装置(50)具有:夹着对象物(2)而配置的活塞杆(53)和固定部件(60)、以及设置在固定部件(60)的对象物(2)侧的弹性部件(70)。监视装置(1)具有热通量传感器(10)和检测部(20)。在通过活塞杆(53)的移动而将对象物(2)支承在活塞杆(53)与固定部件(60)之间时,热通量传感器(10)输出与在由于从活塞杆(53)施加的载荷而被压缩的弹性部件(70)与固定部件(60)之间流动的热通量对应的信号。检测部(20)根据热通量传感器(10)所输出的信号来检测基于支承装置(50)的对象物(2)的支承状态或者对象物(2)的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8851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1602.7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热通量计(2)具备热通量传感器(10)和散热部(20)。热通量传感器(10)具有一面和与该一面相反一侧的另一面。热通量传感器(10)输出与一面侧和另一面侧的温度差相对应的传感器信号。散热部(20)将来自对象物(200)的热产生源(202)的热向外部空间释放。热通量传感器(10)配置于热产生源(202)与散热部(20)之间的热传导路径。热通量传感器(10)的一面侧配置于热传导路径中的热产生源(202)侧。热通量传感器(10)的另一面侧配置于热传导路径中的散热部(20)侧。
-
公开(公告)号:CN10442773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410429844.8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4617 , H01L2224/16225 , H05K1/025 , H05K1/186 , H05K3/46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层印刷电路板和制造该印刷电路板的方法。当对两个树脂膜101、102进行层压以使得未形成导电图案的侧10b面向彼此时,以及当对其他树脂膜103进行层压以使得形成导电图案的侧10a和未形成导电图案的侧面向彼此时,针对该其他树脂膜使用其每一个都具有相同树脂厚度d3的多个树脂膜,并且针对该两个树脂膜使用具有与其他单个树脂膜的树脂厚度相同的树脂厚度d1、d2之和的两个树脂膜。相应地,能够使在邻接树脂膜10中形成的导电图案11之间的电介质厚度均匀,使得阻抗能够被容易地计算,并且使减轻电路设计变得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3928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60160.2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复合传感器(1)具备:第一传感器(10),检测第一物理量;第二传感器(21~25),是与第一传感器不同种类的传感器,检测与第一物理量相同或者与第一物理量相关的第二物理量;以及内部控制部(51),通过相互比较第一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进行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至少一方的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795008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80052091.0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原田敏一
Abstract: 层叠全部由相同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薄膜10而形成层叠体20。在对该层叠体20进行加热加压并使多张树脂薄膜10一体化后,释放施加于层叠体20的压力,并且使层叠体20冷却。在层叠体20中的成为弯曲部的规定区域R3,在相对于一层的导体图案11的树脂薄膜10的层叠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的双方分别配置有一层以上的树脂薄膜10,并且配置于一侧的一层以上的树脂薄膜10的总厚度大于配置于另一侧的一层以上的树脂薄膜10的总厚度。其结果,利用在加热加压后的冷却时配置于一侧的一层以上的树脂薄膜10产生的收缩力与在配置于另一侧的一层以上的树脂薄膜10产生的收缩力的差,能够使规定区域R3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0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5035.4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辐射热传感器(101)具有板状部件(10)、多个第一导体图案(41)以及多个第二导体图案(42)。板状部件(10)具有第一面(10a)与第二面(10b),且具有由不同热电材料构成的多个第一热电部件(31)与多个第二热电部件(32),在沿着第一面的方向上,第一热电部件与第二热电部件分离并交替地一个一个排列,第一热电部件与第二热电部件分别构成第一面的一部分。多个第一导体图案沿第一面展开,并在板状部件的第一面,配置为跨着相邻的一个第一热电部件与一个第二热电部件,构成第一热电部件与第二热电部件之间的热接点部。多个第二导体图案沿第一面展开,并在板状部件的第一面配置为跨着相邻的一个第一热电部件与一个第二热电部件,构成第一热电部件与第二热电部件之间的冷接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43001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3067.6
申请日:2016-02-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热式流量传感器具备:第1温度传感器20,其对配管10的外壁面中的规定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导热元件50,其以离开第1温度传感器20的状态被配置于配管的外壁面上,通过加热或者冷却配管10的外壁面而与测定介质进行热交换;第2温度传感器30,其对配管10的外壁面的被导热元件50加热或者冷却的部分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60,其进行规定的处理。并且,在导热元件50与配管10的外壁面之间配置对导热元件50与配管10之间的热通量进行直接检测的热通量传感器40,由控制部60基于由第1温度传感器20检测出的温度、由第2温度传感器30检测出的温度、由热通量传感器直接检测出的热通量对测定介质的流量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283351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80032317.1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678 , A47C7/748 , B60H1/00742 , B60N2/5642 , B60N2/5685 , G01K1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舒适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具备:温度变化体(20),其通过被通电而温度变化;热通量传感器(10),其输出与热通量对应的传感器信号;热扩散层(40),其被配置在热通量传感器(10)上;以及控制部(2),其对温度变化体(20)通电来调整温度变化体(20)的温度。在车辆的车厢内所具备的座椅(200)的内部,从乘客就坐于座椅时乘客所接触的座椅的表皮(201a)侧起,依次配置有热扩散层、热通量传感器、温度变化体。从热通量传感器向控制部输出与表皮和温度变化体之间的热通量对应的传感器信号。控制部基于从热通量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调整向温度变化体的通电,以使得表皮和温度变化体之间的热通量成为规定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28375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80031443.5
申请日:2014-05-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C5/08 , B60R16/023 , G01K1/08 , G01K17/00 , G01K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具备:热通量传感器(10),由金属原子维持规定的结晶结构并且相互不同的金属构成的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130)、(140)被埋入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绝缘基材(100)的第一、第二通孔(101)、(102),第一、第二层间连接部件被交替地串接连接;控制部(20),进行搭载于车辆的发热体(30)的异常判定。而且,将热通量传感器(10)配备于发热体(30)并使与发热体(30)和外界空气之间的热通量对应的传感器信号输出,在控制部(20),基于传感器信号,当发热体(30)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通量从规定的范围内偏离时,判定发热体(30)为异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