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体试样的采取方法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39643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210348831.9

    申请日:2012-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试样的采取方法。设置一种环状取土器卡口包括卡刀支架、卡刀、传动装置和连接装置,卡口整体呈中环状圆柱体状,其中卡刀支架位于圆柱体下部;环形布置的多片卡刀置于卡刀支架之内,呈等角度分布,通过卡刀转轴限定位置,并通过传动装置制动以控制卡刀环状开合;传动装置位于卡刀支架之上;连接装置位于传动装置顶部,呈螺旋状接口。环状取土器卡口的螺旋状接口加装加装尺寸合适的转接环后安装于钻机的钻杆或薄壁取土器上,钻至所需深度后通过控制卡刀由打开状态至闭合状态的转换进行取土。本发明采用环向均匀受力剪切机理,减少土体扰动,方便了解土体原位形态和土体力学性质,且操作便捷、简单,提高土体试样采取成功率。

    一种高湿岩体微震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51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1061.4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微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湿岩体微震传感器的安装装置及方法,将震动调节组件、隔湿层、吸湿层和排湿管安装于倾斜钻孔内,然后将监测主体安装至隔湿层内,并封闭倾斜钻孔,即可完成对监测主体的安装,本发明通过隔湿层可以有效隔绝钻孔内的湿气,防止湿气进入监测主体内,通过吸湿层可以对倾斜钻孔内的湿气进行吸收,并通过排湿管将湿气排出倾斜钻洞,同时通过震动调节组件可以有效防止在强振动、扰动下自动调整保证监测信号的质量和钻孔坍塌,对监测主体进行保护,提高监测主体的使用寿命,从而解决了在高湿岩体使用传感器时可能因湿度过高导致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含断层岩质边坡的滑坡检测预警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696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526453.2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地质防灾减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含断层岩质边坡的滑坡检测预警装置和方法;包括调节组件、监测组件和预警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显示控制器和伸缩室,监测组件包括弹簧室和检测器,弹簧室包括两个第二外壳、两个弹簧、两个第一垫块、两个第二垫块和两个控制杆,通过检测器检测分析岩层下断面的走向和倾角,伸缩室调整弹簧室,使得弹簧室与岩层下断面为相同的走向和倾角,并通过检测器对弹簧的形变量进行监测,显示控制器将弹簧的形变模拟岩层下层的形变,并计算岩层滑移速率,从而对岩质边坡的断层滑移的监测,解决现有预警装置不能很好地观测断层的动向的问题。

    基于三维点云模型对石灰岩矿山生态复绿技术选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0028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53898.4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灰岩矿山生态复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模型对石灰岩矿山生态复绿技术选择的方法,综合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和三维地理信息软件平台,可将二维平面设计转换三维立体模型、DSM模型、DOM模型和TIN模型与现状实景三维模型融合,通过对石灰岩矿山三维点云数据的综合分析,将石灰岩矿山生态破坏问题、边坡稳定性问题的治理,与丰富的生态复绿技术手段的对比匹配,对石灰岩矿区按生态复绿技术手段的特点分区治理修复,最后将生态修复方案在实景三维模型内真实呈现,直观展示生态修复后石灰岩矿山环境。

    一种适用于深部岩体原位强度多点探测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83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30305.5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深部岩体原位强度多点探测的装置和方法,包括显示控制器、采集仪和测量机构,测量机构包括伸缩组件、四个定位组件、水平旋转器、竖向旋转器、液压杆和探测组件,将伸缩组件固定于钻孔中,伸缩组件推动定位组件、水平旋转器、竖向旋转器、液压杆和探测组件深入钻孔,同时通过液压杆推动探测组件刺入岩体内;水平旋转器驱动竖向旋转器水平旋转并带动探测组件水平旋转,竖向旋转器驱动探测组件竖向旋转,探测组件旋转过程中对岩体进行测量,解决了传统岩石强度测试方法无法判断一定区域内的岩体性质的问题。

    一种用于给土样自动配含水率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720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583074.0

    申请日:2018-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G01N1/38 G01N2001/3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土样自动配含水率的试验装置,包括主体模型结构、搅拌系统、供水系统。主体模型结构包括容器、上盖、底座,搅拌系统包括交流变频电机、立柱、扇叶,供水系统包括水箱、水阀、数控定量水表、进水管、喷雾头。通过交流变频电机带动立柱,进而使扇叶旋转,通过水阀和数控定量水表控制水量,利用喷雾头喷水。本发明模型简单,操作方便,可有在无人操作情况下,定量完成含水率的配置,有效提高实验效率。

    紧密连接套筒的击样筒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430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11411724.5

    申请日:2017-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密连接套筒的击样筒的制造方法。1、制作套筒、圆模、紧箍、底座、上夹板、拉杆和下夹板。2、将上夹板套着套筒,上夹板5的内侧制作螺纹一,套筒的下部内侧制作螺纹二。3、通过螺纹一8和螺纹二9将套筒1与上夹板5拧紧。3、将上夹板5下接圆模2,圆模2由三个单片组合而成,将紧箍套着在圆模中间将圆模套住。4、将底座4放置在圆模2下部。5、将下夹板7放置在底座4下。6、用拉杆6将上夹板5和下夹板7进行固定。本发明制得的装置结构简单,易掌握,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试验使用;在使用套筒时,能通过螺纹拧紧的方式使套筒与击样筒紧密连接起来,防止土料漏出,降低人为的试验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