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9938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36518.8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P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菌发酵合成气产乙醇的氮缺陷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培养混合菌在发酵培养基中生长至稳定状态,即发酵产物的产量稳定不变;第二阶段:将所述第一阶段中生长至稳定状态的混合菌进行第二阶段的培养,控制该阶段的发酵培养基的氮浓度低于所述第一阶段,所述混合菌为同型产乙酸菌,其来源包括牛粪、城市剩余污泥及其富集物,因为乙醇为产乙酸菌非生长偶联型产物,而氮营养物质不足很可能导致细胞新陈代谢异常,从而导致细胞进入非生长状态或者休眠状态,通过氮营养缺陷来营造不利于产乙酸菌生长的条件,从而改变代谢途径从产酸相变化到产溶剂相,达到调控产乙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909537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49111.0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发酵产酸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污泥;b)向所述污泥中添加Fe2+和还原态的硫,并进行培养直至所述污泥的pH下降;c)将上一步获得的酸化的污泥加入到新鲜污泥中,并且重复上一步;d)重复步骤c)若干次从而获得种泥;和e)将所获得的种泥接种到发酵产酸污泥中,并向接种有所述种泥的发酵产酸污泥加入Fe2+和还原态的硫,并以与步骤b)相同的方式进行培养直至所述发酵产酸污泥的比阻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243327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416294.2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集培养同型产乙酸菌的方法,在抑制产甲烷条件下,以甲酸钠为碳源,对厌氧污泥中同型产乙酸细菌进行选择性培养,通过调整甲酸钠浓度,可实现厌氧污泥中同型产乙酸菌的富集。本发明以甲酸钠为碳源,以BES为产甲烷抑制剂,在UASB反应器中,对经过酸化驯化的厌氧污泥进行中温厌氧选择性培养。当甲酸钠投加量为1.3g/L~13g/L,BES投加量为30~50mmol/L,初始pH为7±0.5,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培养,同型产乙酸菌数目扩大了两个数量级。此结论对研究同型产乙酸菌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并为混菌条件下培养某种共同特质的微生物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376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79117.6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1B2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气压空气源微孔等离子体放电制NO气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空气以0.25~8升/分钟的流量由微孔间隙放电装置进入气体反应室,在气体反应室内停留2~60秒后导出;(2)在微孔间隙放电装置上施加电压为1~6千伏特,电流为10~60毫安的直流电。本发明采用一种廉价的空气为气源,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间隙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让气体粒子在后续空腔内充分反应,可以在较快时间内迅速产生一氧化氮气体,此方法仅需清洁的电能,无需其它的化学物质或催化剂辅助,且一氧化氮浓度达100~830ppm,此方法是一种绿色、便捷和高效的等离子体化学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57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38982.0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P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污泥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方法,当污泥浓度在70-80gTS/L,EDTA-2Na盐0.20-0.45g/gTS,温度53-57℃,初始pH 8.0-9.5,污泥液相中SCOD达到了8014mg/L,有机酸(VFAs)与达到了6672.43mg/L,与没有经过预处理组对比,SCOD提高了18.88倍,VFAs提高了7.11倍,VSSS减少了30.75%。本方法简单高效,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对城市剩余污泥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259038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152135.6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4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功能化微米金与阴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化工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是将水溶性氯金负离子先吸交到阴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再用化学还原剂还原制备微米金与阴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最后用氨基巯基双官能团试剂对金微米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得到氨基功能化微米金与阴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能高效地得到氨基功能化微米金与阴离子交换树脂复合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发酵液中短碳链挥发性有机混合酸的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45246.9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1/52 , C02F1/56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电解抛光废水的三级聚合氯化铝混凝处理工艺。通过多多级混凝处理,将污水进入深度处理系统或达标排放。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处理高浓度含磷电解抛光废水,出水中的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总铬(总Cr)浓度可以分别达到0.46、120和0.15mg/L,去除率分别为99.94%、88.5%和99.6%。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能同时高效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COD、TP等特点,也可用于其它类似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407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259873.6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无锡天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小麦淀粉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菌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菌为芽孢杆菌-TY35(Bacillus sp.-TY35),其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0166。所述生产方法包括种子液的培养、絮凝剂的发酵生产和絮凝剂的提取。本发明的生产菌采用廉价的淀粉废水作为替代培养基来制备获得微生物絮凝剂,有效地利用了小麦淀粉废水,节省了传统培养基中的碳源成本,使得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高,产絮周期短,适用范围广,对废水的除浊、COD去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993954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66883.4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污泥中志贺氏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中病原菌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污泥样品的梯度稀释及前增菌培养;(2)选择性增菌培养;(3)DNA提取;(4)PCR扩增及扩增产物检测;(5)利用MPN计数软件计算得出结果。本发明采用MPN法和特异性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污泥中志贺氏菌的快速定量检测,选择性增菌和特异性PCR能避免其他微生物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发明还具有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和增大检测样品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407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59873.6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无锡天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小麦淀粉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菌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菌为芽孢杆菌-TY35(Bacillus sp.-TY35),其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0166。所述生产方法包括种子液的培养、絮凝剂的发酵生产和絮凝剂的提取。本发明的生产菌采用廉价的淀粉废水作为替代培养基来制备获得微生物絮凝剂,有效地利用了小麦淀粉废水,节省了传统培养基中的碳源成本,使得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高,产絮周期短,适用范围广,对废水的除浊、COD去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