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藻基三维电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26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79572.8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蓝藻为原料制备三维电极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蓝藻生物质与酚醛树脂液共热解,制备出蓝藻基三维电极,并将其应用到微生物电合成系统。酚醛树脂液中的醛基还与蓝藻蛋白质中的氨基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亚胺结构,减少热解过程中氮元素的流失。充分发挥蓝藻中有机质及氮元素含量高的特点,同时借助酚醛树脂液的交联作用提供骨架支撑,制备出具有高机械强度的三维电极,在制备具有丰富表面官能团与内源氮掺杂结构的炭材料的基础上,并利用有机质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自发泡”形成更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的孔道。为蓝藻的资源化处置找到一条经济、有效、可行的全新路径。

    一种快速调节蓝藻泥絮凝条件和压滤脱水工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381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85225.X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调节蓝藻泥絮凝条件和压滤脱水工艺的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在蓝藻泥相同含水率,添加不同量的絮凝剂的条件下,分别分析测量获得限定滤饼比阻、实验滤饼比阻和生产滤饼比阻的数据。建立模型:经过实验数据与数学模型的拟合分析,建立不同添加量絮凝剂条件下,限定滤饼比阻与实验滤饼比阻之间的数学模型;使用模型:依据数学模型计算所需絮凝剂的添加量,向蓝藻泥中添加絮凝剂并搅拌混合后泵送入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脱水。寻求最佳脱水速率和滤饼含水率时往往需要更高的经济成本,因此在实际的压滤过程中,需要依据原料的性质调节和控制絮凝条件,在达到目标脱水性能的前提下,使经济成本最低,寻求脱水性能与经济成本的平衡。

    一种剩余污泥处理与资源回收的方法和一种提高VFAs产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231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341885.5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污泥液态发酵产酸效果并在线脱氮除磷的方法,属于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领域。本发明将一种脱氮除磷装置与上流式污泥厌氧流化床(UASB)耦合同步,以达到脱氮除磷并提高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率的目的。所述脱氮除磷装置为上流式,接收来自UASB污泥液态发酵的发酵液,按鸟粪石生成比例投加溶解性镁盐,经过脱氮除磷的液体回流至UASB,生成的鸟粪石沉淀从反应器底部移除。本发明方法,相较未同步脱氮除磷装置的UASB发酵液,氨氮和总磷分别降低了78.09±0.30%和94.61±0.51%,同时回收鸟粪石1.52±0.04g/gPO43‑。同时,乙酸和丙酸占比提高到66.76±0.23%和16.54±0.17%,强化了乙酸和丙酸的定向产酸。

    一种利用蓝藻泥制备活性菌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09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37935.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蓝藻泥制备活性菌剂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蓝藻泥用秸秆、麸皮等辅料混合均匀,制备成含水率为30%-60%的固体培养基,灭菌、冷却至室温后,接种芽孢杆菌,于37℃下进行固体发酵培养。本发明以蓝藻泥为原料,对蓝藻泥进行资源化利用,经过辅料调节含水率、高压蒸汽灭菌后制成蓝藻固体培养基培养芽孢杆菌,可用于饲料添加剂及农业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