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545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07150.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J9/40 , C08J9/12 , C08J9/14 , C08L75/08 , C08L1/02 , C12P7/10 , C12N11/093 , C12N11/12 , C12N1/16 , C12M1/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固定化介质是将多羟基纤维素粉碎过筛后,加入到含有聚氨酯发泡催化体系的反应釜中反应得到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再将反应得到的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经化学修饰处理后烘干得到的。本发明通过对上述催化体系和化学修饰处理过程进行优化,使得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柔韧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增强了纤维之间以及纤维与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结合力。在利用改进后的固定化介质进行酵母发酵产乙醇的应用中,通过改进管式反应器和发酵条件,提高了固定化介质装填密度,实现了自动化连续发酵生产,降低了生产风险,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同时,可进行高浓度发酵,大幅降低了蒸馏过程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26817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5629.0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A23K10/12 , A23K10/37 , A23K10/30 , A23K10/33 , A23K20/24 , A23K20/20 , A23K20/26 , A23K20/174 , A23K50/30 , A23K50/60 , A23K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发酵制备豆渣菌体蛋白饲料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向装有豆渣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接种含有发酵菌株和诱导物的种子液培养基,采取连续放料发酵样品补料豆渣的形式发酵。由于发酵罐中的菌株可以形成菌群优势,能够快速分解利用豆渣,生成菌体蛋白,提高了发酵样品蛋白、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同时降低了粗纤维,破坏了豆渣中的抗营养因子,使发酵样品成为了优质的蛋白原料。将发酵样品制备成豆渣菌体蛋白饲料,可完全替代豆粕等蛋白原料,节约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的同时,使湿豆渣资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30705.7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红平菇高产真菌及其在产纤维素酶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从已知15株大型真菌筛选出生长速率和纤维素酶活最高的一株红平菇作为出发菌株,经过尖端分离驯化进一步提升其生长速率,生物量及蛋白产量。从5种酶体系中筛选出原生质体数量最多的、再生率最高的、再生时间最短的酶系M2,并对ARTP诱变技术条件进行探究,筛选最佳诱变时间等条件。最后,采用酶系M2制备原生质体联合ARTP诱变技术,选育出了一株生长速度快、高纤维素酶活和高产蛋白的红平菇菌株GXGD‑EF‑13‑JD‑1,其分类命名为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菌株号GXGD‑EF‑13‑JD‑1,已于2022年11月0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953。
-
公开(公告)号:CN115736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90199.9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豆渣和豆腐黄水制备发酵饲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高酶系活性、高蛋白食用菌株发酵,使得豆渣中蛋白和纤维素转变为高品质微生物蛋白,提高了发酵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在活化和平板培养基中采用豆汁和麸皮,促进了菌株酶系的表达,提高了菌株的生长活性,使得在发酵过程中,缩短了前期菌株生长的时间,提升了菌体量。同时,采用氨水弱碱预处理浓缩豆渣,并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的配方,提升了发酵效果。该方法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蛋白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蛋白含量从豆渣的19.30%提升至52.34%,必须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占比从34.95%提升至48.93%,产品品质优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71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206705.5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K5/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型谷胱甘肽α型晶体的制备方法,以有机酸或其盐为媒晶剂;向含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溶液中加入媒晶剂,搅拌析晶,即得还原型谷胱甘肽的α型晶体。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以有机酸或其盐为媒晶剂,显著地抑制了β型晶体的形成和α型晶体向β型晶体的转变,可以高效且稳定地生产还原型谷胱甘肽的α型晶体,且最终获得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晶体纯度高,质量分数可达到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731290.6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蛋白的大型食用真菌及其选育方法。所述的高产蛋白的大型食用真菌,分类命名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菌株号GXGD‑EF‑68‑R‑1,已于2023年04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3362。其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裂褶菌菌丝体的制备、菌丝体悬液的制备、菌丝体酶解制备原生质体、ARTP诱变、初筛、摇瓶复筛,得到裂褶菌高产蛋白菌株GXGD‑EF‑68‑R‑1。通过本发明的选育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菌株的选育速度,而且显著提高了菌株生物量和蛋白含量,在制备高蛋白畜牧饲料添加剂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27423.8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乙酰神经氨酸的分离提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有聚唾液酸的溶液酸解,得到酸解液;(2)将步骤(1)得到的酸解液过第一膜,去除固体杂质,得到第一透过液;将第一透过液过第二膜,去除大分子杂质,得到第二透过液;将第二透过液过第三膜,除去一价盐,收集截留液;(3)将截留液的pH调节到N-乙酰神经氨酸等电点,再经电渗析除去多价盐,将去除多价盐的溶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洗杂、洗脱,收集流出液,浓缩得到浓缩液;(4)将步骤(3)所得浓缩液的pH调节到1~3,加入反向溶剂,降温,析出晶体,离心,洗涤干燥,即得。整个分离过程操作简单,晶体产品纯度在99%以上,收率大于90%。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67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019830.X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泌表达产几丁质的食用菌发酵工艺及其应用。通过培养、分纯食用菌菌种,并接种制备菌丝体,经脱模,烘干灭活得到秸秆菌丝体材料。本发明通过优化分泌表达产几丁质的食用菌发酵工艺,获得了大量的菌丝体,通过菌丝体对秸秆进行固定和包裹,得到了粘结性好,性能稳定,不易断裂的秸秆菌丝体材料。本发明以秸秆粉作为几丁质诱导物,有效提高了种子液中几丁质的含量,使材料的坚固性、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22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70431.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生命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蛹虫草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虫草子实体的培养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多次转接、扩培的蛹虫草菌株的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菌丝体静态发酵,待菌丝布满且气生菌丝的菌苔高3~6mm时,对菌丝体刺激处理后,再进行转色出菇培养,从而获得了富硒虫草子实体。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能有效控制富硒虫草子实体的有机硒含量、虫草素含量及子实体高度,达到理想的药用品质。另外,采用液态发酵培养方法,能够提高培养效率,缩短培养周期,且可调控性强,适合富硒虫草子实体的大规模生产,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51181.1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生命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高产蛹虫草子实体和虫草素的培养方法。本发明对蛹虫草菌株的制备、培养工艺进行改进,通过在菌株菌丝体种子液制备之前先进行一次平板转色预处理,再结合培养时的光照管理、单配型菌株筛选、交配型菌株复合筛选,最终获得了一种既能高产虫草素,又能高产蛹虫草子实体(包括菌皮)的工艺培养方法。利用该方法培养,蛹虫草子实体和菌皮生长速度快、菌皮厚实,虫草素含量也有了显著提升,在虫草素的大规模生产发酵培养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