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氟离子的荧光薄膜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00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49644.4

    申请日:2016-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氟离子的荧光薄膜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荧光分子传感器领域。本发明的检测氟离子的荧光薄膜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首先以2‑溴‑9,9‑(N‑咔唑‑己基)芴为原料,经与三甲基乙炔基硅反应,获得可电聚合荧光传感材料单体。接着以荧光传感材料单体经过电化学聚合得到荧光薄膜传感器聚1,4‑二(4‑(9,9‑双(N‑咔唑‑己基)芴基)‑1,2,3‑三唑基)苯,在得到的荧光薄膜传感器中加入Fe3+可增强其检测性能。本发明获得的薄膜荧光传感器,可以有效地保证金属离子在薄膜中的快速扩散,提高薄膜检测的灵敏度,使用到的荧光传感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方法相对简单,所构建的器件可逆性好、实用性强。

    一种竹代塑管缠绕机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8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07869.8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缠绕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代塑管缠绕机;其可实现条状竹材和纤维丝在内衬模管外壁快速缠绕,提高条状竹材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保证条状竹材精准贴附于内衬模管外壁,有效防止条状竹材在缠绕作业过程中移位,提高成型竹代塑管结构强度,并提高竹代塑管生产效率;包括轨架、固定安装于轨架一端的固定架、滑动安装于轨架上的地轨车、固定安装于地轨车上的中空架、安装于中空架上的串联绕线机构和进给卡持机构,固定架中部设有安装环板,安装环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卡盘,安装环板上设有绕第一卡盘周向均布的多个安装孔,安装孔处安装有用于条状竹材端部限位固定的卡固件;中空架中部设有环形盘。

    一种铜基催化剂降解有机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67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98476.0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基催化剂降解有机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应用,所述铜基催化剂为CuO‑ZnO‑Cu(OH)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Cu(NO3)2∙3H2O、Zn(NO3)2∙6H2O分别溶于去离子水,边搅拌边加入NH3∙H2O,80℃反应,加入1mol/L NaOH溶液,80℃反应,沉淀分离洗涤后,干燥,得到CuO‑ZnO‑Cu(OH)2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铜基催化剂对在H2O2存在下的亚甲基蓝降解反应具优异的催化效果,CuO‑ZnO‑Cu(OH)2复合材料在亚甲基蓝/H2O2的类芬顿反应中,反应90min,亚甲基蓝的脱色率≥97%。

    用于酸化稻田重金属混合污染治理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5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364834.6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酸化稻田重金属混合污染治理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试剂A和试剂B:所述试剂A由碱性磷酸盐、硫化物和水溶性羧甲基多糖组成,所述试剂A作为降酸重金属钝化抑制剂,随水进入农田浸泡实现降酸、固定稳定化重金属;所述试剂B由牡蛎壳、无机粘土矿物凹凸棒、亚铁盐、硼盐、锌盐、锰盐及半光氨酸组成,所述试剂B作为土壤调理剂,在种植前15‑30天用于农田土壤。本发明使用天然且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和降酸能力强的材料,制备方法简单,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批量化生产,还具有环境友好性;改良见效快,方法便捷,可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酸化土壤。

    用于酸化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4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37953.X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酸化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复合材料由70%‑90%的土壤调理剂A和10%‑30%的土壤调理剂B组成;所述土壤调理剂A由水稻秸秆粉和岫玉石粉组成;所述土壤调理剂B由农林生物质废弃物、畜禽粪便、农用酵素菌及废弃矿物组成;在使用时,根据土壤容重、耕地面积、耕作层厚度及污染程度投加0.5%‑2%污染土壤重量的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土壤pH,并通过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络合等协同作用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反应,使重金属形成稳定的化学形态,阻止其随环境变化迁移和扩散,降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毒害程度。

    一种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铜基-有机金属框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9866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025850.7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铜基‑有机金属框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一种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铜基‑有机金属框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铜基‑有机金属框架材料的制备、多种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修饰材料表面形貌的测试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线性关系曲线的绘制、标准加入法分析实际样品等步骤。本发明制得的复合修饰电极Cu‑MOF/Fe3O4‑GO/GCE,作为工作电极构成的传感器成为定量测定赤霉烯酮毒素的良好电化学平台。复合修饰电极是未修饰玻碳电极有效面积的3.9倍,显著增强了对赤霉烯酮毒素的电催化能力,也具有明显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重复性、重现性。

    一种对木犀草素和黄芩苷同时区分检测的电化学传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31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17843.9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木犀草素和黄芩苷同时区分检测的电化学传感方法,该方法以磷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球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一阶导数伏安法实现了两种这两种黄酮化合物可区分检测。磷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球是以木聚糖为碳源,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结构引导剂,通过水热法结合磷酸活化合成。磷掺杂分级多孔碳纳米球修饰玻碳电极进行电化学检测,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和黄芩苷显示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类氧化酶反应,与传统伏安法相比,一阶导数伏安法实现了两种黄酮化合物可区分检测。本发明制备的传感器具有传感器材料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选择性强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解决了两种黄酮化合物可难以同时区分检测的问题。

    一种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的穗肥及其施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96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17617.9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的穗肥及其施用方法,涉及水稻穗肥领域,本申请中加入了杀虫单得成分,在施肥得同时能够防治虫害,增产效果更好;糠醛渣作为生物质水解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盐分含量高、呈酸性,其大量堆积会对大气、土壤、河流产生污染;糠醛渣作为一种生物质类废弃物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具有良好的再利用价值,比如将其处理之后用于增加土地肥力,但是现有的糠醛渣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处理净化不彻底,除了增加土地肥力之外,仍然会造成一定的土地污染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利有弊,因此,在本申请中对糠醛渣进行处理活化,在降低糠醛渣负面影响的同时提高其增加土地肥力方面得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