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91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1663829.0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的制备方法,属于拉曼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原位种子介导法将氯金酸水溶液与紫磷共剥离形成小粒径金纳米粒子负载在剥离的层状紫磷烯(VP)表面;随后继续以氯金酸水溶液提供金离子,经过L‑抗坏血酸还原扩大小粒径金纳米粒子的直径,最终形成金纳米粒子(AuNPs)修饰的VP(AuNPs/VP)复合物基底。本发明制备的AuNPs/VP复合物基底可以检测多种磺胺类物质残留,是一种灵敏高、可靠和有效的鉴别和检测手段。

    一种中空金纳米壳修饰的柔性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03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0927.2

    申请日:2021-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金纳米壳修饰的柔性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一种柔性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采用中空金纳米壳修饰,替代了传统的玻碳裸电极,增加了其导电性能和比表面积,磺胺类抗生素在该修饰电极上有较强的响应;该电极以聚酰亚胺(PI)薄膜为基底材料,使用波长为450nm的二氧化碳激光对PI进行刻蚀,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其电化学行为;该电极检测线性范围为0.3‑100μM,线性方程为y=0.0348x+0.0894,相关系数为0.993,计算出的最低检测限为0.13μM,定量限为0.43μM,草鱼和对虾样品的回收率在90%‑110%之间;该电极不仅可塑性好、柔性好,在未来实现与便携式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联用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铜基-有机金属框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9866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25850.7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铜基‑有机金属框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一种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铜基‑有机金属框架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铜基‑有机金属框架材料的制备、多种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修饰材料表面形貌的测试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线性关系曲线的绘制、标准加入法分析实际样品等步骤。本发明制得的复合修饰电极Cu‑MOF/Fe3O4‑GO/GCE,作为工作电极构成的传感器成为定量测定赤霉烯酮毒素的良好电化学平台。复合修饰电极是未修饰玻碳电极有效面积的3.9倍,显著增强了对赤霉烯酮毒素的电催化能力,也具有明显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重复性、重现性。

    一种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142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0060652.X

    申请日:2020-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木糖为碳源,引入F127模板剂和硫酸,水热反应后得到前置物,将干燥后的前置物和磷酸活化,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管式炉中煅烧制备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制备的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和超纯水按1mg/mL的比例超声分散后,在玻碳电极上滴涂5μL的分散液烘干制备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修饰电极;以制备好的磷酸活化分级孔碳微球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采用氯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检测修饰材料的电容性能。本发明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材料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性能高等优点。

    简单快速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传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137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711339716.4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上述简单快速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基底工作电极的抛光处理;步骤2:基于黑磷烯修饰电极的制备;步骤3:赭曲霉毒素A氧化还原峰值电流和浓度关系的标准曲线的建立;步骤4:实际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定量快速分析。本发明提供的简单快速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制备简单,操作便捷,检测快速,重复性和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食品、水果、饮料等实际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定量快速检测。

    一种植物营养液凝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18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72004.5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营养液凝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营养液组分和配制步骤,所述营养液凝珠是由聚乙烯醇高温水溶膜包裹植物所需微量元素营养液制备而成,所述微量元素营养液为通用植物营养液,包含钾元素、硼元素、锰元素、锌元素、铜元素、钼元素、镍元素、铁元素和硅元素,上述的元素分别由氯化钾、硼酸、水合硫酸锰、七水合硫酸锌、五水合硫酸铜、钼酸、六水合硫酸镍、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铁盐、九水合硅酸镍溶液提供。本发明通过配制合理的微量元素营养液,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并通过聚乙烯醇高温水溶膜包裹营养液制备成凝珠的方式,易于存放和使用,便于植物吸收,无接触污染和包装瓶废弃物污染,绿色环保,实用性强。

    基于可分散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的Fe3+荧光薄膜传感器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4944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20466.9

    申请日:2016-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分散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的Fe3+荧光薄膜传感器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是通过细乳液Suzuki聚合的方法获得,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6 nm并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将可分散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通过旋涂的方法在玻璃基底表面制备荧光薄膜传感器件。本发明所制备的薄膜传感器件对Fe3+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和灵敏度及可逆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所制备的Fe3+荧光薄膜传感器件可实现逻辑门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微/纳米水可分散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768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33102.7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一种微/纳米水可分散生物炭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热解法制备块体生物炭,再将其粉碎并研磨成微/纳米粉末,最后再将放入水中超声处理并离心分离,得到上下层微/纳米稳定均匀可分散生物炭。本发明制备的微/纳米水可分散生物炭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可均匀分散等优势,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本发明制备的微/纳米水可分散生物炭在土壤污染修复、重金属和农药等有害物质吸附、微肥等传统应用领域和作为修饰电极材料在燃料电池、电容器、传感分析等新兴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潜在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