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062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65001.4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真空冷冻联合热风干燥装置,属于太阳能制冷节能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太阳能集热单元、双温位喷射‑压缩制冷单元、真空冷冻干燥单元及热风转轮干燥单元;双温位喷射‑压缩制冷单元包括喷射器、压缩机、泵、三通阀、气液分离器等;真空冷冻干燥单元包括真空泵、冷阱、真空电磁阀、电加热辐射管等太阳能集热单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电磁阀,泵,节流阀;真空冷冻干燥单元包括吸附式除湿转轮、泵、热交换器。本发明针对现有真空冷冻干燥装置能耗高,模式单一的问题,利用太阳能资源,提出双温位喷射‑压缩制冷单元,满足真空冷冻干燥中预冻与真空冷冻干燥的过程,同时联合热风干燥,提升干燥效率,降低干燥能耗,满足多用途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2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89744.6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F24H4/02 , F24H7/02 , F24H15/156 , H02J7/35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级相变储热的热泵热水加热系统,包括压缩机、高温储热装置、中温储热装置、低温储热装置和蒸发器;其中,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分为三路,第一路出口通过截止阀a与高温储热装置的第一入口连接,第二路出口通过截止阀b与中温储热装置的第一入口连接,第三路出口通过截止阀c与低温储热装置的第一入口连接;高温储热装置、中温储热装置和低温储热装置的第一出口都和节流阀的入口连接;节流阀的出口与蒸发器的第一入口连接,蒸发器的第一出口与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接;本系统的蒸发器和太阳能电池板有效耦合,热水梯级加热,系统效率高,并且实现了低碳运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76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3735.5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太阳能环保空调,包括太阳能集热单元、喷射压缩制冷单元,转轮除湿制冷单元。喷射压缩制冷单元包括喷射器,冷凝器,泵,三通阀,气液分离器,节流变速压缩机等。太阳能集热单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电磁阀,泵,节流阀。除湿制冷单元包括吸附式除湿转轮,再生加热器,热交换器,湿帘,风机。本发明利用工厂车间屋顶充足的太阳能资源,为喷射压缩系统制冷与转轮的吸附剂再生提供热能,同时实现温度与湿度的独立控制,实现多模式的转换。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效率高,运行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438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40164.9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式浮式防波堤。具体来说是一种消浪和综合发电相结合的浮式防波堤。本发明一种综合式浮式防波堤,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浮台、圆柱形浮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浮台上阵列排布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圆柱形浮筒对应设置在浮台上阵列排布的所述通孔中,通过环形压电外框架与浮台紧密连接,风力发电机组固定设置在浮台上,浮台上还设有风力蓄电池和风电控制器,浮台下方装有锚绳,用于与海底固定浮式防波堤。本发明通过在近海岸布置综合式浮式防波堤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海浪对近海岸的磨损;采用基于压电效应的发电模式将海浪的动能和势能转换为电能,利用更加简单的结构进行发电,以及与海上风电相结合,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46090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16959.8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F25D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冻机组高效除霜启停管理方法,包括:S1,设定冷冻机组的除霜运行参数阈值和除霜启停条件;S2,获取初始化运行状态、初次除霜标记、初始运行时间和初始进出风温差△T;S3,获取蒸发器进风温度、蒸发器出风温度和运行时间;S4,判断初次除霜标记为是或否,若是,判断运行时间、蒸发器进风温度、进出风温差变化值是否满足标准除霜启动条件,若是,则启动除霜;若否,判断运行时间、蒸发器进风温度是否满足初次除霜启动条件,若是,则启动除霜。该方法基于蒸发器进出风温差来获得融霜时机,进出风温差可准确反映霜层厚度和结霜状态,且对运行时间,进风温度,进出风温差进行先分层判断,再综合判断,大大提升了判断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676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434124.6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单通错流换热器的显式传热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已知热流的热容流率CPH和冷流的热容流率CPC的比值,计算热容流率之比R;步骤2.计算G参数;步骤3.计算D参数;步骤4.计算出单通错流换热器的有效因子P1-1;步骤5.求出温差修正系数FT;步骤6.求出X参数;步骤7.求出热、冷物流的出口温度TH2,TC2;步骤8.根据热平衡方程,根据热流体的热容流率CPH或冷流体的热容流率CPC,热冷物流的进出口温度TH1,TH2或者TC1,TC2,求解换热器的传热量Q。本发明不依赖出口温度,特别适合于操作型传热问题的求解。Q=CPH(TH1-TH2)或Q=CPC(TC2-TC1)(9)。
-
公开(公告)号:CN11112134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94241.0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溶液除水的无霜空气源补气增焓热泵,包括补气增焓制热循环和结冰除水循环;结冰除水循环包括溶液换热管路、储存液循环管路和溶液再生管路,其中,溶液换热管路包括第一蒸发器、换热塔、第二截止阀和第一泵;储存液循环管路包括稀溶液排放管路和浓溶液循环管路,稀溶液排放管路包括第二泵和第一储液罐,浓溶液循环管路包括第二储液罐和第一泵;溶液再生管路包括第一膨胀阀、除水器、第一储液罐和第三泵。本发明不仅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还可实现制热+结冰除水+去冰等三种运行模式,保证制热的连续运行以及溶液的再生效果,占地面积和投资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节省了热能的消耗,提升了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0565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18471.0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2F1/04 , C02F1/1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效两级压缩热泵海水淡化装置,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二换热器;第一海水淡化系统包括第一海水水箱、第一水泵以及蒸发器;第二海水淡化系统包括第二海水水箱,第二水泵、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本发明采用两级压缩热泵技术制取淡水,在蒸发器侧将海水冷冻形成不含盐分的冰;在第二冷凝器侧将海水加热汽化形成不含盐分的水蒸气,海水淡化海水经过两个冷凝器加热,更容易达到沸点而蒸发;两级压缩热泵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提高海水淡化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5658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18020.7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2F1/04 , C02F1/1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冻蒸发联合作用的两级压缩热泵海水淡化装置;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气液分离器以及第三换热器;第一海水淡化系统包括第一海水水箱、第一水泵以及蒸发器;第二海水淡化系统包括第二海水水箱,第二水泵、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真空泵、第二换热器以及淡水水箱。本发明采用两级压缩热泵技术制取淡水,在蒸发器侧将海水冷冻形成不含盐分的冰;在冷凝器侧将海水加热形成不含盐分的水蒸气,海水经过两个冷凝器加热,更容易达到沸点而蒸发;同时能够通过制冷剂循环将蒸发器侧的冰融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94252.9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溶液结冰除水器和使用其的无霜空气源热泵,溶液结冰除水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制冰部、储冰室、溶液收集器和储液室;溶液收集器的顶部通过隔板与储冰室隔离,溶液收集器的底部与储液室连通;制冰部设于溶液收集器的顶部,制冰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制冰盘和冷冻板,制冰盘的一端铰接于壳体一侧,冷冻板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冷冻板背向制冰盘的一面贴设结冰换热管和去冰换热管,冷冻板面向制冰盘的一面固设多个冷指,制冰盘的表面相应设有多个制冰凹槽,溶液管设于制冰盘的表面一侧。本发明所述除水器除水效果较好,可获得浓度较高的浓溶液,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其的热泵效率较高、能耗较小、节能效能优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