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025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18048.0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级间抽气回流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储能方法,其中储能系统包括密闭气腔,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串联的多级膨胀机组,密闭气腔中活动插接有重力柱塞,重力柱塞与密闭气腔之间密封连接,以通过重力柱塞将所述密闭气腔分为上部气腔和下部气腔,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通过储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的中间级吸气口通过吸气管路连接上部气腔;串联的多级膨胀机组通过释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串联的多级膨胀机组的中间级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连接上部气腔,排气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可以实现储气装置在充放气过程中的恒压,进而提升空气压缩机及膨胀机运行效率,提升系统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96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911012386.7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能存储领域,提供了一种闭式蓄热系统、使用闭式蓄热系统进行的蓄热方法以及使用闭式蓄热系统进行的放热方法。闭式蓄热系统包括:由多个蓄热装置构成的蓄热阵列、缓冲装置、循环泵以及换热装置,其中,所有所述蓄热装置等高布置,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位于所述蓄热阵列的底部水平位置以下,其中,所述缓冲装置的顶部与各所述蓄热装置上的连通阀分别连通;在所述缓冲装置的最大允许液位位置,所述缓冲装置与各所述蓄热装置上的排液阀分别连通;并且,所述缓冲装置的底部与各所述蓄热装置上的进液阀依次通过所述循环泵和所述换热装置分别连通。本发明至少能够实现提高蓄热系统设备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18840.6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膜式密封的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储能方法,其中储能系统包括密闭气腔、连通管路、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空气膨胀机组;密闭气腔内壁中部密封安装有柔性密封膜,柔性密封膜将密闭气腔分隔为上部气腔和下部气腔,柔性密封膜上部填充有重力液;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上部气腔和下部气腔,连通管路上设置有阀门;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通过储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的中间级吸气口通过吸气管路连接上部气腔;空气膨胀机组通过释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可以实现储气装置在充放气过程中的恒压,保障空气压缩机出口压力及空气膨胀机进气压力的稳定,进而提升空气压缩机及膨胀机运行效率,提升系统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2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18048.0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级间抽气回流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和储能方法,其中储能系统包括密闭气腔,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串联的多级膨胀机组,密闭气腔中活动插接有重力柱塞,重力柱塞与密闭气腔之间密封连接,以通过重力柱塞将所述密闭气腔分为上部气腔和下部气腔,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通过储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串联的多级压缩机组的中间级吸气口通过吸气管路连接上部气腔;串联的多级膨胀机组通过释能管路连接下部气腔,串联的多级膨胀机组的中间级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连接上部气腔,排气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可以实现储气装置在充放气过程中的恒压,进而提升空气压缩机及膨胀机运行效率,提升系统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028293.9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响应的光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支路,其包括依次串联的空气压缩机、蓄热换热器的高温侧流道及储气装置;空气膨胀支路,其包括依次串联的储气装置、回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光热再热器的低温侧流道及空气膨胀机;压缩热循环回路,其由低温压缩热载体储罐及循环泵、蓄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高温压缩热载体储罐及循环泵、回热换热器的高温侧流道首尾串联而成;光热循环回路,其由低温光热载体储罐及循环泵、光热集热装置、高温光热载体储罐及循环泵、光热再热器的高温侧流道首尾串联而成。本系统能够降低能耗、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途径,缩短系统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44162.X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压膨胀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空气压缩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空气压缩机、蓄热换热器的高温侧流道以及储气装置;空气膨胀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储气装置、回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以及空气膨胀机;热循环回路,其由低温蓄热器、低温循环泵、蓄热换热器的低温侧流道、高温蓄热器、高温循环泵以及回热换热器的高温侧流道首尾串联而成;空气调节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高温蓄热器、辅助循环泵、储气装置、压力调节装置、低温蓄热器。本发明提供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够保证储气装置内压力的恒定,从而保证放气过程中压力恒定,进而使空气膨胀机入口压力恒定,提升运行性能和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441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58697.1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恒压储气装置,其包括:压力井,固定于所述压力井下部的储气室,安装于所述储气室顶部与外界气源或用气负荷连接的压缩气管路,位于所述储气室底部的平衡孔,连通所述压力井下部与高位液源的液压管路,以及所述液压管路上的充压支路和泄压支路。该地下恒压储气装置能够保持恒定的内部压力,以满足稳定工况的需求;同时,该储气装置位于地下,可有效降低大容量储气装置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922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67013.5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气腔和充放气管口,所述气腔内设置有能上下活动的活塞,活塞把气腔分隔出上部的低压腔与下部的高压腔,所述低压腔设置有能接通外界的低压连通口,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能接通低压腔与高压腔的高压连通口,所述充放气管口接通在所述高压腔的底部,充放气管口分别对外连接有用于充气的冷却压缩装置以及用于放气的加热膨胀装置。本发明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能解决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存在的膨胀机进气压力不稳定和节流损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27558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1032120.9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发电系统及方法。该蓄热发电系统包括干热岩热储水池、蓄热器、蒸发器、透平膨胀机和发电机,蓄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道与干热岩热储水池相连通,蓄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输水管道与蒸发器的进水口相连通,蒸发器的工质出口通过蒸汽管道与透平膨胀机的高温蒸汽进口相连通,透平膨胀机与发电机相连。本发明提供的蓄热发电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干热岩的热能进行储能并发电,实现了电能的清洁存储和再生,系统运行过程清洁且无碳排放,电换电效率可达120%以上,能够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波动平抑和电网移峰填谷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6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025001.0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热储能发电系统。该光热储能发电系统包括蓄水装置、发电装置和覆盖装置,蓄水装置包括上蓄水池、下蓄水池以及连通上蓄水池与下蓄水池的水路,发电装置包括设置于水路中的水轮机以及与水轮机连接的发电机,覆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聚光板、凝结板和汇流板,聚光板设置于下蓄水池的上方,凝结板设置于下蓄水池和上蓄水池的上方,汇流板与上蓄水池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光热储能发电系统,采用光热驱动水力发电,无需应用重金属或高温导热蓄热材,使得下蓄水池中的水在光热集热蒸发时的温度能够保持在当地的水饱和温度以下,不仅有效避免了高温运行工况,而且避免了环境污染,更加清洁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