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266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221090.1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系统及其应用,该微流控芯片内部包括:若干腔室;若干生物支架,对应设置于所述若干腔室内构成若干类器官;以及若干微流体通道,对应设置于相应的类器官之间构成类血液循环系统,至少一条微流体通道设置泵接口。该微流控芯片系统包括:上述微流控芯片;流体泵,与所述泵接口相接;以及控制装置,与所述流体泵电连接,以调控微流控芯片中流体的运行状态,模拟人体内血液循环系统运行。该应用包括:在所述类血液循环系统内充满细胞营养液体,向相应的腔室内注入药物;启动流体泵,推动所述液体在类血液循环系统内循环流动;以及监测相关的类器官。其能够替代人体或动物体进行药物的筛选,具有成本低、安全、周期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09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173738.8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胚胎细胞体外动态循环非接触共培养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S1、配置内设至少两个可密封的培养室的胚胎细胞培养器,用至少一个营养室储存或产生培养胚胎细胞所需营养液,通过硅胶软管连通该营养室和所述培养室形成循环回路;S2、由低频交流信号发生器驱动环绕所述培养室的线圈产生电磁场,作用于所述培养室内的胚胎细胞;同时蠕动泵作用于所述硅胶软管使所述营养液在所述营养室与培养室之间循环流动,不断地向所述培养室内的胚胎细胞供给营养,同时带走胚胎细胞分泌物。系统设计合理,封闭运行,可提供胚胎细胞培养所需空间、营养物质、机械力刺激及模拟动物体内电磁环境等,特别适合于不同胚胎细胞的非接触共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487790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21073.8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3/16 , C12M23/44 , C12M29/00 , C12M29/14 , C12M33/12 , C12M41/40 , C12N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胞体外共培养微流控芯片、系统及方法,该芯片内部包括至少一个细胞培养单元,每个细胞培养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细胞培养室;动力泵;若干液路通道,连接所述细胞培养室、以及细胞培养室和动力泵的液腔,构成一个循环通道;至少两个隔离通道,设置于至少两个液路通道;以及气路通道,设置于所述气腔和芯片的气路入口之间。该系统包括:上述芯片;以及微流体控制系统,包括微气体注射泵及储气装置,微气体注射泵与芯片的气路入口连接。该方法包括:向同一细胞培养单元的不同细胞培养室注入不同细胞;通过所述泵控制细胞培养单元内的液体循环流动;以及调节所述泵输出的气压,使细胞生长效果最佳。其能模拟体内环境对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
-
公开(公告)号:CN103750918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023914.X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A61F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细胞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喷头和成形平台,所述打印喷头用于将溶胶态的细胞溶液从喷嘴喷出打印至所述成形平台上;还包括两个风冷单元和制冷单元,或者两个冷源单元和制冷单元;细胞溶液为温敏型细胞溶液;由风冷单元和制冷单元形成覆盖打印出的细胞溶液的局部制冷成形区域,或者由冷源单元和制冷单元使得细胞溶液在打印喷出前至打印喷出后一直保持被制冷的环境中,从而使温敏型细胞溶液从溶胶态转变为凝胶态,发生物理交联,最终实现成形打印。本发明的三维细胞打印装置,无需封闭低温成形室和蒸汽压缩制冷机组,从而装置的体积大幅减小,成本大幅降低,同时装置也可较好地打印多层细胞三维结构,且有助于提高细胞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4165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86572.2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IPC: B29C6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生物打印装置及方法,其中,三维生物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喷头、第一温控模块、辅料喷头、成形平台和半导体制冷片;打印喷头用于装入溶胶态的温敏型材料溶液,并将所述材料溶液喷出打印至所述成形平台上;所述第一温控模块设置在所述打印喷头的外围,用于对所述材料溶液保温处理;所述成形平台底部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所述辅料喷头用于装入化学交联剂,并将所述化学交联剂以喷雾状的形式喷出至所述成形平台上的一层所述材料溶液上。打印时,待喷完一层溶胶态的材料溶液后,再将化学交联剂以喷雾状的形式喷出至所述成形平台上的一层所述材料溶液上。本发明三维生物打印装置及方法,打印的三维结构分层效果较好,结构较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104177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710119860.7
申请日:2007-08-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环境修复技术的一种生物质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方法。该方法利用添加了生物质降解菌的生物质来促进污染土壤中生物质的转化。利用生物质在土壤中转化的中间产物作为石油烃降解复合菌剂的优先碳源,促进石油烃降解复合菌剂的生物积累;同时施加的石油烃降解复合菌剂中含有可高效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该菌在生长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物,提高其生物可利用度,促进了石油烃降解复合菌剂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效率。生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产物腐殖质又可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使得污染土壤得以修复。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130754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119858.X
申请日:2007-08-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的一种石油烃降解菌的高密度发酵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高密度发酵生产石油烃降解菌的方法,经过斜面菌种活化、扩大培养制备种子液、接种前准备及接种、分批补料发酵培养,调控菌体平均生长速率,以高密度发酵生产石油烃降解菌。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能在短时间产生大量石油烃降解菌,解决了大规模石油污染土壤治理和石油污染突然事故的治理的菌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130195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710119859.4
申请日:2007-08-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环境修复技术的一种生物质强化盐碱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向盐碱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质降解菌的生物质,利用机械翻耕的方法来构建水浸洗盐过程中的疏松生物质层,阻断毛细现象的发生从而阻断水盐运动中的毛细返盐现象,提高水浸洗盐的效率。同时利用添加的生物质降解菌实现生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改善盐碱土壤的团粒结构及肥力,恢复盐碱污染土壤的种植能力,最后通过种植作物来进一步修复盐碱污染土壤。本发明方法简单可行,原料易得,在盐碱地的污染治理中有很广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104177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119860.7
申请日:2007-08-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环境修复技术的一种生物质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方法。该方法利用添加了生物质降解菌的生物质来促进污染土壤中生物质的转化。利用生物质在土壤中转化的中间产物作为石油烃降解复合菌剂的优先碳源,促进石油烃降解复合菌剂的生物积累;同时施加的石油烃降解复合菌剂中含有可高效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该菌在生长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活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污染物,提高其生物可利用度,促进了石油烃降解复合菌剂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效率。生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产物腐殖质又可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使得污染土壤得以修复。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1C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03150231.8
申请日:2003-07-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0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油脂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以短链脂肪酸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作为酰基受体,利用生物酶催化生物油脂进行转酯反应,短链脂肪酸酯∶油脂的摩尔比为3∶1~20∶1,经4~20小时反应后,即生产出生物柴油。副产物三乙酸甘油酯进一步与甲醇反应又可得到上述短链脂肪酸酯,生成的短链脂肪酸酯可循环用于生物柴油的合成。短链脂肪酸酯与油脂反应摩尔比的优先选择范围为4∶1~14∶1,置于可自动控温的往复摇床中加热反应温度的优先选择范围为30℃~60℃。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反应过程简单易控等优点;且多次回用的脂肪酶仍可保持高的催化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