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晶消除器及过冷水制冰系统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90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10938.0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晶消除器及过冷水制冰系统,其中,冰晶消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消除腔;螺旋分隔结构,所述螺旋分隔结构设置在所述消除腔内并形成螺旋流道;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与所述螺旋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冷水管将带有冰晶的冷水通入所述螺旋流道;预热水管,所述预热水管与所述螺旋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预热水管将预热水通入所述螺旋流道,预热水和带有冰晶的冷水在所述螺旋流道内进行碰撞与混合;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螺旋流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出水管将所述螺旋流道内的混合水排出。本发明的冰晶消除器及过冷水制冰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冷水制冰系统中的冰晶消除效果差且系统能效较低的问题。

    冰晶消除器及过冷水制冰系统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9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10931.9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晶消除器及过冷水制冰系统,其中,冰晶消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消除腔;扰流件,所述扰流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消除腔内;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与所述消除腔连通;预热水管,所述预热水管与所述消除腔连通;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消除腔连通,所述出水管将所述消除腔的混合水排出。本发明的冰晶消除器及过冷水制冰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冷水制冰系统中的冰晶消除效果差且系统能效较低的问题。

    一种防冻装置及压缩机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905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25134.1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冻装置及压缩机,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具有多个用于流通冷媒的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相间隔地设置;阻断部件,阻断部件与蒸发器连接,阻断部件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进口与多个换热管的出水口均相对应地设置,以使多个换热管内的流体经过容纳腔后,从出口流出;容纳腔包括供换热管内的流体流过的流通腔体和与流通腔体连通的储液腔体,储液腔体位于流通腔体的下方;测量装置,测量装置设置在流通腔体内,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储液腔体内的流体的体积。本发明的防冻装置及压缩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压缩机内的管路结冰不容易被发现的技术问题。

    防止吸气带液装置、降膜换热器以及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913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03000.4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吸气带液装置、降膜换热器以及制冷系统,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用以减少吸气带液现象。该装置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包括第一通孔、多个气孔以及第一集液槽;第一通孔贯穿环形本体的轴向方向,气孔贯穿环形本体的壁体且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集液槽位于至少部分气孔的下游。上述技术方案,气孔位于环形本体的壁体上,第一通孔贯穿环形本体的轴向方向,气孔和第一通孔的进气方向不同,使得气体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入环形本体内部,并且经过气孔进入的气体中携带的液体会被环形本体阻挡,并在环形本体的外壁凝结、随后流动至第一集液槽中汇集,汇集后的液体体积更大,不易被气体带走,故有效改善了吸气带液现象。

    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067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41368.7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预设分离结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分离装置的出气口通过所述预设分离结构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将分离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使得油分离器能够根据应用的空调机组不同而选择是否安装分离装置,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空调机组的需求,油分离器的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到最大,增加了油分离器的适用范围。

    换热管及换热器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896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12411.8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管及换热器。换热管包括管体;外翅结构;内肋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及换热器,在管体的外壁上外翅结构,利用外翅结构对流经管体的外壁的流体进行扰动,使得流体会从外翅结构上滴落,避免了流体在外翅结构所限定的通道中受重力影响而在管体的下侧积聚的问题,也能够避免在相邻外翅结构之间产生的流体搭桥现象而淹没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管的管外换热效率,而且在管体的内壁上设置内肋结构,并形成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对流经管体内部的流体进行二次扰流,增加流体在管体内壁面处的波动,利用外翅结构和内肋结构对换热管进行强化换热,从而有效的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289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66038.3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包括外壳;第一内壳;第二内壳;进气管;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储油区,所述第二内壳上设置有回油管,所述第一内壳上设置有回油口,所述回油管设置于所述回油口处,且所述回油管与所述回油口之间具有回油间隙。本发明提供的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通过设置第一内壳、第二内壳和回油管,利用回油管及回油间隙将冷冻油直接送入储油区,而且由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限制使得气体制冷剂无法冲击储油区液面,保证油分离器在任意工况运行范围下外壳底部的油位稳定,从而保证空调机组的回油效率,并且能够保证用于检测储油区的液位的液位计或油位计的运行稳定,提高空调机组的可靠性。

    油气分离装置和制冷设备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74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87518.9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和制冷设备。包括壳体、隔板、第一折流组件和第二折流组件。壳体具有用于流入气体的进气口和用于流出气体的出气口。隔板设置于壳体的内腔且将壳体的内腔从第一方向上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进气口连通。第二腔与出气口连通。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第一腔且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流动,并绕过隔板进入到第二腔。第一折流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以对进入第一腔的气体进行折流。第二折流组件设置于第二腔以对进入第二腔的气体进行折流。第二折流组件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至少两层折弯板。折弯板包括至少两个板体。至少两个板体中相邻的板体之间成角度地连接以形成折流滤油通道。本申请提高油气分离效率。

    内置油分、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78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29036.9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置油分,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分离区,且壳体上设有进气部和出气部,进气部将分离区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以使从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流至分离区,出气部将分离区与冷凝器的冷凝区连通,以使冷媒经由出气部从分离区流至冷凝区内,与冷凝区内的冷凝管换热;换热管,换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分离区内,以与由进气部流向出气部的冷媒换热;和多个折流板,这多个折流板设置于分离区内,并使冷媒流经换热管时,进行折流流动,其中,所有折流板6的平均水力直径Dd和相邻两折流板6之间的距离为lb满足:基于此,可提高冷凝器的单相换热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