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式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641013.1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制冷系统,包括:双模式制冷组件、储液罐、引射组件、输油组件和回油组件,储液罐与双模式制冷组件相连通,输油组件与储液罐相连通,输油组件的吸油口能浮在储液罐内部油液混合物分层后的油层上,输油组件连通引射组件,引射组件能为输油组件提供吸力,以通过输油组件至少部分地吸取储液罐分层后的润滑油,回油组件连通引射组件,回油组件能将引射组件收集的润滑油至少部分地输送到双模式制冷组件中。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模式氟泵制冷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储液罐内的油液分层时,润滑油不能随制冷剂液体返回刚启动的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启动阶段缺油的缺陷。

    一种功率模块的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74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94222.0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的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功率模块的换热系统包括:制冷系统、隔离换热系统和功率模块,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所述隔离换热系统为与所述制冷系统相互隔离的循环管路系统,所述隔离换热系统包括散热装置,所述功率模块设置于所述隔离换热系统中,且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路径上,即所述散热装置能与经过所述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进行换热。根据本发明有效实现了功率模块与制冷系统的物理隔离,避免室外冷空气的冷量通过制冷系统传导到IPM智能功率模块,从而避免了在IPM智能功率模块周围发生凝露现象。

    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025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0976.6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储液容器、氟泵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储液容器、氟泵和蒸发器连接形成空调循环回路;氟泵连通有回热器,氟泵能将储液容器内的油液混合物输送到回热器中,回热器能对油液混合物产生加热作用,以使油液混合物中的制冷剂气化,并将气化后的制冷剂输送到压缩机的吸气口,油液混合物中的润滑油能存储在回热器的底部,回热器连通有输油组件,通过输油组件能将回热器中的润滑油输送到压缩机的吸气口。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低压储液容器氟泵供液制冷模式下的润滑油难回收的缺陷。

    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025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0969.6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氟泵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氟泵和蒸发器连接形成空调循环回路;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和换热件,换热件一端连通至四通阀的C口,另一端连通至储液罐,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至四通阀的D口,蒸发器连通至四通阀的S口,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四通阀的E口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磁阀和增压泵,增压泵能使流体从冷凝器内流向四通阀的E口。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氟泵热管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和常规制冷系统的融合设计缺陷。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4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47199.1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循环、蒸发循环,所述压缩循环与所述蒸发循环共用氟桶,所述压缩循环包括压缩机、回热器,所述蒸发循环包括氟泵,还包括回液旁路,所述回液旁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氟泵的出液口连通以能够将所述氟桶中的部分油液混合工质输送至所述回热器内,还包括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能够将所述回热器内的分离出来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根据本发明,通过氟泵、回液旁路、回热器及回油管路所形成的通路实现了氟桶内润滑油向压缩机内的高效转移,提高了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一种双模式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41013.1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制冷系统,包括:双模式制冷组件、储液罐、引射组件、输油组件和回油组件,储液罐与双模式制冷组件相连通,输油组件与储液罐相连通,输油组件的吸油口能浮在储液罐内部油液混合物分层后的油层上,输油组件连通引射组件,引射组件能为输油组件提供吸力,以通过输油组件至少部分地吸取储液罐分层后的润滑油,回油组件连通引射组件,回油组件能将引射组件收集的润滑油至少部分地输送到双模式制冷组件中。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模式氟泵制冷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储液罐内的油液分层时,润滑油不能随制冷剂液体返回刚启动的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启动阶段缺油的缺陷。

    面板体组件、机柜空调和机柜

    公开(公告)号:CN11373940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002568.3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板体组件、机柜空调和机柜。该面板体组件包括面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部分为铰链式连接;门锁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部分进行锁扣。将面板分设为两个铰链式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能装配不需维护的零部件,无需进行拆装;铰接式连接使得第一部分方便打开进行维护,同时门锁组件对第一部分进行锁扣,使得面板上不存有螺钉及其他可拆卸结构,从而大大降低了机柜空调的被盗风险。

    一种一体式机柜空调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1079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3708.2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机柜空调。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式机柜空调,通过设置中间隔板,并在中间隔板上固定模块化的风机模块与两器模块,从而能够将机柜空调内部松散零件精简组合形成较大的模块,从而在零件数量上大大简化,使得模块化后的零件更加方便拆装,减少生产装配时间,大大提升了产线的装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也使售后维修变得更为快捷,利用模块化的优势可实现机组的全正面维护,解决维修不便等问题。

    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公开(公告)号:CN11281549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029929.7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所在地的天气预报预测的室外干球温度变化曲线,作为预测温度变化参考曲线;获取所述空调的实测室外干球温度变化曲线,作为实测温度变化曲线;将所述预测温度变化参考曲线与所述实测温度变化曲线进行对比,预测未来一设定时段内所述空调的室外干球温度,作为预测室外干球温度;根据所述预测室外干球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在氟泵与压缩机的不同运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该方案,通过对实测的实时室外干球温度进行纠偏,避免实测的实时室外干球温度短时突变或者不稳定,提升空调运行过程中模式切换的可靠性。

    一种切换双动力冷却系统的运行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82910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1445931.4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双动力冷却系统的运行模式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在处理模块内预置空调机组的氟泵运行能力曲线图和压缩机预设频率点下的运行能力曲线图。S02、处理模块根据空调机组运行的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和空调输出参数与预置的氟泵运行能力曲线图和压缩机预设频率点下的运行能力曲线图进行比较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机组的运行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方法及系统,根据空调机组运行的环境温度、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空调机组的输出参数判断实际运行能力大小,与预置的氟泵和压缩机的能力曲线图(表)对比,从而决定是否允许由压缩制冷模式切换至氟泵制冷模式,防止氟泵运行制冷时能力输出不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