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0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830980.2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氟泵、换热器、节流阀A和节流阀B,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以及节流阀A和/或节流阀B组成主循环系统;氟泵能与节流阀A连通;换热器一端能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另一端能通过节流阀A连通至蒸发器,同时换热器另一端还能通过节流阀B连通至冷凝器,冷凝器的另一端能连通至压缩机的吸气端,蒸发器的另一端也能连通至压缩机的吸气端,蒸发器连通至压缩机的吸气端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增压泵。根据本发明能实现一套系统可应用于多种工作场景,解决氟泵热管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和常规制冷系统的融合设计问题。

    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025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830969.6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氟泵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氟泵和蒸发器连接形成空调循环回路;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和换热件,换热件一端连通至四通阀的C口,另一端连通至储液罐,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至四通阀的D口,蒸发器连通至四通阀的S口,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四通阀的E口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磁阀和增压泵,增压泵能使流体从冷凝器内流向四通阀的E口。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氟泵热管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和常规制冷系统的融合设计缺陷。

    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34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119072.2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的系统包括:主循环流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切换阀、喷射器的喷射口及气液分离器;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节流定向流路;其中,切换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喷射器与冷凝器连通,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连通且节流定向流路能够将气液分离器内流出的工质节流后同时引入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中;第二状态下,冷凝器与第二换热器连通,喷射器与第一换热器连通且节流定向流路能够将第二换热器中流出的工质节流后引入第一换热器中。根据本发明,能够极大程度的简化系统组成结构、进而简化控制逻辑,降低系统构建成本。

    一种双模式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641013.1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制冷系统,包括:双模式制冷组件、储液罐、引射组件、输油组件和回油组件,储液罐与双模式制冷组件相连通,输油组件与储液罐相连通,输油组件的吸油口能浮在储液罐内部油液混合物分层后的油层上,输油组件连通引射组件,引射组件能为输油组件提供吸力,以通过输油组件至少部分地吸取储液罐分层后的润滑油,回油组件连通引射组件,回油组件能将引射组件收集的润滑油至少部分地输送到双模式制冷组件中。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模式氟泵制冷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储液罐内的油液分层时,润滑油不能随制冷剂液体返回刚启动的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启动阶段缺油的缺陷。

    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3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118641.1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的系统包括:主循环流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切换阀、喷射器的喷射口及气液分离器;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节流元件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连通,第一换热器与切换阀及喷射器同时连通,第二换热器通过第二节流元件与第一节流元件远离第一换热器的一侧连通,第二换热器与切换阀连通;其中,切换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喷射器与冷凝器连通,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连通;第二状态下,冷凝器与第二换热器连通,喷射器与第一换热器连通。根据本发明,能够极大程度的简化系统组成结构、进而简化控制逻辑,降低系统构建成本。

    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025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0969.6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氟泵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氟泵和蒸发器连接形成空调循环回路;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四通阀和换热件,换热件一端连通至四通阀的C口,另一端连通至储液罐,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至四通阀的D口,蒸发器连通至四通阀的S口,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与四通阀的E口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磁阀和增压泵,增压泵能使流体从冷凝器内流向四通阀的E口。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氟泵热管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和常规制冷系统的融合设计缺陷。

    一种双模式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41013.1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制冷系统,包括:双模式制冷组件、储液罐、引射组件、输油组件和回油组件,储液罐与双模式制冷组件相连通,输油组件与储液罐相连通,输油组件的吸油口能浮在储液罐内部油液混合物分层后的油层上,输油组件连通引射组件,引射组件能为输油组件提供吸力,以通过输油组件至少部分地吸取储液罐分层后的润滑油,回油组件连通引射组件,回油组件能将引射组件收集的润滑油至少部分地输送到双模式制冷组件中。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模式氟泵制冷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储液罐内的油液分层时,润滑油不能随制冷剂液体返回刚启动的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启动阶段缺油的缺陷。

    空调制冷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39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78405.6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顺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还包括喷射器,所述喷射器能够在所述冷凝器的集液管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出口管路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所述蒸发器内的积液在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处混合增压进入所述蒸发器内。根据本发明,喷射器节流降压的膨胀功得到充分回收利用,系统更加节能、且无需针对积液抽吸设计相应的控制部件,有效杜绝蒸发器底部易出现储液现象,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同时积液被抽吸参与到制冷循环中,提高了蒸发器的制冷剂循环量。

    表冷器、表冷器机构和列间机房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68132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37473.0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冷器、表冷器机构和列间机房空调系统,其中表冷器包括表冷器本体和边板,所述边板包括位于所述表冷器本体的背风转角处的挡水边板和延长边板,所述挡水边板与所述延长边板呈交角无缝连接,所述挡水边板设置在所述表冷器本体的后侧面,所述延长边板位于所述挡水边板远离所述表冷器本体的背面的一侧。使得使用的过程中,从所述表冷器本体的迎风面吹来的风在将所述表冷器本体表面的冷凝水吹到所述背风转角处时被挡在所述转角挡水区,基于所述转角挡水区是由所述延长边板与所述挡水边板无缝连接形成,从而在挡水的过程中不会存在缝隙,有效避免漏水飞水的情况发生。

    声空化的加湿器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95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910111818.3

    申请日:2019-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空化的加湿器及空调系统,包括:加湿罐和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加湿罐的罐壁上安装有用于除垢的超声波声空化系统。本发明通过在加湿罐的罐壁上加装超声波声空化系统自动抑垢和除垢,无需拆卸清洗,提高机房空调的加湿效果。且超声波声空化系统的换能器通过圆盘式固定装置安装在加湿罐上,紧固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安装,效果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