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损耗太赫兹正交混频器

    公开(公告)号:CN118431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71504.4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损耗太赫兹正交混频器,涉及太赫兹技术领域,解决了太赫兹频段正交混频器的微带线结构损耗较高,限制了正交混频器电路设计的技术问题。该正交混频器采用矩形微同轴线进行信号传输;包括两个微同轴分谐波混频器、本振微同轴耦合器、射频微同轴耦合器,两个微同轴分谐波混频器均与本振微同轴耦合器、射频微同轴耦合器连接,并对称布置;本振微同轴耦合器用于将原始本振信号分为等幅、正交的两路本振信号,射频微同轴耦合器用于将原始射频信号分为等幅、正交的两路射频信号,微同轴分谐波混频器对两路本振信号、两路射频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两路相位正交、幅度相等的中频信号。本发明采用矩形微同轴线降低电路损耗,实现小型化。

    太赫兹宽中频基波混频器、扩频模块及矢量网络分析仪

    公开(公告)号:CN118399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71438.0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太赫兹宽中频基波混频器、扩频模块及矢量网络分析仪,涉及太赫兹技术领域,解决了太赫兹频段基波混频器的微带线结构损耗较高,石英玻璃基片常限制了基波混频器电路的设计,影响了太赫兹技术应用的技术问题。该基波混频器采用矩形微同轴线进行信号传输;包括本振单元电路、射频单元电路以及矩形微同轴转SMA电路,本振单元电路、射频单元电路均与矩形微同轴转SMA电路连接;本振单元电路进行本振信号输入,射频单元电路进行射频信号输入,本振信号、射频信号相互正交;矩形微同轴转SMA电路将矩形波导结构转换为圆形。本发明的电路中不采用任何基片结构,降低了基片引入的损耗,微同轴线向波导过渡结构简单,电路尺寸小。

    一种基于SSPP的G波段波导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8336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2948.8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PP的G波段波导带通滤波器,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包括标准矩形波导和位于标准矩形波导E面中心的SSPP晶胞阵列,SSPP晶胞阵列包括沿信号传输方向等周期排布的N级结构尺寸相同的传输SSPP晶胞,传输SSPP晶胞为旋转对称结构,具体为两侧长边开有凹槽的矩形金属片状结构,矩形金属片状结构的长度与标准矩形波导的短边尺寸相同,两个凹槽的深度大于矩形金属片状结构的宽度一半。本发明设计的传输SSPP晶胞具有天然的带通特性,无需与其他具有高通滤波特性的结构相组合,即可实现基于SSPP的G波段带通滤波,具有设计灵活性高、加工成本低、器件尺寸小、参数易调节的优势。

    一种双频整流电路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32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45403.5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频整流电路,涉及无线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双频阻抗匹配电路、双频谐波抑制电路、晶体管、稳流电路、漏极直流输出电路和栅极直流偏置电路;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用于接收滤除直流分量的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在双频功放的两个预设工作频段进行基波阻抗匹配;栅极直流偏置电路,用于控制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双频谐波抑制电路,用于对阻抗匹配后的射频信号在预设工作频段进行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抑制,调节基波阻抗;稳流电路,用于稳定整个双频整流电路;漏极直流输出电路,用于输出射频信号在两个预设工作频段的直流信号。本申请减小整个电路的尺寸,具有功率容量大和效率高的特点。

    双层基板高隔离度的八单元UWB-MIMO天线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213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89031.1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基板高隔离度的八单元UWB‑MIMO天线及设备,涉及MIMO技术领域,解决了MIMO天线单元数量较少,无法在较宽频带内实现较好的隔离效果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四单元的第一UWB‑MIMO天线、以及四单元的第二UWB‑MIMO天线;第一UWB‑MIMO天线以两单元为一组,对称设置于正八边形的第一介质基板的第一侧面的延长边上;第二UWB‑MIMO天线也以两单元为一组,对称设置于矩形结构的第二介质基板上,第二介质基板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的第二侧面。本发明为双层基板模式,实现了天线单元之间的高度隔离,较现有的二至四单元天线成倍提升了天线单元端口数量,便于实现高度隔离和小型化的统一。

    一种太赫兹前端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91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94910.0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赫兹前端,涉及雷达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多个接收通道、多个发射通道、为多个接收通道提供本振信号的第一倍频放大器、为多个发射通道提供本振信号的第二倍频放大器;第一倍频放大器通过第一功分器连接每个接收通道,第二倍频放大器通过第二功分器连接每个发射通道;多个接收馈源的一端分别连接多个接收通道,另一端形成接收端口;多个发射馈源的一端分别连接多个发射通道,另一端形成发射端口;每个接收通道均设置有一个同时连接第一功分器和相应接收馈源的异构法兰,每个发射通道均设置有一个同时连接第二功分器和相应发射馈源的异构法兰。本发明能够实现太赫兹前端小型化集成。

    一种低幅度不平坦度的太赫兹90°波导滤波耦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6345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68250.4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幅度不平坦度的太赫兹90°波导滤波耦合器,属于滤波耦合器技术领域,包括主波导部分、副波导部分和两个分支波导;主波导部分包括依次的第一输入波导、第一滤波器、第一感性膜片、第二滤波器和第二输入波导;副波导部分包括依次的第一输出波导、第一容性膜片、第一耦合腔、第二感性膜片、第二耦合腔、第二容性膜片和第二输出波导;第一滤波器中与第一感性膜片邻接的谐振腔通过一个分支波导与第一耦合腔连接,第二滤波器中与第一感性膜片邻接的谐振腔通过另一个分支波导与第二耦合腔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一体化设计,易于加工实现,在太赫兹频段实现滤波和功率分配功能的集成,具有低幅度不平坦度和低相位不平坦度。

    一种太赫兹频分双工I/Q调制解调收发前端

    公开(公告)号:CN11522510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44102.1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赫兹频分双工I/Q调制解调收发前端,涉及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太赫兹通信收发前端存在的系统复杂度高、调试难度大、点对点单向通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中,发射端和接收端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耦合单元、滤波单元和混频单元;发射端的耦合单元与接收端的耦合单元连接;接收端的滤波单元的工作频率处于发射端的滤波单元工作频率的阻带。本发明能够降低系统链路复杂度,实现太赫兹收发前端链路的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太赫兹全双工通信。

    一种精确高效的太赫兹分支波导定向耦合器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70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3891.0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高效的太赫兹分支波导定向耦合器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模式匹配法(mode matching method,MMM)将分支结构不连续性所引入的对耦合器场分布造成的影响考虑在内,同时结合奇偶模分析法(odd and even mode analysis),进一步简化了推导过程,最终得到了一个精简、精确的耦合度计算公式,并由公式得到了一个新的结论:对于分支波导定向耦合器,当工作频率确定时,其耦合度由其分支宽度的和所决定。本发明的建模方法具有简洁的特点,与传统建模方法相比,可大大缩短建模的时间,提高建模的效率。同时,本发明的建模方法具有普适性的特点。

    一种具有超宽阻带的毫米波带通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3611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23354.2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一种具有超宽阻带的毫米波带通滤波器,下层微带线结构中采用高低阻抗级联的开路枝节,可利用高低阻抗微带线的低通特性对高频信号产生传输零点;上层微带线结构中采用阶梯阻抗级联的开路枝节,可实现更好的宽带匹配,得到低插入损耗、过渡带陡峭、超宽阻带、群时延低的超宽带滤波器。同时,上层微带线中阶梯阻抗微带线的长度与下层微带线中高低阻抗微带线的长度不等,这种非对称的结构不仅能满足上、下层微带线与中间的槽线谐振器良好的匹配,还能在滤波器通带内增加传输极点,在滤波器高频阻带内增加传输零点,使得滤波器通带内纹波较好,具有良好的过渡带和较好的阻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