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带陷波滤光输出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426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8712.7

    申请日:2012-0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带陷波滤光输出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面上复合了一层多层波导结构,包括介质过渡层、复合光栅层和介质保护层;复合光栅层为由金属条和介质条相间组成的金属/介质光栅膜层;介质过渡层在复合光栅层的下面,它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面直接接触;介质保护层在复合光栅层的上面,它与周围环境或透明电极直接接触。多层波导结构层各层的厚度,光栅的占空比和周期参数,以满足光波导模传输的共振为条件。发明采用将亚波长金属/介质复合光栅结构直接集成制作于LED芯片表面,实现了LED本身出光具有滤波的效果,与传统的被动滤波器件相比,是一种高度集成的主动式有源滤波出光器件。

    全正色散腔锁模全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1740995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10231681.1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正色散腔锁模全光纤激光器。它利用掺稀土光纤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工作在全正色散区、利用偏振分束器分光、带通型长周期光纤光栅滤波器作为锁模激光中心波长选择和锁模激光的光谱滤波光脉冲压缩和半导体可饱和吸收体作为锁模元件等产生高重复率、高功率、结构简单、高效率的光纤激光器结构,是环境稳定、新型结构可以实现全光纤化的锁模超短激光脉冲激光器。具有皮秒和飞秒光脉冲宽度偏振激光输出,波长>1μm激光。经高功率光纤放大器放大后可用于分子系统的泵浦-探测超快光物理实验或环境监测和微波光子学及生物物理学探测、双波长的泵浦-探测超快光物理实验、合频光辐射产生、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显微和微机械加工等。

    一种微纳结构偏振滤光复合功能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1915958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35871.3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偏振滤光复合功能器件,包括非金属基底和光栅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金属基底和光栅层之间,设置有过渡层,令非金属基底的折射率为n0,过渡层的折射率为n1,则,0.2<n1-n0<1.5,过渡层的厚度为40~180纳米,光栅层的厚度为30~120纳米。本发明通过过渡层的设置以及限定过渡层的折射率和厚度,在同一器件上实现了偏振和滤光功能,获得的复合器件具有光能损耗低的优点;且具有超薄、可靠性高的特点。

    偏振出光发光二极管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72286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33968.3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出光发光二极管。它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由n型区、p型区和量子阱结构组成的工作区,衬底,绝缘介质膜,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其特征在于:在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出光表面上制备浮雕式或嵌入式光栅,光栅的周期为50~600nm,占空比为0.2~0.9,厚度为50~400nm。与传统的LED外置偏光板实现偏振相比,本发明采用将光栅结构直接集成制作于LED芯片表面技术方案,不需要外置的偏光板等结构,实现了LED芯片的出光为偏振光的目的,因此,发光器件的整体体积大大缩小,性能优化,成本降低。同时,它可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一次性集成在发光芯片上,易实现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一种氧化锌基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结构太阳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552322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31366.4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曹冰 韩琴 张桂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基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结构太阳电池。它的太阳电池工作区结构为在衬底上制备氧化锌基纳米柱阵列,通过确定纳米柱的排布与柱间距,构成二维光子晶体结构,达到对太阳光能量的最大限度的吸收和减反;同时以有机聚合物材料填充沿c轴方向的纳米柱阵列的间隙,纳米柱间的有机填充聚合物吸收太阳光产生激子,激子被分解为正、负载流子,并传输到Zn0基材料纳米柱,利用氧化锌纳米柱沿c轴方向的强极化场自发分离电子空穴对,电子空穴沿纳米柱传输到纳米柱的两端被电极收集,无需p-n结而实现光伏输出;它的输出电压只与ZnO的带隙宽度有关,能够实现器件的高断路电压输出,为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提供了途径。

    一种宽带角度选择光学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204360027U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20018178.9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宽带角度选择光学滤波器。沿平行入射的宽带光的传播方向,宽带光先入射到前端二元相位衍射光栅,经对称衍射级次分光后,分别进入对应级次分布的体布拉格光栅中,再由体布拉格光栅进行相应的角度选择后入射到后端二元相位衍射光栅,将经滤波后的宽带光平行输出;二元相位衍射光栅的衍射光级次从中心向两侧位置依次增加,体布拉格光栅按其光栅周期由低到高依次从中心向两侧放置,且与二元相位衍射光栅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二元相位衍射光栅与体布拉格光栅组合制备空间光学滤波器,实现了宽带光输入滤波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滤波一致性好的特点。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2×2光波导开关

    公开(公告)号:CN217181269U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23229488.X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2×2光波导开关。在二氧化硅衬底上,两根硅波导呈轴对称分布,硅波导的两端呈弯曲状,一端为输入端口,另一端为输出端口,硅波导的中间耦合区域呈直线状,耦合区域覆盖相变薄膜材料。开关单元由覆盖在耦合区域波导之上的相变材料控制,通过切换相变材料的相态可对横电基膜(TE0)完成双通道选择输入和双路选通、模式切换的功能,对横磁基膜(TM0)则满足同侧端口输入同侧端口输出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波导开关可对于混合输入的TE0模和TM0模实现模式分离开关的功能。

    一种基于导模共振原理的超窄带波长可调光学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212341501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916183.9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导模共振原理的超窄带波长可调光学滤波器。在衬底金属膜上依次铺覆底层介质平板膜、微腔、中层介质平板膜、介质光栅和顶层介质平板膜;通过调节入射光的角度,改变微腔内材料的折射率,可实现滤波器输出波长的范围调节;通过介质平板、微腔的厚度和介质光栅结构参数的调整,可对滤波器的带宽进行调控。本实用新型将多层介质平板和单层介质光栅结合,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学滤波的超窄带滤波器结构。与现有的窄带滤波器相比,具有滤波波段可大范围调谐、滤波带宽达到了8.51e‑5nm,且带宽可控的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偏振出光发光二极管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87452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116217.4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振出光发光二极管,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光栅结构的偏振装置。它的LED芯片包括由衬底、n型GaN层、p型GaN层、量子阱、过渡层、空气隙和表面金属光栅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在过渡层和表面金属光栅结构之间加入空气隙,构成复合光栅结构,空气隙的厚度为60~350nm。与传统的亚波长金属光栅实现偏振相比,在过渡层和金属光栅结构中间加入空气隙,可以实现更优良的偏振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