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45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46871.X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增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增透膜制备装置,增透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基础溶胶,基础溶胶中包含正硅酸乙酯、乙醇和水;(2)然后向基础溶胶内通入氨气,得到含饱和氨气的溶胶;(3)将溶胶涂覆在基片的表面形成膜层;(4)使膜层处于温度为T1的含有氨气、乙醇和水的饱和蒸汽中,同时使基片远离膜层的表面的温度为T2,陈化处理2h至72h;其中,0℃<T1≤10℃,30℃<T2≤60℃,T1和T2的差值30℃≤ΔT<60℃;(5)在120℃至250℃的空气中干燥固化;(6)在450℃至750℃热处理后得到增透膜。上述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增透膜也具有良好的增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501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08542.9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安徽)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24 , H01L31/0272 , H01L31/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一柔性基底,柔性基底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前电极层;一缓冲层,缓冲层位于前电极层上方并覆盖前电极层的上表面;一吸收层,吸收层位于缓冲层上方并覆盖缓冲层的上表面,吸收层为碲化镉薄膜;一背接触层,背接触层位于吸收层上方并覆盖吸收层的上表面;一保护层,保护层位于背接触层上方并覆盖背接触层的上表面;柔性基底、前电极层、缓冲层、吸收层、背接触层和保护层组成一柔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柔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采用了碲化镉薄膜作为吸收层且将前电极层的厚度控制在110nm以下,具备更高的透光率及更低的方阻,可以减少光损失并提高发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92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83548.8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玻璃单面加工装置,包括中空的矩形箱体,矩形箱体前后两面上设有一组小孔,矩形箱体上设有抽气管嘴,抽气管嘴通过软管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设置一个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中的矩形窗口与矩形箱体镶嵌连接,矩形框架上下两侧设有环形通槽,通槽槽口连接弹性膜,矩形框架侧面设有进气管嘴,进气管嘴通过软管与压缩机连接。真空发生装置工作时,矩形箱体内部压强变小,平板玻璃被大气压压在矩形箱体上;当压缩机工作时,弹性膜向外膨胀且紧密地贴在玻璃上,隔绝外部气、液体。当矩形箱体内部与外界连通时,平板玻璃轻松从矩形箱体上脱离。本装置可同时吸持两块平板玻璃,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节约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66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77109.7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31/055 , H01L31/0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BIPV用颜色可调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玻璃基底,玻璃基底顶面由下至上依次层叠有彩色功能层、缓冲层、吸收层、背接触层与保护层;所述吸收层为CdTe薄膜;彩色功能层由三层以上的薄膜构成复合膜层,彩色功能层包含BZO薄膜、AZO薄膜、GZO薄膜、IGZO薄膜、IZO薄膜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或者彩色功能层包含CTO、ZTO、ITO薄膜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彩色功能层中奇数膜层的折射率大于偶数膜层的折射率;该电池结构本身即可实现携带颜色,并且颜色易于调节,同时保障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整体结构及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4931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577049.9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层结构着色玻璃多种颜色的快速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玻璃基底;S2、沿玻璃基底顶面的对角线用油性记号笔点出五个大小一致的圆点,五个圆点将对角线六等分;S3、在玻璃基底顶面通过磁控溅射工艺沉积SiNX结构着色层,沉积时玻璃基底保持固定,溅射完成后,在玻璃基底顶面形成五种颜色的薄膜;S4、用乙醇擦去步骤S2中所述的五个圆点,使薄膜形成五个圆孔;S5、用台阶仪测量每个圆孔的高度,得到五种颜色薄膜相对应的厚度参数,完成预制备;该预制备方法仅通过一次真空镀膜过程得到五种不同颜色的薄膜,从而快速获取薄膜的参数,提高正式生产的效率,有利于结构着色玻璃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70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52677.0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36 , H01L31/02 , H01L31/0216 , H01L31/0224 , H01L31/0304 , H01L31/0352 , H01L3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转换效率异质结器件,包括p型晶硅衬底,所述p型晶硅衬底的底面设有背电极,p型晶硅衬底的顶面由下至上依次层叠有n型发射膜层、透明导电层与前电极,所述p型晶硅衬底的顶面呈凹凸的绒面结构;该异质结器件具有晶格匹配好、界面态密度低的优点,转换效率高,增强异质结光伏器件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13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13001.8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24 , H01L31/0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用背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聚合物基板或金属柔性基板作为柔性基底;通过离子源溅射,对柔性基底进行清洗;通过磁控溅射,依次生长合金膜层、ZnAl膜层、降阻膜层、防腐蚀膜层、Mo膜层;最后将得到的膜层结构放入真空炉中退火,得到所述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用背电极;方法制备得到的背电极具有质量轻、可弯曲、便于携带、后期高温硒化不变形、抗腐蚀、低电阻率、薄膜应力小等优点,且多层膜结构与基底附着强度高,能够避免基底中Na+向吸收层的扩散且与CIGS有良好的欧姆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9473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611244.8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24 , H01L31/04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用背电极,包括柔性基底,柔性基底顶面由下至上依次层叠有合金膜层、ZnAl膜层、降阻金属膜层、防腐蚀膜层与Mo膜层;所述合金膜层为CuAl、CuZn、TiAl或TiCu薄膜;所述降阻金属膜层为Ti、Al、Ag或Cu膜层;所述防腐蚀膜层为MoN、MoO、Al2O3、TiN或TiON膜层;该背电极具有质量轻、可弯曲、便于携带、后期高温硒化不变形、抗腐蚀、低电阻率、薄膜应力小等优点,且与基底附着强度高,能够避免基底中Na+向吸收层的扩散且与CIGS有良好的欧姆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03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570793.9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现有金属基底,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基底上,从下到上还分别有三层:高红外反射层、吸收层和减反射层;所述高红外反射层为Al、Au、Ag、Ti、Cr、Ni任一种金属的涂层;吸收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高折射率吸收层TiCrN膜和低折射率吸收层TiCrNxOy膜;减反射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Cr2O3膜和SiO2膜,采用磁控溅射法进行镀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制得的涂层,具有吸收效率高、发射率低、热稳定性好的特点;2.太阳光谱吸收率α与发射率ε(T)之比高,适合350℃以上的高温应用;3.制作工艺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6715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88631.6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4 , B32B27/06 , B32B27/36 , B32B33/00 , B32B230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谱选择反射型隔热膜,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聚酯膜基层、下硫化锌层、下铝钛合金层、金属层、上铝钛合金层、上硫化锌层与减反增透层;所述聚酯膜基层为厚度1~30μm的无色透明薄膜;所述上硫化锌层与下硫化锌层的厚度为10~100nm;上铝钛合金层与下铝钛合金层的厚度为1~50nm;金属层为厚度1~30 nm的铝层或银层;减反增透层的厚度为100~300nm;减反增透层单分散介孔空心二氧化硅球薄膜;采用具有高折射率的硫化锌层作为介质层,形成D/M/D的结构,增加隔热膜的光谱选择性;通过在金属层两侧设置铝钛合金层,以减缓金属层的氧化、凝聚和扩散现象;利用单分散介孔空心二氧化硅球薄膜作为减反增透层从整体上提高隔热膜的可见光透过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