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积水区的桥梁桩基混凝土灌注设备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364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92488.8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跨桥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积水区的桥梁桩基混凝土灌注设备及工艺,该设备包括:混料斗,所述混料斗固定设置在基坑区域的水面上方,所述混料斗内设有搅拌机构;灌注管,所述灌注管为一段刚性设置的竖直管道,所述灌注管顶部通过高压软管与混料斗底部连通;回收管,所述回收管嵌套设置在所述灌注管外部,并且所述回收管顶部与所述灌注管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回收管顶部通过抽吸泵与所述混料斗内部连通。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专用设备在向积水的基坑内由下向上的灌注混凝土,并对稀释的混凝土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因此在简化积水区基坑灌注难度的同时还保证了灌注质量。

    一种岩溶隧道微生物矿化封堵加固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40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69320.1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隧道微生物矿化封堵加固设备及方法,属于隧道土体加固领域。一种岩溶隧道微生物矿化封堵加固设备,包括:用于灌装微生物浆液的存储管,所述存储管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存储管内设置有用于挤出微生物浆液的活塞组件;所述存储管一端设置有喷涂组件,活塞组件挤压存储管内的微生物浆液,经喷洒组件涂抹于隧道内壁。本发明能够使菌液和胶结液同时深入土浆中,提高加固深度,延迟缩短的混合时长,保证浆液利用充分,避免浆液产生浪费;在导料管的出液口处喷射于涂覆轮表面,再经由涂覆轮的滚刷均匀的涂覆在隧道内壁,从而保证加固品质;能够在存储管移动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颠簸,从而保证微生物浆液的喷涂均匀。

    适用于高烟尘隧道施工的浪涌正反气流冲击式除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5053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192475.0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建设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烟尘隧道施工的浪涌正反气流冲击式除尘系统,其主要包括:风机,风机为多个设置,并沿隧道方向间隔分布在隧道内部;各个风机均设有驱动器以及调节叶片螺距的螺距调节机构;分控制器,分控制器为多个设置,并一一的与各个驱动器及螺距调节机构连接;各个分控制器均设有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风机任意的一端;总控制器,总控制器与各个分控制器电性连接,总控制器设有计时模块,本发明通过总控制器使各个风机依次按照相应的时间间隔进行波动吹风,并在隧道内形成浪涌式的气流运动,从而对隧道内死角区域的灰尘进行清理,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一种沥青含量检测方法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4814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43667.8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公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含量检测方法。包括将取回的沥青和路面混合样品破碎;将破碎的混合样品搅拌均匀,将搅拌后的混合样品铺平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在白纸上的样品中随机取样;将样品放入到热重分析仪中,设定热重测试条件,进行热重分析;仪器自动分析热失重曲线,得到沥青含量。解决现有室内快速沥青含量检测方法针对性强、局限性打的问题,使用热重分析方法,能够程序控制升温速率,且实时称重,称重所用天平灵敏度高,测量精确,实时研究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限定于特殊种类的样品,使得在沥青含量快速检测技术中,覆盖面更广,通用性更强,对未知沥青种类的公路沥青含量分析有效。

    一种智能凿毛机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062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43690.7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凿毛机,凿岩机通过倾斜控制系统竖直安装于车身任意的一端;倾斜控制系统包括横摆滑座,横摆滑座设有横向通道,横向通道为上下贯穿设置,并且凿岩机的上半部分位于横向通道内;横向通道任意一侧的内壁设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内设有拨叉,拨叉约束凿岩机的外径,还包括驱动拨叉的在第一滑道内进行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器;凿岩机底部通过万向滑套与车身配合。本发明通过安装在引导把手上的控制器,对凿岩机的工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将凿岩机工作时受到的反作用力转换成整个设备的移动动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