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型卡槽式复合剪力墙及其拼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1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41406.5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字型卡槽式复合剪力墙及其拼接方法;包括预制墙板、连接件和工字型卡件;预制墙板竖直设置,连接件设置在预制墙板上端,且两者焊接固定,工字型卡件卡接固定在连接件上;工字型卡件的下翼缘卡接有预制楼板;预制楼板上表面还铺设有钢筋混凝土层,且钢筋混凝土层的侧端插入工字型卡件内。通过将连接件焊接固定在预制墙板上,工字型卡件将连接件与预制楼板连接固定,并在预制楼板上表面铺设钢筋混凝土层,用于将预制楼板、连接件和工字型卡件进行固定,使其紧密连接,该工字型卡槽式复合剪力墙拼装便捷,拼装后结构稳固。

    一种装配式钢筋卡槽式复合剪力墙及其拼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12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41199.3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筋卡槽式复合剪力墙及其拼接方法;剪力墙包括钢框架结构和装配在钢框架结构内的预制墙板,钢框架结构包括两根竖向的方钢管、焊接在方钢管上下两侧的方钢管组件和卡接台,方钢管组件卡接在卡接台上后通过钢筋条贯穿固定,卡接台两侧均装配有预制板;预制墙板包括钢板机构和两组钢筋网;两组钢筋网分别设置在钢板机构相对的两侧壁上;钢筋网外部设置有混凝土层;解决现有装配式剪力墙与剪力墙以及剪力墙与预制楼板的连接方式存在装配后剪力墙、预制楼板整体性差,施工不方便,严重制约着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大力推广的问题。

    一种附加震后可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机构的柱脚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3323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00967.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加震后可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机构的柱脚节点,属于结构工程抗震技术领域,包括上下柱、位于上下柱轴向中心的碗状支座和套装在碗状支座外周的防屈曲耗能机构;上下两个碗状支座的端面分别具有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防屈曲耗能机构从里到外分为内约束套、核心套和外约束套;核心套和外约束套均沿径向对分成两半,核心套上圆周均布若干腰型孔,上下两端设有安装法兰以与上下钢端板可拆卸连接;两半外约束套通过相对应的固定法兰可拆卸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夹紧核心套和内约束套。上下配合的碗状支座实现地震时各个方向转动,提供抗剪能力;防屈曲耗能机构提高了耗能、抗震能力,震后更换、维修方便。

    一种板底外露平板网架的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公开(公告)号:CN113152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77395.X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底外露平板网架的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叠合板底板和后浇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由混凝土层、纵向受力钢筋、横向受力钢筋、平板网架组成。纵向受力钢筋与横向受力钢筋分别平行于叠合板底板的横向、纵向。平板网架布置在叠合板下方,且外露于混凝土层。本发明通过在底板下方布置平板网架,有效提高叠合板的强度和刚度,减少其厚度,达到了节省材料,节约经费的目的。同时,本叠合板承载能力高,施工时无需设置跨中支撑,从而简化施工步骤,增加施工效率。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平板网架不必拆除,继续辅助叠合板受力,使混凝土层大面积受压,减少其裂缝的产生,增加其耐久性,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程价值。

    一种板底外露平板网架的混凝土单向叠合板

    公开(公告)号:CN112922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89654.0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底外露平板网架的混凝土单向叠合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叠合板底板和后浇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由混凝土层、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平板网架组成。受力钢筋与分布钢筋分别平行于叠合板底板的长、短边。平板网架布置在叠合板下方,且外露于混凝土层。本发明通过在底板下方设置平板网架,有效提高叠合板的强度和刚度,减少其厚度,达到了节省材料,节约经费的目的。同时,本叠合板承载能力高,施工时无需设置跨中支撑,从而简化施工步骤,增加施工效率。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平板网架不必拆除,继续辅助叠合板受力,使混凝土层大面积受压,减少其裂缝的产生,增加其耐久性,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程价值。

    一种板底外露轻钢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楼板

    公开(公告)号:CN112854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77403.0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板底外露轻钢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楼板,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底板和后浇混凝土带,其中混凝土底板由预制混凝土层、钢筋和轻钢组成。所述钢筋沿楼板长度方向出筋,所述轻钢置于板底作为受力构件,部分外露,不可拆卸。工厂倒置预制所述混凝土底板,施工时正向吊装,再浇筑后浇混凝土带。本发明公布的板底外露轻钢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楼板,提高叠合板的刚度和强度,能承担施工荷载。减小楼板厚度和重量,减轻了混凝土的开裂程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工程价值。

    一种混凝土五面体模块化建筑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36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1397.8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五面体模块化建筑,本发明涉及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混凝土五面体模块化建筑,包括若干个五面箱体一,五面箱体一侧面具有开口,若干个五面箱体一纵横依次排布且拼接于一体,且若干个五面箱体一朝向相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缩短模块化建筑制作的工期,节约建筑材料,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而且可以大大减轻模块化建筑的自重,该模块化建筑组装后无需现场浇混凝土,无湿作业,整体操作更简便,利于模块化建筑快速组装和定位;后期还可利用工具将拼接好的模块化建筑进行拆分,拆卸过程中无结构损坏,使得该模块化建筑能够重复利用,更经济实用。

    一种旋转可拆卸式钢架与叠合板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006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396985.0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构件领域,涉及一种旋转可拆卸式钢架与叠合板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底板、浇筑在预制底板上的现浇混凝土层和可拆卸固定在预制底板上起支撑作用的若干根方形钢管;方形钢管远离预制底板的一侧开设方形孔洞,正对方形孔洞一侧的方形钢管上开设钢管孔洞,与钢管孔洞相对应的预制底板上开设两侧贯通的底板孔洞;钢管孔洞与对应的底板孔洞中安装呈大Π型的预埋件、与预埋件配合使用且呈T型的连接件以及用于固定连接件的螺母;解决现有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底部安装的临时支撑不便于拆卸再利用,导致施工措施成本增加,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有碗状结构的附加可更换阻尼器的自复位混凝土柱

    公开(公告)号:CN11353033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81490.0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碗状结构的附加可更换阻尼器的自复位混凝土柱,属于结构工程抗震技术领域,包括上柱、下柱、碗状结构、弹簧和阻尼器;碗状结构居中设于上柱和下柱之间,包括立柱和其下方的支撑座,立柱均布有多个,立柱的上端与上柱的端板固连,立柱的下端设有弧形凸起,支撑座的上端设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弧形凹槽,支撑座的下端与下柱的端板之间连接多个均布的弹簧;地震发生时立柱随上柱抬起而抗剪,利用弹簧而自复位。阻尼器共有四组,围设于碗状结构的四周,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柱和下柱的端板可拆卸连接,阻尼器可以耗散地震能量,减少结构的震后损伤,震后易于更换、易于维修。

    一种附加震后可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机构的柱脚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332348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600967.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加震后可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机构的柱脚节点,属于结构工程抗震技术领域,包括上下柱、位于上下柱轴向中心的碗状支座和套装在碗状支座外周的防屈曲耗能机构;上下两个碗状支座的端面分别具有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防屈曲耗能机构从里到外分为内约束套、核心套和外约束套;核心套和外约束套均沿径向对分成两半,核心套上圆周均布若干腰型孔,上下两端设有安装法兰以与上下钢端板可拆卸连接;两半外约束套通过相对应的固定法兰可拆卸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夹紧核心套和内约束套。上下配合的碗状支座实现地震时各个方向转动,提供抗剪能力;防屈曲耗能机构提高了耗能、抗震能力,震后更换、维修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