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强度500MPa级低屈强比桥梁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170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70383.2

    申请日:2015-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屈服强度500MPa级低屈强比桥梁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 0.05%~0.10%、Si 0.10%~0.50%、Mn 1.20%~2.00%、Nb 0.02%~0.045%、Ti 0.005%~0.025%、Cr 0.40%~1.00%、Ni 0.05%~0.20%,Cu 0.10%~0.5%,Mo 0.08%~0.25%、Als 0.01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方法:轧制过程采用TMCP工艺,轧前加热温度1140℃~1200℃,采用三阶段控轧,轧后加速冷却,开冷温度650℃~770℃,钢板加速冷却终止温度为200℃~550℃,之后空冷。应用本发明生产的钢板屈强比在0.85以下,成本低廉,且钢种韧性、塑性和焊接性能良好。生产操作方便,不需要二次两相区淬火等热处理工艺。

    耐海洋环境腐蚀性能优良的焊接结构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1987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98905.4

    申请日:201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海洋环境腐蚀性能优良的焊接结构用钢,C 0.015%~0.060%、Si 0.30%~0.70%、Mn 0.51%~1.20%、P≤0.025%、S≤0.005%、Nb 0.020%~0.090%、Ti 0.010%~0.050%、Cu 0.26%~0.90%、Ni 0.91%~1.20%、Mo 0.10%~0.60%、Als 0.005%~0.060%,同时保证Cu/Mo为1.30~1.70、Si*Mn/Nb为5.0~9.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钢板组织为铁素体、或铁素体+贝氏体组织,无珠光体。产品屈服强度≥235~550N/mm2、抗拉强度≥400N/mm2,主要应用于海洋环境中的大型钢结构桥梁建造,也可用于沿海建筑结构、海洋采油平台、海洋容器管道、造船等领域。

    一种490级别建筑结构用耐火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0049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010276585.1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490级别建筑结构用耐火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板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0.02%~0.10%、Si0.05%~0.40%、Mn0.50%~1.40%、Nb0.010%~0.040%、Ti0.010%~0.040%、Als0.010%~0.050%、Cr0.10%~0.50%、Mo0.05%~0.22%、B0.0005%~0.0020%。其制造方法:钢坯加热温度1100~1280℃,第一阶段终轧温度不小于980℃;第二阶段轧制开始温度970~850℃,再结晶区轧制积累变形量大于60%,终轧温度750~900℃;在终轧和开始冷却之间保留30~120秒;之后进行控制冷却,开冷温度为700~850℃,终冷温度为700~400℃;最后将钢板快速堆垛缓冷,堆垛温度650~300℃,保温时间为10~24小时。可获得良好且均匀的板型和性能,延伸率A%≥20%,屈强比Rel(或Rp0.2)/Rm≤0.8;化学成分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832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29768.0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C:0.015%~0.060%、Si≤0.05%、Mn:0.25%~0.55%、Als:0.005%~0.020%,还含有Ti:0.020%~0.040%、Nb:0.015%~0.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铸造和热轧。加热温度1100~1170℃,加热时间控制在60~110s/mm;粗轧终轧温度控制在920~1050℃,第二阶段精轧开轧温度为960~840℃;终轧温度为800~860℃;轧后自然冷却。本发明化学成分简单,只少量添加Ti和/或Nb,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热轧态空冷可获得良好的板型和性能;-20℃纵向低温韧性大于100J,可以满足寒冷地区建筑行业减震设计和施工的需求;屈服强度波动范围为205~245N/mm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