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09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96099.8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IPC: B60L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及其悬浮控制系统、悬浮点振动抑制方法,涉及中低速磁浮车悬浮控制领域。本发明基于实时采集的电磁铁线圈的电流、电压、垂向振动加速度,气隙长度c和气隙长度给定值cref,获取电磁线圈的原始控制量i0。基于原始控制量i0与控制补偿量得到补偿后的控制量ic,所述补偿后的控制量ic作为电磁铁线圈输入的一部分与等效干扰量d一同作用于电磁铁线圈,得到电磁铁线圈的输入电流,即最终控制量iin,实现对振动的抑制功能。本发明未涉及复杂的计算过程,适合控制芯片的移植与实现,为悬浮点振动的抑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24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561018.4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60L13/06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悬浮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磁浮列车上的每个悬浮架上设有一个总控制器和多个悬浮点单元,所述的总控制器同时获取每个悬浮点单元采集的车辆和轨道数据,通过交叉耦合算法进行数据融合,输出脉冲信号控制每个悬浮点单元进行自适应悬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同一悬浮架上的多个悬浮点单元协同自适应智能控制,避免了悬浮点掉点或者砸轨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磁浮列车运行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657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64704.8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主动与被动混合式阻尼控制系统及高速飞行列车。其中,该系统包括8字线圈、被动式阻尼线圈、电流引线、主动式阻尼线圈和超导磁体,所述8字线圈设置在轨道上,所述被动式阻尼线圈和所述超导磁体对应于所述8字线圈设置在高速飞行列车的车体上,且所述超导磁体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8字线圈的中心线下沉预定高度,所述电流引线与所述主动式阻尼线圈连接并用于为所述主动式阻尼线圈通入电流,所述主动式阻尼线圈设置在所述被动式阻尼线圈表面。由此,既解决了被动式阻尼不充分的问题,又改善了全主动式阻尼耗费能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639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88424.4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60L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振动辨识的磁浮列车动态悬浮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悬浮状态信号,通过误差比较器得到悬浮状态信号和期望状态信号的间隙误差,将间隙误差传输至悬浮控制器;获取振动信号,通过振动辨识器得到振动信号的振幅和频率传输至陷波滤波器,陷波滤波器输出过滤后的振幅和频率传输至悬浮控制器;在悬浮控制器中,间隙误差通过悬浮控制算法得到第一控制信号,陷波信号通过振动控制算法得到第二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叠加值即为悬浮控制器的输出控制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解决振动问题所导致的舒适性差,有效提高列车的悬浮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8836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842738.5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发射装置,包括电机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模块的控制系统模块,所述电机模块包括平台基座,所述平台基座上设有支撑轨道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位于所述支撑轨道的内侧,所述支撑轨道上设有可通过所述电机定子驱动沿所述支撑轨道内侧移动的动子车体,所述支撑轨道上设有可与所述动子车体作用使所述动子车体悬浮的悬浮轨道,所述悬浮轨道包括对称设于所述电机定子两侧的感应板,当所述动子车体移动至所述悬浮轨道时,所述感应板位于所述支撑轨道与所述动子车体之间,所述控制系统模块与所述电机定子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具有磁场利用率高和牵引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95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1633479.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高兴
Inventor: 高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车,包括磁浮推进装置、防坠地等系统。所述磁浮推进装置包括田径式轨道、套设于所述轨道上的方形移动体、环设于所述方形移动体周侧的外侧轨道及交流电源,所述田径式轨道包括圆弧、方柱轨道,所述方柱轨道包括本体部和第一方形线圈阵列,所述外侧轨道包括本体部和第二方形线圈阵列,所述方形移动体包括方环、第一、第二方形磁钢阵列,所述第一、第二方形线圈阵列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本发明有如下优点:飞行器应用车体脱离地面轨道飞行;磁浮列车应用8面同时施加推力,悬浮高度0.1mm,列车实现再提速;方形移动体被包裹,降低脱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848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41590.X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湖南凌翔磁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信号故障诊断的磁悬浮列车悬浮控制方法,计算加速度信号,判断加速度信号是否正常,在加速度信号由正常转为异常时,采用迭代方法,调整间隙系数、加速度积分系数在阻尼中的占比,保持总阻尼不变;在加速度信号异常消失后,反向调节间隙系数、加速度积分系数在阻尼中的占比,保持总阻尼及其组成不变。本申请通过判定加速度信号是否产生异常,在产生异常时,增大间隙微分的反馈系数,使总的阻尼保持平稳,在没有异常时,引入加速度积分阻尼,减小间隙微分的反馈系数,同样使总的阻尼保持平稳,排除了加速度异常对总阻尼的影响,实现阻尼的平滑,保证磁悬浮的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193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94184.4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IPC: B60L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姿态检测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垂向位移、垂向加速度、横向位移、横向加速度、沿线路运动速度以及沿线路实时位置均从壳体的安装位置处获取,使各检测数据来源于同一位置,无需将不同位置的检测数据近似折算到同一位置,避免了近似折算产生的误差,检测精度较高;信号采集组件中各部件同时启动,且通过同一通道进行传输,保证了所有检测数据均在同一时间轴,避免了采用不同渠道获取数据,因时间轴不统一而导致动力学分析时出现较大相位误差的问题,提高了动力学分析时的准确性;且采用信号调理与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采用车载CAN网络,提高了采样频率和采样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83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591763.0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建铭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座舱控制方法,包括:从车机获取行驶数据,用以生成行驶信息;采集状态感应信息,用以生成姿态信息;计算行驶信息和姿态信息得到控制模式信息,用以获取与控制模式信息对应的磁力控制数据;分析磁力控制数据,以得到磁力控制信号,用以控制磁悬浮座舱的悬浮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磁悬浮装置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580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72510.1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干扰自适应主动抑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导向系统的轨道间隙;获取当前导向系统的工作电流;确定所述工作电流的电流变化率;根据所述工作电流和所述电流变化率,通过预设模糊控制规则确定对应的控制器参数;利用所述控制器参数、所述轨道间隙和运行速度,确定计算电流;在当前导向系统施加所述计算电流。本申请通过预设模糊控制规则,选择控制器参数,进而确定导向系统的计算电流,该计算电流的变化范围较大,满足消除涡流效应或外界干扰的影响时对大电流的需求,实现了针对外界干扰的自适应主动抑制。相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磁浮列车导向系统的干扰自适应主动抑制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