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57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283544.7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凝固坯壳厚度预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当连铸坯的钢液在结晶器中自上而下流动时,基于安装于结晶器侧壁上部的光纤测温传感器,实时采集光纤测温数据,其中,钢液流入结晶器中时形成初始凝固坯壳;每隔预设时间,根据预设时间内采集到的光纤测温数据,计算结晶器的纵向热量分布数据,以及基于钢液流动的冲击流速和过热度,计算初始凝固坯壳的凝固延迟度;基于纵向热量分布数据及凝固延迟度,预测预设时间内,结晶器末端出口处流出的初始凝固坯壳厚度;将预测的初始凝固坯壳厚度显示于预设可视化平台,并基于预测的初始凝固坯壳厚度对连铸生产过程进行工艺条件调整。利用了光纤测温器布局紧密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57436.2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7 , G16C60/00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F119/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铸坯热塑性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方法包括:获取训练数据,其中,训练数据包括断面收缩率值以及与断面收缩率值相关的参数值,参数值至少包括实验温度数据;基于训练数据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含有正则化项的损失函数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处理待分析参数值,得到断面收缩率预测值;基于断面收缩率预测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低塑性温度区间,其中,低塑性温度区间为连铸工序中不施加应力的温度区间。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只能在连铸坯生产完成、制样并通过拉伸试验之后得到断面收缩率,导致调整工艺的滞后性以及影响初次生产的连铸坯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3929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0482061.6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20/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是连续铸造工艺方面,提供一种包晶钢凝固枝晶组织相变行为预测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收集所研究包晶钢样的材料物性参数,及各成分的含量比重;2.基于多相场理论建立耦合溶质场、包含δ、γ、L三相且含各向异性的多相场模型;3.根据步骤1获得的各项参数值,求解多相场模型,获得包晶钢凝固枝晶组织相变行为数据,再将数据转化为更为直观的图像形式,实现可视化,预测包晶钢凝固枝晶组织相变行为。本发明可以再现包晶钢凝固过程中基于等轴晶(δ铁素体)的包晶(γ奥氏体)相变过程,为实际包晶钢连铸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量化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139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480852.5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连铸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包晶钢凝固相变应力预测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步骤1.获得所研究包晶钢样的材料物性参数;步骤2.基于金兹堡朗道理论建立耦合多相场,溶质场以及应力场的三场耦合的多相场模型;步骤3.根据步骤1获得的包晶钢样的材料物性参数,完成多相场模型控制方程的求解,得到包晶钢凝固相变过程的应力数据;步骤4.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步骤3获得的数据转换为应力分布云图,预测包晶钢凝固相变过程组织应力分布情况。本发明最终可以得到包晶钢凝固过程中包晶相变行为下微观组织的应力分布,并清楚地再现包晶钢二维切片上的微观组织应力分布云图,可为实际连铸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80826.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B22D11/18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拉速板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评价方法,涉及炼钢‑连铸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的出口形状、出口孔数、出口角度及底部形状等设计参数进行合理化分析,并结合相应的液面波动评价指标,提出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评价方法。本发明在匹配水口与拉速的同时,考虑到水口本身结构与铸坯断面的匹配关系,适用于多钢种多断面连铸坯,其结果更加直观准确。此发明能够预测分析多种连铸坯水口、铸坯断面及连铸工艺的适配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大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4602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2457.0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15 , B22D11/16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圆坯V形偏析的行波线性电磁搅拌器使用方法,涉及炼钢‑连铸技术领域。该方法设定方圆坯连铸机凝固末端设有行波线性电磁搅拌器;然后构建由末端行波线性电磁搅拌器的电磁场计算模型与连铸多相凝固物理模型构成的末端线性电磁搅拌与连铸坯凝固生长的数值模拟预测模型;通过求解电磁场计算模型确定末端线性电磁搅拌的强度;求解连铸多相凝固物理模型获得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安装处等轴晶滑移速度为0m/s的时刻t0值,进而计算得出末端电磁搅拌器的中心距离弯月的距离,由此确定电磁搅拌器的安装位置;最后计算得到凝固末端铸坯的坯壳厚度,从而指导现场生产中消除V形偏析,最大限度改善连铸坯的内部质量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62136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04195.8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2
Abstract: 一种连铸二冷区分节辊式多模式电磁搅拌控流装置,包括两对并列设置的电磁搅拌辊,每对电磁搅拌辊均包括电磁搅拌上辊和下辊,板坯位于两对电磁搅拌辊之间,板坯与上辊和下辊之间均留有间隙;电磁搅拌上辊和电磁搅拌下辊结构相同,均采用分节式辊体结构,辊体节数为四节,每节辊体均包括铁芯和线圈,线圈同轴缠绕在铁芯上,相邻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片,全部线圈均配置有冷却装置。本发明通过通电线圈产恒交变磁场,在钢液中形成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作用在钢液上,促进坯壳内部钢液的流动性,带动热量传输和溶质迁移,实现对等轴晶区的扩大、溶质成分的均匀、疏松缩孔改善、凝固滞后性的改善和减小“白亮带”的生成,提高宽厚板坯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99607.X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PU+GPU异构并行的连铸坯在线温度场预测方法,涉及冶金连铸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辊子、喷嘴在连铸机上的布置位置;记录二冷水表显示的各位置上的冷却水给水量数据;采集实际工况下结晶器热电偶测温数据;收集待生产钢种的成分和物性参数;再在服务器端布置数据库,根据用途在数据库中建立多个数据表,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对应数据表;然后在服务器端对连铸坯的传热凝固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并依托C++/CUDA架构进行CPU+GPU异构并行编程,使传热凝固模型能够在GPU上并行地进行求解;最后在客户端采用B/S结构建立客户端界面,用于实现连铸坯生产工艺参数显示、温度曲线绘制和温度云图绘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429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49572.X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液对流情况下三维枝晶生长的预测方法,方法包括:收集待研究钢材的物性参数和各成分所占比重数据;计算三维相场、溶质场以及流场的控制方程;编写基于三维相场法和LBM法计算的程序代码;将程序计算结果数据写入Tecplot可读文件,由Tecplot软件打开得到钢液对流情况下相场、溶质场以及流场的三维图像,不同计算时间的三维图像组合得到钢液中晶粒竞争生长过程。本发明能够以三维图景的形式再现钢液对流情况下三维枝晶的生长过程,提高钢液对流情况下三维枝晶生长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55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57726.X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凝固糊状区等轴晶组织粘塑性挤压变形的计算方法,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计算等轴晶组织生长模型,提取等轴晶组织生长形貌,建立等轴晶组织几何模型;再对等轴晶组织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等轴晶组织有限元模型;然后对等轴晶组织有限元模型设置Anand粘塑性材料属性,建立表征等轴晶粘塑性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即等轴晶组织粘塑性模型;最后进行等轴晶组织粘塑性模型计算及结果后处理,实现对钢凝固糊状区等轴晶组织粘塑性挤压变形的计算。该方法能够阐明挤压作用下中心等轴晶的粘塑性变形行为,对改善中心疏松和偏析等凝固缺陷,提高凝固组织致密性进而提高铸坯凝固质量奠定关键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