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1366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304195.8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2
Abstract: 一种连铸二冷区分节辊式多模式电磁搅拌控流装置,包括两对并列设置的电磁搅拌辊,每对电磁搅拌辊均包括电磁搅拌上辊和下辊,板坯位于两对电磁搅拌辊之间,板坯与上辊和下辊之间均留有间隙;电磁搅拌上辊和电磁搅拌下辊结构相同,均采用分节式辊体结构,辊体节数为四节,每节辊体均包括铁芯和线圈,线圈同轴缠绕在铁芯上,相邻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片,全部线圈均配置有冷却装置。本发明通过通电线圈产恒交变磁场,在钢液中形成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作用在钢液上,促进坯壳内部钢液的流动性,带动热量传输和溶质迁移,实现对等轴晶区的扩大、溶质成分的均匀、疏松缩孔改善、凝固滞后性的改善和减小“白亮带”的生成,提高宽厚板坯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31173.2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合金钢大方坯结晶器传热设计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对每层结晶器热面节点和铸坯表面节点进行排序;然后根据预先建立的铸坯模型和对应的铸坯信息,确定铸坯表面节点数组的第一层节点的温度和位移信息,并形成铸坯混合数组;其次根据结晶器信息和预设的结晶器倒角角度,基于预先建立的结晶器模型,确定每个与铸坯表面节点对应的结晶器热面节点的实际温度;根据铸坯混合数组分析保护渣的分布状态,并确定保护渣的厚度信息,进而确定每个结晶器热面节点的理论温度;最后,通过计算迭代得到目标气隙厚度和目标气隙位置,并分析结晶器的传热效果。本公开提高了大方坯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9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002550.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8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方坯连铸拉坯方向二冷喷淋状态的数值化方法,涉及钢连铸技术领域。首先读取小方坯连铸机结构参数、连铸工艺参数和喷嘴冷态性能参数,构建单喷嘴的二维喷淋网络,进而根据冷却区水流量、喷嘴数量和喷嘴流量,计算单喷嘴二维喷淋网络内的水流量分布;其次,将喷嘴喷淋网络映射到小方坯表面,并根据所在喷淋区垂直喷嘴的喷淋网络结构,调整映射网络,插值计算倾斜喷嘴映射喷淋网络的水流量分布,将各喷淋区的喷嘴叠加装配到喷淋架上,形成喷淋区多喷嘴二维喷淋网络;然后,处理两相邻喷淋区无夹辊阻挡而产生的水流量分布相互叠加的情形,构建二冷各区小方坯表面的水流密度网络,实现对小方坯连铸拉坯方向二冷喷淋状态的数值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43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011400751.4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B22D11/2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非均匀二次冷却的连铸坯凝固传热计算方法,涉及钢连铸技术领域。首先读取连铸机结构参数与连铸工艺参数,沿拉坯方向按夹辊将连铸凝固传热区划分成多个一级计算单元,其包含辊接触与水喷淋二级子单元,同时将连铸坯横截面切片划分计算网格;其次,根据喷嘴喷淋特性,采用插值方法,计算喷嘴喷淋范围内的水量分布,并将喷嘴装配在连铸坯表面,通过叠加处理获得连铸坯表面水量分布;然后,设置连铸坯切片的初始温度场,按拉速与凝固时间确定连铸坯切片位置,并调用相应的冷却条件,计算边界条件,进而确定凝固传热离散线性方程组的系数与源项,调用线性方程组求解器,求解连铸坯温度场;最后输出连铸坯凝固传热的计算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011354381.5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28 , G01N15/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凝固糊状区枝晶网络渗透率的确定方法,涉及钢铸造与连铸技术领域。首先获取钢种的碳元素含量、物性参数和冷却条件,并设置钢枝晶生长计算域和渗流计算域以及离散计算域所用的网格几何尺寸;然后离散枝晶生长计算域,生成CA胞元,建立钢三维枝晶生长模型,求解钢凝固糊状区枝晶演变过程,进而输出不同凝固时刻的枝晶结构信息;构建钢枝晶网络渗流模型的控制方程,生成渗流模型有限体元;重构钢枝晶网络结构,设置钢液流过枝晶网络的计算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基于Simple算法迭代计算渗流计算域内速度场与压力分布;最后输出枝晶网络内钢液流动信息,确定枝晶网络渗透率;进而确定不同固相率、冷却条件下的钢枝晶网络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52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45612.3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22 , B22D11/115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方圆坯框形偏析的连铸生产方法,涉及炼钢‑连铸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方圆坯连铸机的二冷区扇形段设置二冷区电磁搅拌器,将钢液从方圆坯连铸机的中间包经过浸入式水口流入结晶器;钢液依次经过结晶器、二冷区足辊段、二冷区扇形段、二冷区矫直段进行不断冷却凝固,直至完全凝固;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预测模型,获得CET转变位置与电磁力强度,从而指导现场生产,获得优质连铸坯。能够准确捕捉连铸坯CET转变位置并精准把控电磁搅拌强度,从而在现场生产中消除框形偏析,最大限度的改善板坯的内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52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15373.5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浇过程连铸坯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计算方法,涉及连铸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参考实际的连铸开浇流程,以启动拉坯为界限把计算过程分为出苗阶段和起步阶段两部分。出苗阶段通过实时判断液面位置来不断激活铸坯单元,同时根据铸坯单元在结晶器内的位置选择不同的冷却边界,根据采集到的辊列分布图把辊子设置为刚体,通过控制铸坯的位移边界来实现沿铸流方向行进,同时不断在弯月面位置激活新的铸坯单元,每次模型更新后判断其在铸流中所处的位置进而施加对应的冷却条件,重复此过程直到模型到达连铸机出口,开浇过程全部结束。计算过程中实时提取连铸坯的特征点温度和应力应变状态,追踪凝固末端的位置,获得液固相线沿铸流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016859.2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2D11/115 , B01F33/451
Abstract: 一种方圆坯连铸用行波线性电磁搅拌控流装置,属于炼钢‑连铸技术领域,包括铸坯以及由搅拌器磁轭和搅拌器感应线圈组成电磁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磁轭内壁沿轴向等间距设置有绝缘分隔片,且位于同一平面的绝缘分隔片沿周向等间距设置,搅拌器磁轭内安装有搅拌器感应线圈,且搅拌器感应线圈通过绝缘分隔片固定,所述搅拌器感应线圈内部安装有铸坯。本发明可以产生沿铸坯轴向方的向上或者向下的电磁力,这种类型的电磁力可促使钢液逆自然流动,从而加强热对流,且电磁力作用区间相比传统旋转型电磁搅拌器更深。在行波线性电磁搅拌控流装置作用下钢液的速度更有利于控制,这为连铸操作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度,更有利于生产出优质铸坯。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50071.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9/5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PU并行计算钢液对流下三维多枝晶生长的预测方法,方法包括:收集待研究钢材的物性参数、各成分所占比重数据;计算三维相场、溶质场以及流场的控制方程,建立不同优先生长方向场控制方程;基于GPU多线程并行计算的方式计算各个时间下的所有节点的相场变量、浓度和流体速度数据;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将信息转存到CPU内存中,以可读文件的形式读取相场变量、浓度及流体速度的三维图像,不同计算时间的三维图像组合得到钢液对流情况下三维多枝晶生长过程。本发明能够以三维图景的形式再现钢液对流情况下三维多枝晶生长过程,提高钢液对流情况下三维多枝晶生长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875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63410.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的yolov5x网络模型的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属于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识别技术领域。在连铸坯生产线上采集所需数量的高温连铸坯表面图像;对采集的高温连铸坯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每一幅图像中的缺陷进行标注,获得yolov5x网络模型的训练集;对yolov5x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包括:在yolov5x网络模型中添加GhostBottleneck模块替换掉Bottleneck模块;使用所述训练集对改进的yolov5x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yolov5‑Ghost网络模型;利用所述yolov5‑Ghost网络模型对连铸坯生产线上的高温连铸坯表面缺陷进行实时检测。缩小了模型体积,建立了更加轻量化的yolov5‑Ghost网络模型,提升了检测效率和有效地降低了质检工作运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