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17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410606.4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9/00 , C12N15/70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PSP合酶与GFP融合蛋白检测草甘膦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克隆的草甘膦主要靶点EPSP合酶作为草甘膦的受体蛋白;将受体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进行融合,构建了EPSPS‑GFP这一既含有草甘膦结合部位,又带有荧光标记的新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纯化,将其用于水中的草甘膦检测。本发明通过构建融合蛋白采用荧光光度计检测荧光响应值的变化,建立标准校正曲线,实现对草甘膦除草剂的定性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780064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1126008.1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53 , G01N33/55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移动终端对目标成分进行检测的方法及系统,以及一种对多目标物同时筛查的检测方法。利用移动终端对目标成分检测的方法包括:使用试纸条对目标成分进行检测得到显色的试纸条;将试纸条绕同一圆心等角度排列,得到试纸条排列环;在试纸条排列环上、所述试纸条之外的区域设置有定位标识;使用移动终端对试纸条排列环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图像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根据定位标识对采集图像进行矫正;确定图像中每个试纸条的个性化标志区和结果显示区的位置;分割每个试纸条中个性化标志区和结果显示区的图像;计算结果显示区的显色结果,并获取目标成分的测试结果;输出目标成分的测试结果并在移动终端上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94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21330.8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08F292/00 , C08F226/06 , C08F222/14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展青霉素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可以通过磁分离技术和分子印迹识别技术实现农产品中对展青霉素的专一性识别、高效分离及富集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分离性能,能够实现对展青霉素的特异性吸附。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96144.3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仿生酶抑制原理的农药残留荧光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在分子印迹聚合物上连接催化功能基团或离子,形成催化位点,从而催化特定酯类底物水解,生成荧光产物;采用具有农药共性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模板分子,从而在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形成类似于农药结构的空穴,使印迹聚合物可以特异性地结合该类农药化合物;当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了农药分子之后,与生荧光底物发生竞争作用,使得仿生模拟酶的催化活性下降,即可观察到农药分子抑制了荧光产物的生成;根据农药对反应体系荧光信号的抑制程度,即可定性定量检测农药残留。本发明是一种新的农药残留速测方法,快速简便,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558203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598535.9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荧光分析方法,本发明涉及农药的快速检测。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快速检测方法中小分子天然抗体难以制备的问题。方法:一、制备包覆聚乙二醇及油酸的磁性纳米粒子;二、制备三嗪类农药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三、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信号。本发明用磁性分子印迹仿生材料,替代了一般快速检测方法中常用但难以制备的天然抗体,借助农药分子与荧光探针对磁性印迹的竞争结合,从技术上实现了三嗪类小分子农药的非免疫法快速检测。本发明用于快速检测三嗪类农药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390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397792.7
申请日:2011-12-0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08F220/06 , C08F222/14 , C08J9/26 , B01J13/14 , B01J20/285 , B01J20/30
Abstract: 三嗪类除草剂及其代谢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及应用。解决现有分子印迹聚合物只能特异性吸附一种物质的问题,实现能同时分离富集样品中多种三嗪类农药残留的效能。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将双模板分子和甲基丙烯酸溶于乙腈中,震荡,再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超声处理后充氮除氧后密封,然后在恒温水浴加热后再冷却、研磨、过筛后再洗脱和干燥制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作为固相萃取柱的填充材料的应用。本发明产品特异性强、吸附量高、应用范围广,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对三嗪类除草剂具有较高类特异性分离富集特性,回收率在65%~110%之间,可满足多残留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159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675231.1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印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模板的草甘膦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草甘膦虚拟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增甘磷为模板分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以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以氨水为催化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其中增甘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的用量比为1:4‑8:8‑16。本发明以增甘磷作为虚拟模板分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对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基甲基膦酸同时进行特异性吸附,同时检测草甘膦及其代谢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8738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38832.7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N5/20 , C07K16/44 , G01N33/53 , G01N33/543 , G01N33/532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氯吡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产品、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胶体金试纸条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吡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所述杂交瘤细胞株LBN‑9G9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45170。本发明利用一种能分泌氯吡脲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氯吡脲单克隆抗体,利用本发明的氯吡脲单克隆抗体可以实现氯吡脲的高灵敏度检测,利用获得的氯吡脲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可以制备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并用于食品中氯吡脲残留的检测,应用前景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7459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8260.1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07D417/12 ,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6/44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提供了噻嗪酮半抗原、完全抗原和抗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免疫分析技术领域。国内外有关噻嗪酮半抗原的结构设计和合成,抗体制备与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均都尚处于研究空白。本发明提供的噻嗪酮半抗原可充分暴露噻嗪酮抗原决定簇于宿主动物免疫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完全抗原为由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噻嗪酮完全抗原。本发明制备的完全抗原被用于免疫宿主动物后,能够刺激机体产生高灵敏度的抗血清/抗体,制备得到的抗血清/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噻嗪酮。本发明提供的抗血清/抗体可以用于建立噻嗪酮免疫学分析方法或检测试剂。本发明将为保障我国噻嗪酮在食品及农产品的残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9008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0485256.1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农药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得到的Au‑Ag纳米链复合材料SERS基底,以及利用所述SERS基底检测草甘膦的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基于抑制纳米酶抑制剂为原理,半胱氨酸可以抑制Au‑Pt纳米酶的活性,通过草甘膦络合二价铜离子再络合半胱氨酸,进而减弱半胱氨酸的抑制作用,再通过纳米酶催化TMB显色,用SERS测氧化产物OxTMB的信号从而间接定量草甘膦的含量,检测线性范围为1000ppm~10ppb,LOD值为5ppb。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