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4822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71295.8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南京力骏新能源储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M1/32 , H02M1/14 , H02M1/00 , H02M7/797 , H02J3/32 , G01R31/367 , G01R31/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端口电压状态判别的直挂式储能变流器冗余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协处理器,每相包括相开关(1)和若干子模块(2),子模块(2)通过旁路开关S接入电路,所述子模块(2)包括功率模块和电池组,功率模块包括H桥旁路开关、预充开关组(4)、电容C、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所述电池组包括电池电阻R0和电池;本发明在中压直挂式储能系统若干个功率模块或电池组发生故障时,迅速完成故障状态的判断与定位,旁路故障链节,同时实现健康运行状态与冗余运行状态的无缝切换,避免系统短时停机出现的功率缺额,减小系统因部分链节发生故障而停机带来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5005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13925.4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4 , H04L67/1095 , G05F1/6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容量中压直挂式储能系统去中心化功率控制系统,包括: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区块链、以及设于储能系统各链节单元的区块链P2P网络和原始数据采集装置,所述区块链,用于控制任务的下发与区块链P2P网络的控制;所述原始数据采集装置,用于电池链节单元工作信息的采集;所述区块链P2P网络,用于基于控制任务,对电池链节单元工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储能系统的控制指令,实现储能系统功率控制。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容量中压直挂式储能系统去中心化功率控制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04425.X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种电源组合的电能供应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所述电源组合输出电流信号、电压信号,负荷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步骤(2):进行所述电源组合输出电流信号质量分析;步骤(3):进行所述电源组合输出电压信号质量分析;步骤(4):计算所述电源组合输出功率因数;步骤(5):进行所述电源组合输出功率因数质量分析;步骤(6):调取预测负荷值;步骤(7):根据所述负荷电流信号、所述负荷电压信号计算实际负荷值;步骤(8):进行所述电源组合输出负荷供电质量分析。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种电源组合的电能供应质量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实际的检测出电能供应质量,以便更好好输出高质量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11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27985.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系统快速功率电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直挂式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预先构建的直挂式储能变流器子模块数量优化方程确定下一控制周期直挂式储能变流器的各相子模块的投入数量预测值;基于所述下一控制周期直挂式储能变流器的各相子模块的投入数量预测值调节下一控制周期直挂式储能变流器的各相子模块的投入数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直挂式储能系统的快速功率控制,有力的支撑电网电压、频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69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03942.6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能量路由器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和多种供电单元;所述多种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连接;所述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还与外部负荷连接;所述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用于获取各供电单元的状态信息,并基于所述各供电单元的状态信息和预先设置的供电优先级确定供电单元,还用于对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供电系统向外部负荷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压。本发明提供的供电系统拥有多种供电单元,在电网、新能源和储能不能满足供电要求时,可以持续不间断的给负荷供电,从而避免了新能源和储能的使用限制,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608848.4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储能变流器的无反馈节点同期并网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当碳化硅储能变流器并网点电网侧的电压和频率满足同期并网约束时,读取Adaptive‑flag的计数;计数为1时,执行自适应调节,计数为0时,以更新碳化硅储能变流器的输出电压给定值和频率给定值的方式将Adaptive‑flag的计数更改为1,再进行自适应调节,依据自适应调节结果给出同期并网控制结果以及相应的执行操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高采样频率和高控制精度为基础,通过实时对比碳化硅储能变流器并网点前后电压波动状态,在无需增加辅助接线或更换并网点开关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无反馈节点状况下的碳化硅储能变流器同期并网,极大减小现场施工和改造的工作量,进一步推动储能系统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631466.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关量信号通道扩展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FPGA、数据总线和多个转换模块,FPGA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多个转换模块中的每个转换模块连接;FPGA的I/O管脚包括第一I/O管脚、第二I/O管脚和第三I/O管脚,第二I/O管脚的数量和所述第三I/O管脚的数量与所述转换模块的数量相等;第一I/O管脚用于传输开关量输入信号和开关量输出信号,第二I/O管脚用于指示FPGA输入开关量输入信号或输出开关量输出信号时对应的转换模块导通,第三I/O管脚用于指示通过转换模块的开关量输入信号或开关量输出信号的方向。本申请利用FPGA较少的管脚提供了多个开关量信号通道,并且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整转换模块的个数实现开关量信号通道数量的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1156489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94787.X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暂降治理装置平滑切换及柔性退出方法及装置,当储能变流器从并网模式切换到离网模式运行时,通过控制策略里的电压控制环使储能变流器输出与暂降前负载电压相同的电压,配合晶闸管门极控制信号将市电从电网中切除,完成市电向储能变流器供电的平滑切换;当储能变流器从离网模式切换到并网模式时,通过控制策略里的电压控制环和自动同期控制环,使得储能变流器电压和电网电压实现同步,触发晶闸管导通,缓步控制储能变流器的电流降低到并网时的电流,完成储能变流器与电网线路的转换;当储能变流器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别小于阈值时,储能变流器柔性退出。本发明实现了对敏感负载在暂降前后高质量的电能供应,避免了储能变流器对敏感负载提供很大的冲击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05351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68024.7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的功角稳定性提升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的功角差;根据所述功角差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参考值;根据所述充/放电功率参考值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基于所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控制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针对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的功角稳定特性,分析了储能技术快速消纳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的不平衡功率和提升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可行性,并设计能够提高功角稳定性的储能控制器,最终实现了基于储能技术的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51869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90574.3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储能系统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移动式储能系统的启动电源及启动控制问题,解决现有技术采用UPS电源作为移动式储能系统启动电源可靠性低、续航能力低的问题。移动式储能系统包括:自释放按钮S1、直流接触器KM1、直流接触器KA1、交流接触器KM2、AC/DC开关电源、DC/DC开关电源、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池、BMS管理系统、PCS储能变流器、DSP控制器;本发明通过按钮、接触器,配合软件算法从而替代传统的UPS不间断电源,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情况下同时可有效降低移动式储能系统的集成成本;针对并网和离网两种模式进行启动控制,可有效保障移动式储能系统各种情况下的启动控制及冗余供电,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