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开采方法以及超稠油开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4985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84545.X

    申请日:2017-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 C10G5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稠油开采方法,包括:将用于稀释超稠油的稀释介质注入油井的井底,对超稠油进行稀释降粘;将油井产出的混合液进行蒸馏处理;将蒸馏处理过程中抽提出的稀释介质回掺至油井进行稠油井筒降粘开采,并将抽提稀释介质后的稠油进行热裂化改质后外输。该超稠油油气开采方法以及系统通过将稀释介质循环注入超稠油的油井中,然后将稀释介质与超稠油的混合液再次开采出来,并对混合液进行分离以及分类处理,实现在实现超稠油开采的同时,实现了对稀释介质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深层超稠油的井筒降粘开采。该超稠油油气开采方法能够满足对超稠油的举升和输送一体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稠油油气开采系统。

    一种表征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598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257588.7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征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油水两相流体的特定温度和压力条件进行划分,以得到不同的子温度和压力条件;步骤2、在同一子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同时以油水两相流体的流速和持水率作为自变量对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进行测量,以得到油水两相流体在不同流速和不同持水率条件下对应的流动型态;步骤3、在同一子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绘制用于表征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的流速-持水率的图版,以确定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边界。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直观而准确地表征出不同条件下油水两相流动型态,为研究油水两相流体的两相流动规律奠定基础,以改善油液在垂直井筒中发生举升困难或停产的情况。

    一种表征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598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0257588.7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征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油水两相流体的特定温度和压力条件进行划分,以得到不同的子温度和压力条件;步骤2、在同一子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同时以油水两相流体的流速和持水率作为自变量对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进行测量,以得到油水两相流体在不同流速和不同持水率条件下对应的流动型态;步骤3、在同一子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绘制用于表征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的流速‑持水率的图版,以确定油水两相流体的流动型态边界。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直观而准确地表征出不同条件下油水两相流动型态,为研究油水两相流体的两相流动规律奠定基础,以改善油液在垂直井筒中发生举升困难或停产的情况。

    超稠油开采方法以及超稠油开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4985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1284545.X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稠油开采方法,包括:将用于稀释超稠油的稀释介质注入油井的井底,对超稠油进行稀释降粘;将油井产出的混合液进行蒸馏处理;将蒸馏处理过程中抽提出的稀释介质回掺至油井进行稠油井筒降粘开采,并将抽提稀释介质后的稠油进行热裂化改质后外输。该超稠油油气开采方法以及系统通过将稀释介质循环注入超稠油的油井中,然后将稀释介质与超稠油的混合液再次开采出来,并对混合液进行分离以及分类处理,实现在实现超稠油开采的同时,实现了对稀释介质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深层超稠油的井筒降粘开采。该超稠油油气开采方法能够满足对超稠油的举升和输送一体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稠油油气开采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