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63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152101.5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底水油藏堵疏增效体系及增效方法,所述堵疏增效体系,按质量分数计,由35‑40%弱冻胶、10‑20%强冻胶、3‑10%二氧化碳和15‑35%地层水组成。所述堵疏增效方法,利用上述的大底水油藏堵疏复合增效体系进行堵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注入前置段塞;(2)注入二氧化碳段塞;(3)注入中疏水段塞;(4)注入弱冻胶段塞;(5)注入强冻胶段塞;(6)注入中质油段塞和(7)注入顶替液段塞。本发明通过优化堵水剂深部封堵底水通道,二氧化碳疏导体系疏通低渗段难以启动的剩余油,增加了堵水单井增油量和堵水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40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10099531.6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33/138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缝洞型油藏调流技术的颗粒注入量确定方法,包括:对待研究油藏区域进行注水作业,确定水驱路径、调流剂颗粒放置位置、井底各裂缝通道的分流量和每条裂缝通道的裂缝基本信息;根据各裂缝通道的分流量和裂缝基本信息,基于水驱路径和放置位置,对调流剂颗粒在待研究油藏区域的运动及堆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调流剂颗粒在各放置位置形成的成型体的总体积;根据当前总体积,由调流剂注入速度确定颗粒注入量。本发明克服了注入量不够造成的无效,同时避免了注入量太多造成全部堵死的现象,使得油井增油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11305644.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中的调剖堵水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高盐底水油藏的二元复合控水工艺。该工艺包括:依次向地层注入前置保护液体系、弱堵体系、过渡体系、强堵体系和顶替体系;所述弱堵体系按注入的先后顺序包括第一氮气段塞、起泡液体系1段塞和第二氮气段塞;所述过渡体系为起泡液体系2段塞;所述强堵体系为耐高温凝胶段塞;所述顶替体系按注入的先后顺序包括聚合物溶液段塞和清水段塞。该工艺解决了单纯化学堵水技术应用于高温高盐底水油藏时经济适应性和技术适应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47426.1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调流剂封堵岩板模型及强度测试方法,所述岩板模型包括上岩板、下岩板,上岩板和下岩板均通过3D打印方式制得,上岩板和下岩板之间设置裂缝;上岩板下表面的两侧设置上支撑板,下岩板上表面的两侧设置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抵接使得上岩板和下岩板围合形成裂缝。本发明利用三维扫描劈裂酸蚀后的岩板裂缝面得到天然岩石裂缝面的扫描图像,后对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重构,3D打印的酸蚀裂缝面,还原度高,更符合实际,实验数据更准确有效;实验后打开岩板可直观观察调流剂颗粒分布特征,对于封堵机理的研究十分有利;实验结论更可靠,具有更高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0177375.5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吞吐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填砂管模拟的岩心驱替装置模拟地层环境,进行表面活性剂吞吐物理模拟,确定吞吐工艺的最优施工参数;S2)根据数值模拟确定间歇排液周期和焖井时长;S3)根据生产压力梯度和和注采比、地层渗透率,设计活性水的中注入速度和注入量;S4)向待增效油井的地层中循环进行依次为注入活性水、焖井、采油组成的吞吐周期。本发明提供的表面活剂性吞吐工艺通过单井注表面活性剂吞吐采油技术,当油层的压力很低时,向油层中注活性水,使得地层压力能够升高,接着焖井,过一段时间重新开井生产,提高低效油井的增油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11515.0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C07C215/40 , C07C213/04 , C09K8/584 ,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imgabs0#所述化合物由3‑氨基‑1,2‑丙二醇、环氧氯丙烷和三乙胺反应得到。所述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稳定,提高采油效率效果明显。在动态驱油模拟实验中,化合物粗品浓度为1000mg·L‑1的水溶液的驱油效率达51.22%,而等体积的水驱的驱油效率为41.68%,可见所述化合物提升驱油效率的效果明显,驱油性能优良;所述制备化合物的方法采用水作溶剂,不需要有机溶剂洗涤,降低了对地层的污染,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1015489.1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包括1)根据井组生产曲线明确注水水窜类型;2)采用地震剖面确定储集体连通方式及剩余油分布;3)确定裂缝缩缝位置;4)采用3D打印技术建立模型,确定段塞设计及颗粒用量。5)将颗粒注入至缩缝位置。采用本发明的提高缝洞型油藏波及范围的缩缝分流方法2016‑2018年累计实施20井组,有效率80%,累计增油4.3万吨,效果显著,能够解决缝洞型油藏注水存在的注水波及低、效率低等难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3680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1479452.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G01N3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与数模相结合的原油沥青质析出研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高温高压沥青质析出物理实验,设计多级过滤装置,模拟原油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沥青质析出情况,既得到沥青质总的析出量,同时得到沥青质的粒径分布规律;通过CMG数值模型模拟地下原油组分,利用相平衡预测沥青质的析出规律;利用高温高压沥青质析出物理实验结果,对CMG模型进行校核和修正,得到准确完整的沥青质析出规律。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更为精准可靠、符合现场实际的沥青质析出规律的研究方法,为原油沥青质含量高的油田预测沥青质析出结果,进而合理指导现场生产,避免和减少沥青质析出问题带来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9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011251569.7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33/128 , E21B3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隔器,其包括中空芯轴、套设在芯轴上的固定套、活动套及胶筒总成。在芯轴上设有径向通道,在固定套上设有导流通道,在固定套、活动套和芯轴三者之间设有环形腔,该环形腔内还设有环式活塞和弹性构件。本发明的封隔器的改进包括但不限于在原有封隔器的结构上增设泄压阀,其设在固定套上并位于导流通道内,既能在打开时敞开泄压口又能在关闭时封闭泄压口,该泄压阀可以协助径向通道一起释放导流通道和环形腔内的流体,促进导流通道和环形腔内流体通过二者快速排出,保证环式活塞能从下游位置快速返回到上游位置,活动套也能从下游工位快速返回上游工位,降低封隔器的解封时间,提高该封隔器所在油井的采油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7410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009852.2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拉杆式防气防砂抽油泵,包括:泵上接头,泵筒,其上端连接泵上接头;柱塞,其连接在泵筒内;柱塞拉杆,其穿过柱塞内腔且中部设有连接柱塞的柱塞限位机构,下部连接有密封环;和固定凡尔,其连接在泵筒的下端;且所述柱塞拉杆构造成:所述柱塞拉杆上的密封环与柱塞配合密封完成上冲程吸油,所述柱塞限位机构配合柱塞推动柱塞下行强制排液。该抽油泵采用强制启闭的柱塞开启通道,提高泵效,扩大抽油泵的适应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