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32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0603.1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与红外热成像融合的危岩体轨迹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时间段的危岩区域的红外热成像视频和可见光视频,基于红外热成像视频和可见光视频得到融合视频;将融合视频输入训练好的危岩体崩滑识别模型,基于融合视频中的当前图像帧及前一图像帧确定当前图像帧对应的落石位置数据,基于当前图像帧得到第一特征向量,对第一特征向量进行嵌入操作得到嵌入向量,将嵌入向量输入下采样模块得到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图像特征向量,将当前图像帧对应的图像特征向量及落石位置数据输入至上采样模块预测得到下一图像帧对应的落石位置数据。该方法可精确的识别落石及可提高落石轨迹的预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89210.0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容原理的预应力管桩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检测预应力管桩每次锤击时的贯入度的问题。所述预应力管桩监测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支撑杆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伸缩部沿第一方向伸缩,固定部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第一传感组件,与伸缩部连接;悬吊组件与伸缩部连接,且位于第一传感组件沿第一方向背离支撑平台的一侧;至少部分的悬吊组件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悬吊组件包括升降部,升降部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第二传感组件与升降部连接,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能够准确检测预应力管桩每次锤击时的贯入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4159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010121111.3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湿陷变形模量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圆管和测量腔;圆管的周面上设置有凹槽作为注水舱,注水舱通过圆管管道内部的注水舱进水管与水源连接,注水舱顶部密封设置有透水板;测量腔采用弹性膜内部中空密封制成,形状为管状,嵌套固定在圆管的周面上,测量腔内壁通过圆管管道内部的测量腔进水管连接有水源和水压控制器,测量腔内壁连接圆管管道内部的测量腔排气管,圆管竖直放置时,测量腔排气管自由端高度高于测量腔的设置高度,且测量腔排气管自由端设置有排气阀。实现黄土地层内部不同深度实现变形模量的测定,有效解决了现场浸水载荷只能测量浅部黄土湿陷变形模量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23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0113325.6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填挖方段道路边沟至坡脚区降雨防渗结构,所述防渗结构包括依次设于坡脚区原位土上方的竖向防渗灰土层、土工膜、填土层与植生层,所述坡脚区靠近边沟的一侧纵向设有多个相邻分布的C型预制混凝土块,所述C型预制混凝土块的顶面高于所述植生层的顶面,所述C型预制混凝土块内填充有预制透水混凝土,用于防止降雨导致的路基土体软化,进而诱发路面的沉降、不均匀沉降和裂缝与填挖方段路肩挡墙的倾斜和开裂等诸多病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783510.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分级方法包括:获取岩体升温过程中的温度云图;确定升温过程中岩石的平均吸热系数,基于岩石的平均吸热系数,确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基于岩体三维点云模型,获取结构面几何信息;获取岩体三维点云模型中预设数量的岩体均质区的体积节理数的平均值,确定完整性指数;基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完整性指数,确定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基于温度云图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确定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确定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基于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确定岩体质量分级结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分级方法,可实现岩体质量的无损、灵活、便捷、快速分级,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11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811305325.5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渗透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缸体、高压气泵、液体输送泵和真空泵,缸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岩石样品的橡胶圈,橡胶圈将缸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上腔和下腔,高压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三通阀,三通阀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输气管与上腔连通,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连接有储液囊,储液囊内储放有渗透液,储液囊通过输液管与上腔连通,下腔内固定有用于收集渗透液的集料斗,集料斗的出口通过进液管与液体输送泵的进口连接,液体输送泵的出口通过出液管与储液囊连通,真空泵通过吸气管与下腔连通;优点是试验效果好且测试时间较短。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0869384.X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21B23/10 , E21B23/01 , E21B15/00 , E21B19/083 , E21B49/00 , G01N3/00 , G01N3/08 , G01N19/04 ,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岩体软弱界面力学参数的钻孔内检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固定座;两个夹爪气缸,各夹爪气缸均固定在固定座上,各夹爪气缸包括气缸和多个夹爪,多个夹爪沿气缸的缸体外周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多个夹爪的外部,且多个支撑杆分别与多个夹爪固定连接;探杆装置,设置在固定座上,包括探杆、阻力检测部件和扭矩检测部件,阻力检测部件和扭矩检测部件均设置在探杆上;角度驱动部件,设置在固定座上,其输出端与探杆装置连接;深度驱动部件,设置在固定座上,其输出端与探杆装置连接;旋转驱动部件,设置在固定座上,其输出端与所述探杆装置连接。该装置降低了测试成本、缩短测试周期、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55307.5
申请日:2024-01-15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16/906 , G06F16/901 , G06F18/2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围岩片帮灾害动态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区域的样本数据集;将样本数据集输入片帮灾害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结果;片帮灾害模型的构建方法为:构建片帮案例数据库;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对片帮案例数据库进行等级划分,得到片帮等级数据库;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基尼系数构建输入参数数据库;根据输入参数数据库和片帮等级数据库构建模型数据库;根据模型数据库构建初始模型;基于五折交叉检验法,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得到片帮预测模型;利用片帮预测模型对待预测地区进行片帮灾害预测,得到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对片帮案例数据库进行扩充以优化片帮预测模型。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片帮灾害预测准确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11506.4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兰恒星 , 孙巍锋 , 兰明润 , 晏长根 , 包含 , 刘鑫 , 董忠红 , 祝艳波 , 张贝 , 刘世杰 , 田朝阳 , 梁秦源 , 王小婵 , 李洲辰 , 任轩承 , 杜钰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与地层模型的综合测试试验装置,包括地基土、混凝土层、地层观察坑、观察坑内钢管框架、三角形钢管框架、垫板、坦克轮、吊机框架、排水沟、边坡侧面钢管框架、边坡厚度控制框架、横向固定钢管、吊机移动导轨、吊机、吊钩、边坡模型、高密度电法探针、高密度电法仪、地层模型、遥控一、遥控二与电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边坡与地层模型的综合测试试验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边坡与地层模型的综合测试试验装置,能够同时以高密度电法与孔内测试方法开展边坡与地层岩土体的原位性质测试研究,解决了目前模型试验装置将边坡与地层模型的厚度固定到特定值,不能同时开展边坡与地层的模型试验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47106.3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管径黄土地质信息原位探测环境自适应视觉系统及方法,包括图像采集模块、聚焦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光源、相机和光源控制器,光源的轴心与相机的成像光轴同轴心;聚焦模块包括直线移动机构和旋转机构;图像处理模块包括测光模块、调光模块、图像清晰度评价模块和聚焦搜索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指令信息并向下位机发送反馈信息,根据指令信息控制聚焦模块调节所述相机物距或者调节所述光源控制器。本发明的自适应视觉系统采用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聚焦和自动调光方法,使视觉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精度,可实现对黄土孔壁较高质量的图像采集,环境适应性更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