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0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04829.1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长沙迪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3 , G06Q50/02 , G06K1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然崩落法矿山铲运机作业计量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铲运机的作业计量参数;接收各个铲运机上的读卡器采集的标签数据,标签数据包括:表征身份标签的第一标识、识别身份标签的采集时间和表征铲运机的第二标识;基于接收的标签数据的第二标识,划分属于同一铲运机的标签数据集合;基于标签数据集合、最小卸矿作业时长和滑动窗口大小M,生成目标铲运机的卸矿作业数据;其中,目标铲运机为在自然崩落法矿山中作业的任意铲运机,M为设定的自然数。如此,可以实现自然崩落法矿山中各铲运机的卸矿作业数据的自动化计量,省去了人工统计耗时费力的麻烦,提升了矿山生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25185.0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美光 , 冯兴隆 , 褚力新 , 章旭福 , 余浔 , 田小松 , 雷存友 , 梁泽跃 , 冯裕果 , 张军 , 邓春虎 , 游乐明 , 蒋丛国 , 郭潇文 , 赵澳 , 张波 , 杨斌
IPC: B03B9/00 , B03D1/00 , B03D1/018 , B03D103/02 , B03D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钼混合精矿分离浮选技术,属于铜钼混合精矿浮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筛分除杂、稀释洗涤、浓密、添加药剂和分离浮选五个主要步骤,通过对铜钼混合精矿包括筛分除杂、稀释强力搅拌洗涤、浓密脱药,提高矿物表面活性;然后在铜钼分离浮选过程中使用特定的混合抑制剂,不需再磨擦洗脱药,就可实现对铜钼矿物的有效分离,简化铜钼浮选流程,降低药剂消耗,提高钼回收率和钼精矿品位,本发明相对于现有再磨擦洗工艺,简化工艺流程,降低钢耗和生产成本,钼回收率提高1.8%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03731.4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限强度的岩石三轴强度准则构建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岩石破坏时偏应力(σ1‑σ3)与围压σ3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σ1‑σ3曲线的极限强度p与σ1‑σ3曲线的差值随围压σ3的增加而非线性减小,考虑所述差值构成的差值曲线具有两个端点,确定q的边界;对于不同类型的岩石,q的下降趋势是不同的,为保证量纲的一致性,设q为σ3和σci的非线性函数;将q为σ3和σci的函数关系代入差值关系中,构建σ1、p、σci以及σ3的关系式,即第一岩石三轴强度准则。基于综合数据库,本发明实施例建立了无需三轴试验数据即可进行岩石强度估算的简化准则,即第二岩石三轴强度准则。
-
公开(公告)号:CN1172355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55874.7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18/213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理粗糙度预测方法与节理粗糙度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其中,节理粗糙度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包括:获取m个初始训练样本,每个初始训练样本包括n个粗糙度参数指标和粗糙度标签;对m个初始训练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k个主成分特征向量;基于k个主成分特征向量处理m个初始训练样本,得到m个目标训练样本;使用m个目标训练样本训练预先建立的初始机器学习模型,得到节理粗糙度预测模型。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不同节理的粗糙度系数的预测有着较高的精度和较广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10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12511.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3B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低品高泥铜钼矿铜回收率的方法,属于选矿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铜钼混选和铜钼分离流程,其中铜钼混选采用两粗两精三扫+粗精矿再磨流程,并在第二次粗选时使用硫化矿强捕收剂丁基黄药,通过浮选流程的选择,配合各工艺步骤药剂的选用及用量控制,有效解决了浮选过程中因目的矿物解离度不足和部分可浮性差的目的矿物的回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对低品位高含泥铜钼矿浮选后可取得较高的铜回收率和铜精矿品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614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78733.2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山水文立体化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采集水文气象数据、排水沟流量数据、水位数据、涌水点渗压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校核和筛除的数据校核模块、用于将经校核和筛除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的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校核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校核模块的输出端与服务器无线连接;实现了钻孔水位、井巷涌水量、地表截水沟内和巷道排水沟流量自动化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可以掌握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与大气降水关系,最大程度减少由水文地质条件剧烈变化带来的地质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6175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67231.0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北矿化学科技(沧州)有限公司 ,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3D1/012 , B03D101/02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捕收剂包括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丙腈酯、甲基异丁基甲醇、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柴油的组合。通过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丙腈酯、甲基异丁基甲醇、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柴油复配,所述捕收剂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分散性和流动性;对铜钼矿物的选择性好、捕收能力强,能够获得高品位和较高回收率的铜钼精矿,选矿过程中用量较少即能达到较好的浮选效果。同时,所述捕收剂的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71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02232.5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长沙迪迈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C4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然崩落法长期放矿计划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根据预设放矿区域的地形和地质特征建立所述预设放矿区域的放矿模型,并获取所述放矿模型中的每一放矿体中的每一放矿分层的品位;S2:根据所述品位,计算所述预设放矿区域内的最佳放矿高度;S3:根据所述最佳放矿高度,筛选出在菱形约束、固定顺序和无菱形约束的放矿顺序下,所述预设放矿区域能实现的净现值最大的放矿顺序;所述放矿模型包括至少一个放矿体,每一所述放矿体分为多个放矿分层。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放矿高度和放矿顺序对放矿区域可以实现的净现值的影响,做出了净现值达到最大值的长期放矿计划,实现了经济、高效的放矿计划的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221221519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23244412.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安科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应力监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向截止三通阀及矿用应力计,其中矿用应力计包括单向截止三通阀、导压管、油囊、压力传感器,所述单向截止三通阀包括阀体、阀芯、弹簧,所述阀体的第一端为注液端,所述阀体内腔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为第一内腔,其余部分为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所述阀芯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二内腔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阀体上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端,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油囊的导压管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部。本实用新型矿用应力计能够避免人为泄压导致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13956138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415508.1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崩落法拉底巷道过断层的爆破孔结构,包括呈扇形排布的第一排炮孔组、第二排炮孔组和第三排炮孔组;其中,第一排炮孔组、第二排炮孔组和第三排炮孔组设置在拉底巷道上方,且从断层与拉底巷道的交汇处开始,沿拉底巷道的纵向逐排平行设置;第二排炮孔组中的炮孔与第一排炮孔组中的炮孔交叉布置,形成交叉布置的炮孔结构;炮孔的孔深处于6.30m~12.50m之间,倾角分布于44°~132°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爆破孔结构通过扇形中深孔交叉布置工艺,有效避免了断层裂隙导致的应力波的衰减或传播方向的改变,通过揭露岩体更多的自由面,避免“岩墙”、“岩柱”的不断扩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