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564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48579.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件测量数据的刀具状态监测及预警方法和系统,根据刀具磨损或破损引起的加工误差向量具有明显规律的特点,本发明建立刀具使用率与零件加工误差向量的映射模型,即刀具使用率监测模型,通过刀具使用率表征刀具状态,通过该模型,可以实现依据零件加工误差向量,监测刀具状态,通过设定刀具更换预警阈值,即当刀具使用率大于或等于预警阈值时,刀具可能发生了较严重的磨损或破损,则发出预警,从而实现对刀具状态进行精确、高效的自动监测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281727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592795.1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惯量的机床加减速时间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解析加工的G代码,识别出G代码中非切削区间和切削区间;利用初始加减速时间参数,对首个工件进行加工,并获取加工过程中的状态数据,以辨识得到每行G代码对应的初始负载惯量;基于所述初始负载惯量和机床运动控制策略,调整每行G代码对应的加减速时间参数,得到第一次优化后的加减速时间参数表;利用所述第一次优化后的加减速时间参数表,对下一个工件进行加工,得到第二次优化后的加减速时间参数表;直至加工完最后一个工件。如此,本发明能对数控系统加减速时间参数快速优化,最大程度实现数控系统加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171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889069.X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3Q3/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具自动化取存装置,主要涉及刀具自动化取存领域。包括刀具取用装置和刀具存放装置;所述刀具存放装置用于存放带有刀具的刀柄;所述刀具取用装置由若干个取刀架组成;所述取刀架包括架体和取刀装置;所述架体末端设有装置腔;所述取刀装置设置在装置腔处;所述取刀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从动弹簧和两个夹爪;所述刀具存放装置包括刀架底板、刀架背板、套有复位弹簧的导柱和刀柄限位弹簧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更好地利用横向空间,解决部分场景,因纵向空间不足而无法使用自动取刀机构的情况。刀架取刀更加轻松,并且由于采用组装结构设计,后期使用维护过程中,可单独更换磨损部件,维护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96704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42243.2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标定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标定方法包括步骤:S101、分别获取机器人在n个采样点的实际位置和理论位置;S102、通过实际位置和理论位置做差处理,得到机器人在n个采样点的误差值;S103、以机器人的理论位置为输入层,以该理论位置对应的误差值为输出层,通过采用最优剪枝极限学习机模型对隐藏层进行训练,建立误差模型;S104、将机器人所要到的目标位置输入误差模型中,计算目标位置的偏差值;S105、将机器人所要到的目标位置与该位置对应的补偿值进行叠加,得到机器人的期望目标位置;本发明不需要修改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运动参数,减少对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程度,降低企业的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80672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963788.9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1 ,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误差场特征点的数控机床空间误差预测方法,包括步骤:a.测量机床三个运动轴误差及垂直度误差,获取三轴误差数据项;b.根据三轴误差数据计算机床误差场特征点空间三项误差,并存储在数控系统中;c.根据立方体8个顶点特征点误差数据预测机床空间非特征点误差补偿值。其通过测量机床三个运动轴误差及垂直度度误差数据,根据这些三轴误差数据计算获得机床空间特征点三项误差,然后根据立方体8个顶点特征点误差数据来预测位于该立方体中的非特征点任意位置的误差。该方法将具有测量数据量少、运算量小、补偿实时性高、精度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27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10778346.2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信号采集卡,多源信号采集卡集成处理器、第一通信接口组件、第二通信接口组件、各FPGA采集模块以及各信号切换电路;集成处理器通过第一通信接口组件分别连接各FPGA采集模块;FPGA采集模块通过信号切换电路连接传感器;集成处理器通过第二通信接口组件连接扩展设备;集成处理器在FPGA采集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接口组件时,导通第二通信接口组件相应的接口;集成处理器在扩展设备连接第二通信接口组件时,导通第二通信接口组件相应的接口。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源信号采集卡对多个信号源进行采集时,能够自适应切换采集信号通道,避免了采样数据失真,且具有高扩展性,提高了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90880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0377489.2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切削刀具磨损状态实时监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实时采集数控机床加工时的传感器信号,并进行信号预处理;根据加工使用刀具的不同将加工过程划分为多个工作子区间,分别提取数控机床每一把刀具加工时对应的信号数据;分别计算数控机床每一把刀具加工期间信号的近似熵值;分别将每一把刀具计算的近似熵值与预设的阀值比较,判断刀具磨损状态。本发明具有无需测量装置、无需搭建实验平台的优点,且预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同时不需要拆装刀具,不影响数控机床正常加工,可实现数控机床刀具磨损状态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02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10099206.2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床一维最佳温度测点的确定方法。首先在测量轴上沿轴线方向布置若干个温度测点,开动机床,使机床主轴高速转动,等机床温度达到热平衡后,停机降温,以上过程中分别对测量轴各个温度测点进行温度采样,并分别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镜像曲线,选取温度上升与下降过程中温度均随时间呈近似线性变化的温度测点,并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其升温与降温线性方程,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效果的显著性检验其是否满足线性关系,从而确定该温度测量点是否为机床一维最佳温度测量点。本发明在机床主轴热误差建模时,只需要在主轴上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测点,用该温度测点建立的误差补偿模型,应用方便,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5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10829364.4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件加工尺寸评测方法,包括:同时运行第一G代码和第二G代码,以通过第二G代码获取第一G代码针对待评测的零件要素的加工过程数据,所述第一G代码用于控制刀具对零件进行加工,所述第二G代码用于将第一G代码针对所述零件的待评测的零件要素的加工过程数据与所述待评测的零件要素的信息相关联;根据所获取的加工过程数据计算待评测的零件要素的实际加工尺寸;以及将所计算的待评测的零件要素的实际加工尺寸与零件加工要求中针对待评测的零件要素所规定的标准尺寸进行比较,以确定评测结果,所述评测结果指示所述零件的待评测的零件要素是否满足零件加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0423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762246.7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空间网格补偿方式的数控机床空间误差建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机床类型,基于多体系统理论,运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三轴数控机床空间误差的通用模型;第二步,对模型中的21项几何误差元素,采用激光干涉仪进行测量,并建模;第三步,对数控机床空间误差进行补偿。本发明的建模方法综合了静态几何误差和动态热误差建模方法,将综合模型表达式组合分离为独立的位置影响项和温度影响项,位置误差影响项采取空间网格补偿列表形式,温度误差影响项采取实时采集的形式,由此实现综合补偿。因此,本发明中的建模方法较为科学有效,具有易于补偿、应用方便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