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3086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79997.0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236 , A61K47/44 , A61P29/00 , A61K31/192
Abstract: 现有技术中中药挥发油丁香油对布洛芬无透皮促渗效果,吴茱萸油、防风油有透皮促渗效果但本身不具显著镇痛抗炎活性,故目前外用制剂仍用氮酮类作为布洛芬的透皮促渗剂。由此,本发明提供经皮给药具有镇痛抗炎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其由川芎油1~80份、布洛芬1~10份(重量)制成。同时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外用制剂,优选为凝胶剂、乳膏剂,最优选为凝胶剂。最后提供上述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经实验研究首次发现川芎油对布洛芬具有显著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并且基于川芎油自身的镇痛抗炎活性和透皮吸收效果,能够与布洛芬发挥镇痛抗炎的协同作用,这是常用促渗剂所不具备的;同时川芎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安全性明显优于常用促渗剂氮酮。
-
公开(公告)号:CN10327110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234559.6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的香樟果实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乙醚提取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方法,制备得到具有强抗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的香樟果实提取物。本发明充分利用樟树资源,变费为宝,通过对香樟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实验筛选,去粗存精,制备得到具有强抗作物真菌活性的香樟果实的提取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香樟果实的提取物活性成分清楚含量高,抗作物真菌活性强,抗菌谱较广,并且安全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效应,有望开发成为新的生物农药。
-
公开(公告)号:CN10469809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08084.8
申请日:2015-01-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选择性剔除技术的中药效应物质辨识方法,该方法选取中药材,经提取得到提取物,利用制备液相色谱剔除中药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以中药材功效作为相关评价指标,然后分别对剔除的主要成分和剔除主要成分后的样品进行多指标效应评价,分析得出中药材主要效应成分对中药材功效的贡献度,并对不同效应成分进行主次区分与排序,以达到对中药效应物质基础的定量评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从中药整体作用特点出发,可阐明红花等中药材的效应物质基础,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工艺设计合理,为评价红花等中药材的活性物质基础和活性物质作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可为红花等中药材在中药复方配伍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371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566231.X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液相色谱的分离技术,借助一测多评方法,计算校正因子,对黄蜀葵花中的7个黄酮成分含量进行计算。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可解决因对照品缺乏而无法客观合理地控制药材及其制剂质量的问题,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52387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50558.1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25 , A61P25/28 , A23L1/30 , A61K31/7076 , A61K31/7072 , A61K31/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725 , A23V2002/00 , A61K31/7072 , A61K31/7076 , A61K31/708 , A23V2200/30 , A23V225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枣活性提取物及其在制备辅助改善记忆功能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耦合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大枣精制提取物,较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分离效率更高,且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含量高,生物活性强,安全性高。小鼠避暗实验结果显示,精制大枣核苷提取物可显著延长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降低小组进入暗室的错误次数;小鼠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精制大枣核苷提取物可显著缩短小鼠到达终点的时间。表明精制大枣核苷提取物具有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功效。因此,大枣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安全有效,用于辅助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药物或保健品,同时也为大枣的深加工产业化开发提供了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20929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44395.4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流清洗漂烫机,它包括物料传送系统,依次安装在物料传送系统上方的循环水射流冲刷系统、清水射流冲净系统、空气吹扫脱水系统和蒸汽射流漂烫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射流清洗漂烫机,结构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清洗过程中,对药材无损伤、洗净度高、清洗量大、工作强度低、可连续生产、节能、环保,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4107439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63961.9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刺激性评价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将中药原液或提取液,皮下注射到实验动物的足趾,以动物的提足次数反应药物刺激所导致的疼痛,以肿胀度反应药物刺激所引导的炎症,结合疼痛和炎症,综合评价药物的刺激性。经过对蟾酥、斑蝥、华蟾素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等2种生药和2种注射液的检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评价药物刺激性的强弱。方法具有灵敏、直观、简便、快捷的优势,可广泛用于各种中药刺激性的评价和检验。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130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225865.9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注射液致敏性的检测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将中药注射液制剂经1至3KD超滤富集制备致敏性的大分子部位,然后将大分子部位加入到单个核细胞(PBMC)溶液中,共培养1至3天,然后采用优选的台盼蓝或荧光染料染色活细胞数目,以计算、评价中药注射液的致敏性强度。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和灵敏的优势,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中药注射液致敏性、刺激性的评价和检验,可为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49602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79642.X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爆解纤自胶结黄蜀葵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它包括黄蜀葵根、茎纤维的解离,板坯成型和无胶轻质纤维板的胶合。本发明提供的蒸爆解纤自胶结黄蜀葵纤维板的制备方法,工艺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根据黄蜀葵的根、茎、叶的理化性质,通过大量实验优选出两段式蒸汽爆碎处理工艺和封闭喷蒸热压工艺,整个制备工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备得到的黄蜀葵纤维板绿色环保,实用性强,可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高档板材的需求,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73127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83216.7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C47/46 , C07C47/445 , C07C45/78 , A61K31/11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西松烷型二萜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西松烷型二萜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胃癌、结肠癌、肝癌或肾癌等均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且经过毒性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西松烷型二萜化合物毒性较低,可望开发成新的抗肿瘤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