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69572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319485.6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长期演进系统中一种基于负载的自动邻区关系优化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两个阶段,阶段一为ANR初始建立的优化,即当基站中不存在邻区列表时,阶段二为ANR维护阶段的优化,即当基站中存在邻区列表时;长期演进系统蜂窝小区的基站设备通过X2接口等交互负载状态信息,并根据蜂窝小区自身的负载状况信息和相邻小区的负载状况信息,以及移动用户终端上报的本小区及周边邻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息,在邻区配置和管理模块中,对邻区优先级进行优化,从而维持相邻小区之间的负载均衡,减少不必要的切换,保障系统各小区的通信质量。对实时性或数据同步性的要求不是很高,允许较大的有效时间窗。
-
公开(公告)号:CN11464094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194126.1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可用性的车路协同多域多源资源管理方法、介质和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路侧单元获取对应管理区域的道路环境信息,并划分得到多个管理子区域,以及计算每个管理子区域对应的静态环境复杂度;路侧单元获取车辆感知数据和每一车辆所对应的位置信息;计算动态环境复杂度,并根据静态环境复杂度和动态环境复杂度计算交通复杂度;计算每个管理子区域对应的车辆感知数据的预计处理完毕时间,并计算管理区域对应的信息可用值;通过优化算法对信息可用值进行优化,以根据最优信息可用值确定每个子区域所对应的资源分配比例。从而实现对数据处理资源的动态分配,提高数据处理资源的利用率,保障车联网应用的有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936846.0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无线接入网智能控制器的移动切换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与移动通信。获取CM、PM数据输入离线数据存储模块,若切换成功率小于设定阈值,将移动切换相关KPI数据输入近实时RIC的异常检测分析模块;提取导致移动切换问题的特征,筛选异常KPI原始数据输入非实时RIC模块,结合网络配置管理数据移动切换参数优化模型训练,下发至近实时RIC,设定时间内存在移动切换问题的小区对出现问题的次数超过设定阈值,将移动切换KPI数据输入参数优化模块;通过参数优化模块得最优参数配置,优化策略输入基站参数调优,若网络性能提升至预期,则将性能数据反馈至非实时RIC中的参数优化模型训练模块,否则撤回本次优化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4979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569974.6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L67/5651 , H04L67/10 , G06F40/30 , G06F40/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服务需求的语义通信方法、介质、设备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智能体发出的服务请求,并生成服务矩阵;获取多模态数据,并转换为同步表征的第一感知数据矩阵;对第一感知数据矩阵进行数据压缩,以获取对应的主要特征值,并生成第二感知数据矩阵;将服务矩阵和第二感知数据矩阵上传至云端;云端对每个服务类型进行二进制编码,以得到对应的码字,并根据码字更新语义库,以及对第二感知数据矩阵进行编码,以得到相应的码字,云端信息以语义通信的方式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重新访问语义库,以进行语义库校验,并在校验成功后对服务请求进行响应;能够有效降低通信资源开销,节约通信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0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725777.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W16/10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的预编码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感知业务请求,确定与所述感知业务请求对应的感知需求参数;为多个目标用户分配互不重叠的子载波,以生成多用户基带信号;以最小化用户侧接收信号与实际发送信号之间的均方误差为基础准则,以所述感知需求参数以及最大发射功率为约束,使用迭代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以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根据所述目标预编码矩阵对所述多用户基带信号进行预编码以进行发射;接收与预编码后的所述多用户基带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从所述回波信号中提取目标感知参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预编码的处理效率,并保证系统通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00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43699.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S7/41 , A61B5/11 , G06F18/241 , G06F18/25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多域数据融合的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由毫米波雷达向待检测空间进行探测得到的回波信号,确定其对应的距离‑速度谱;根据距离‑速度谱,将各距离上的每一个相同速度格点相加,得到单帧的微多普勒信号,并确定待检测空间对应的点云数据;根据微多普勒信号若确定动作发生,则获取与动作相对应的待检测数据,并确定其对应的微多普勒特征和点云特征;将微多普勒特征和点云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帧特征融合网络,以使帧特征融合网络输出对应的动作分类结果。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降低行为检测的误报率,同时融合检测网络可提高行为识别准确率保证系统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17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417220.9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7/391 ,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语义通信的信道环境感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离线感知的环境信息和信号信息;建立多种不同的信道模型,并将多个离线感知的环境信息和信号信息作为数据集对多种不同的信道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并将信道状态信息与多个离线感知的环境信息和信号信息进行映射以构建语义库;获取在线感知的环境信息和信号信息与语义库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后的信道状态信息;判断匹配后的信道状态信息是否存在语义库,如果否,则根据在线感知的环境信息和信号信息更新语义库;如果是,则认为匹配成功;由此,可以有效避免大量感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造成的冗余,能够自适应地调整子载波数量从而更好地去辅助通信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5915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54349.9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的节能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地标性建筑的位置信息,确定其对应的目标基站集合,根据目标基站集合中包含的各目标基站以及目标地标性建筑的位置信息,获取与目标地标性建筑对应的环境数据集,将该环境数据集输入至环境用能识别模型中确定该目标地标性建筑所处环境对应的能耗需求等级,若该目标基站集合具有节能空间,则将各目标基站的基站能耗数据输入至基站用能识别模型,以确定各目标基站对应的用能等级,对具有节能空间的目标基站进行用能负载分析,确定其各能耗单元的用能状态,进而确定节能策略。本申请可以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提高通信基站的节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0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25777.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W16/10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的预编码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感知业务请求,确定与所述感知业务请求对应的感知需求参数;为多个目标用户分配互不重叠的子载波,以生成多用户基带信号;以最小化用户侧接收信号与实际发送信号之间的均方误差为基础准则,以所述感知需求参数以及最大发射功率为约束,使用迭代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以确定目标预编码矩阵;根据所述目标预编码矩阵对所述多用户基带信号进行预编码以进行发射;接收与预编码后的所述多用户基带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从所述回波信号中提取目标感知参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预编码的处理效率,并保证系统通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3929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0966175.0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束分配的干扰协调方法、介质、设备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宏微异构网络中每个用户的波束信息;根据波束信息获取每个微小区中每个用户的工作波束与该微小区中其他用户的工作波束之间的正交关系,并根据正交关系判断每个用户的工作波束与其他用户的工作波束是否均正交;如果否,则根据波束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存在多个可用波束;如果是,则获取每个可用波束所对应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并根据每个可用波束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和每个可用波束与其他用户的工作波束之间的正交关系对该用户的工作波束进行选择;能够有效减少宏微异构网络下波束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提升网络的传输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