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7328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1250072.1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C01B25/165 , C08K7/00
Abstract: 一种无水管状金属次磷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其分子式为M(H2PO2)n,其中M为Na、K、Ca、Mg、Al、Zn、Mn、Fe、La或Ce中的任意一种,n为1、2或3。首先将金属氯化物、次磷酸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升温反应,最后将所得产物经过滤、洗涤即可。本发明的无水管状金属次磷酸盐热稳定性好,且不含水,在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不会引起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具有管状结构,不仅能够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而且能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1057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047154.0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合肥学院
Abstract: 一种锌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包覆碳纳米管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技术领域,锌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包覆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形成“核‑壳”型结构,复合粉体中碳纳米管以单根形式存在。首先利用水溶性聚合物对碳纳米管进行非共价键功能化法表面预处理,在其表面引入聚苯乙烯磺酸根基团,然后在其乙醇与水的分散液中加入金属盐溶液和混合碱缓冲溶液,通过共沉淀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原位生长锌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同时提高碳纳米管的单分散性。这有利于提高碳纳米管的单分散性,当其应用于聚合物基体中时,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碳纳米管难以分散以及碳纳米管与基体间界面结合力低等问题,改善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072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719345.1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C01G51/00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镍钴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复合材料,具有二维片层与一维纳米棒的拼装结构,由镍钴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层,以及分散在纳米片层中由石墨烯片层卷曲且相互包裹形成的碳纳米棒组成。首先将氧化石墨烯溶液加入到金属盐和尿素的混合水溶液中,然后通过水热法合成。本发明的石墨烯/镍钴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结构中含有拼装形成的二维纳米片层/一维碳纳米棒结构,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任何模板,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石墨烯纳米片层向纳米棒的转变,为多尺度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25512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762629.4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C08L67/02 , C08L67/00 , C08L51/06 , C08L51/04 , C08L51/00 , C08K13/06 , C08K9/04 , C08K7/24 , C08K7/14 , C08K3/32 , C08K5/3492 , C08K5/3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碳纳米管阻燃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原料至少包括31.5~99.4wt%的聚酯、0.1~2wt%的改性碳纳米管和0.5~5wt%的相容剂,改性碳纳米管的分子结构式为:式中,R为乙基或苯基。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加热至220~265℃,经熔融共混,再经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和烘干。采用改性碳纳米管可以降低碳纳米管的团聚效应,改善碳纳米管与聚酯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提高碳纳米管在聚酯基体中的分散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220889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19323.5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C08K5/5317 , C07F9/38 , C08L67/04
Abstract: 一种苯基膦酸锌成核剂、制备方法、形貌控制方法及应用,属于材料工程技术领域。首先按照Zn2+与苯基膦酸的摩尔比为1:1将苯基膦酸水溶液与锌盐的酸性水溶液混合,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1~6并进行预反应,然后通过水热法合成苯基膦酸锌。本发明的苯基膦酸锌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其片层形貌随着pH值的调控而变化,片层的长径比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将成核剂与聚乳酸在转矩流变仪上进行熔融共混后,能够改善聚乳酸的结晶性能。本发明的形貌控制方法简单有效,并为成核剂的形貌控制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80186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77590.4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C08G7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7/0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倍半硅氧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含磷氮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其分子结构式为:式中,R为乙基或苯基。首先将N?苯基?3?氨基丙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缚酸剂,在冰浴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加入次膦酰氯,接着在冰浴条件下继续反应,然后升温在氮气条件反应,过滤去沉淀后除溶剂即可。缚酸剂、次膦酰氯和N?苯基?3?氨基丙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之间的摩尔比为1.0~1.5:1:0.125。采用该含磷氮笼型聚倍半硅氧烷改性高分子材料,可以改善笼型聚倍半硅氧烷与高分子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可以大幅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8956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51804.2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B01J23/10 , B01J23/83 , B01J23/745
Abstract: 一种Al-Ce-ZrO2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新型纳米催化材料技术领域。称取ZrOCl2·8H2O、C19H42BrN、Al2O3·3H2O和Ce(SO4)2·4H2O放入烧杯中;稀氨水倒入到烧杯中,并滴加几滴无水乙醇,搅拌的同时滴加稀氨水,直至溶液的pH值在8左右;用保鲜膜包住烧杯,搅拌两小时;将溶液倒入反应釜中,放在烘箱里进行水热反应;反应产物用无水乙醇洗涤后抽滤,反复洗涤;将产物放在坩埚里,再次放入烘箱中干燥;取出来的产物用研钵研细,得到Al-Ce-ZrO2催化材料,具有光催化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粉末分散性高等优点,可完美应用于催化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61057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47154.0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合肥学院
Abstract: 一种锌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包覆碳纳米管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技术领域,锌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包覆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形成“核-壳”型结构,复合粉体中碳纳米管以单根形式存在。首先利用水溶性聚合物对碳纳米管进行非共价键功能化法表面预处理,在其表面引入聚苯乙烯磺酸根基团,然后在其乙醇与水的分散液中加入金属盐溶液和混合碱缓冲溶液,通过共沉淀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原位生长锌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同时提高碳纳米管的单分散性。这有利于提高碳纳米管的单分散性,当其应用于聚合物基体中时,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碳纳米管难以分散以及碳纳米管与基体间界面结合力低等问题,改善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3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911102587.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合肥学院 , 安徽凯润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D209/70 , C01B32/921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氨基富勒烯、制备方法以及利用其制备改性碳化钛纳米片的方法,涉及功能有机分子设计与合成、纳米改性添加剂的制备技术领域。碳铝钛在氟化锂和盐酸的作用下,经过刻蚀反应生成碳化钛沉淀,然后再加入去离子水,经过超声离心得到碳化钛纳米片悬浮液;在富勒烯球体上引入伯胺活性基,然后调节pH至弱酸性,使氨基富勒烯生成铵盐;氨基富勒烯铵盐通过静电引力与碳化钛作用,生成氨基富勒烯改性碳化钛纳米片。该氨基富勒烯改性碳化钛纳米片利用带正电荷的富勒烯铵盐与碳化钛通过静电引力作用,使富勒烯铵盐可以有效地吸附在碳化钛表面,阻止其团聚。可应用于光催化有机反应、润滑油添加剂、金属加工液添加剂及阻燃材料添加剂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7419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57170.0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合肥学院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4/62 , H01M4/583 , C01B32/921 , C01B32/15
Abstract: 一种石墨炔/碳化钛异质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以及新能源器件领域。首先从碳铝钛中选择性地刻蚀出铝原子层制备得到碳化钛,再以氯化亚铜为催化剂,碳化钛与六乙炔基苯偶联反应得到石墨炔/碳化钛异质结复合材料。通过偶联反应在碳化钛的表面衍生出石墨炔形成异质结复合结构。本发明是以Ti3C2Tx和GDY两种材料出发,使其以异质结结构的形式结合,制备出石墨炔/碳化钛异质结复合材料GDY/Ti3C2Tx,通过引入GDY减少了Ti3C2Tx所存在的体积坍塌和不稳定的问题,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尤其是在充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高容量、出色的倍率性能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