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流程轧制制备超塑性镁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420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710066892.9

    申请日:2017-0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流程轧制制备超塑性镁合金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大轧制率轧制、常规轧制率降温轧制和热处理三个步骤。首先将镁合金坯料通过大轧制率轧制制备出镁合金板坯,然后对板坯进行常规轧制率降温轧制,随后进行热处理形成超塑性组织,从而制备出在一定温度下具有超塑性变形能力的镁合金板材。该方法通过3‑6道次制备超塑性镁合金板材,整体材料中的组织细小均匀,并且析出相形状圆整。该方法适合制备大尺寸样品,弱化织构,有效避免难变形镁合金轧制过程中的开裂,提高镁合金的成形能力;并且该方法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多元高强耐蚀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43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55046.3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高强耐蚀变形镁合金及制备方法,该变形镁合金的各组分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Sn为2.8~4.8%,Zn为0.8~2.2%,Zr为0.3~1.0%,RE(稀土金属)为0.2~2.2%,Mn为0.05~0.15%,杂质含量≤0.2%,余量为Mg。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是在镁基底材料中加入Zn、Sn、RE和Zr形成高熔点颗粒相Mg2Sn,MgSnRE和Mg–Zn相,并通过Zn的加入进一步细化高熔点颗粒相,提高合金的强塑性、成型性和耐蚀性;同时Sn与Mg结合生成Mg2Sn,进一步改善合金高温性能;Mn的添加减小杂质元素的危害,提高合金的耐蚀性;通过调整元素间的配比以及熔化、挤压铸造、均质处理和轧制加工工艺参数,获得了一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多元高强耐蚀变形镁合金。该变形镁合金对扩大镁合金板材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基于非对称轧制设备的大变形量轧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126981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1391707.X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对称轧制设备的大变形量轧制工艺,将可拆卸底板更换为成型需求底板,利用液压调节装置调节轧辊和底板间距,通过轧辊加热板与底板加热装置调节轧制温度,在轧制前将试样放入试样加热装置中进行预热达到预定变形温度,将试样推送入送料口,通过三相电机驱动变速器使轧辊运转,齿轮齿条传动装置使得轧辊与底板联动完成轧制。本发明结合轧制后再结晶退火处理协同调控可获得细晶超塑性组织,也可获得大小晶粒混合的多级结构组织,实现强度和塑性同时显著提高;细化板材晶粒尺寸,弱化轧制板材织构,提高轧制板材性能,且通过轧辊工作底板配合可制备不同种类板材,减少工艺流程,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高铝含量铸轧镁合金板材中第二相均匀化调控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856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910033923.X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铝含量铸轧镁合金板材中第二相均匀化调控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升温阶梯固溶处理、高温多道次轧制变形、降温多道次轧制变形和再结晶退火处理四个过程。通过该方法的处理,消除了初始组织中达毫米级尺寸的网条状偏析第二相,获得了具有均匀弥散分布的细小近球状第二相,同时得到了细晶组织。本发明采用热处理与普通轧制相结合的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实施无障碍。解决了高铝含量铸轧镁合金变形难、轧制开裂严重的难题,获得了宏观形貌良好、微观组织均匀、综合性能过关的镁合金薄板材料。

    一种高体积分数第二相镁合金的预变形辅助热处理及其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9953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54825.6

    申请日:2017-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体积分数第二相镁合金的预变形辅助热处理及其轧制方法,它包括:铸轧镁合金坯料在200–350摄氏度保温5–45分钟后,进行1–3道次预变形轧制,每道次压下量为3–25%;预变形后镁合金置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200–430摄氏度,保温30–300分钟;所述的板坯经过7道次以上轧制,每道次间在300–400摄氏度保温5–30分钟;将薄板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200–375摄氏度,10–200分钟的退火热处理,获得具有均匀弥散分布第二相和细晶组织的镁合金板材。改善镁合金中尺寸粗大的链条状第二相形貌,解决了“高温长时间仍难以充分固溶异常粗大偏析相”难题,攻破轧制过程中“裂边、中间断裂、难以轧制成型”的难关,板材组织细小均匀,第二相形貌圆整,室温拉伸具有高强韧性。

    一种硫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725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3470.9

    申请日:2015-0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 C25D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先进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以碳纤维纸为基体,选用硫化钠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0.02-0.8摩尔每升的硫化钠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其中硫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浓度比为1:2;(2)将硫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置于电解槽的阳极室和阴极室,且用阳离子交换膜将两者隔开;(3)将碳纤维纸作为基体粘贴到石墨电极上作为阳极,同样尺寸的石墨电极作为阴极,通恒定电压,最后经过冲洗、干燥后获得由单质硫镀层包覆的碳纤维复合电极。该方法不仅可以制得包覆均匀、产物形貌可控的硫复合电极,而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绿色、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石墨烯包覆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1151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84802.8

    申请日:2013-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包覆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石墨烯包覆过程由纳米颗粒自组装所引导,且锌铁氧体由纳米颗粒自组装构成,锌铁氧体的结构为组装空心球结构;以乙二醇为溶剂,选用氧化石墨烯纳米层、氯化铁、氯化锌和尿素为反应物,通过对分散溶液进行预热处理,制备出附着氧化石墨烯的纳米颗粒;然后升温进行溶剂热反应,使纳米颗粒发生自组装、氧化石墨烯得以还原,经冷却、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石墨烯包覆的锌铁氧体。该方法不仅可以制得包覆均匀、产物形貌可控的石墨烯包覆复合材料,而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绿色、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片状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626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23237.1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钛酸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片状钛酸锂由钛酸锂柱状体组合并且沿固定晶向生长而成,片状钛酸锂厚度为2-50纳米,钛酸锂柱状体的长度为10-200纳米;所述的片状钛酸锂的制备过程: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和去离子水组成溶剂,以四异丙醇钛和氢氧化锂为反应物,分别制备含钛溶液和含锂溶液,混合反应后,经水热反应、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由纳米柱状钛酸锂生长成的片状钛酸锂。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低温高效的特点,是一种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的制备方法,同时得到的钛酸锂适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容器和吸附材料。

    一种杆状铁酸锌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447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3239.0

    申请日:2013-06-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状铁酸锌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状铁酸锌直径为7.0-500纳米,长径比为3.0到20,杆状径向由1到20个纳米颗粒构成,单个纳米颗粒的尺寸为7.0-30纳米。所述的一种杆状铁酸锌的制备方法,选用硫酸亚铁与氯化锌为原料,以草酸为沉淀剂,进行室温沉淀,混合反应后,经陈化、离心、洗涤、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由纳米颗粒构筑的杆状铁酸锌。该方法不仅可以制得纳米颗粒构筑的杆状铁酸锌,而且可实现长径比为3.0到20的形貌调控,径向纳米颗粒分布数为1到20个的结构调控;纳米颗粒构筑的杆状铁酸锌适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同时也适合作为光催化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