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侧力承载体系分离钢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1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42023.2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侧力承载体系分离钢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钢板剪力墙、胶合木框架、木楼板、可更换耗能连接件以及橡胶支承,其中,可更换耗能连接件和橡胶支承用于连接钢板剪力墙和木楼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钢板剪力墙与胶合木框架结构体系结合起来,既通过钢板剪力墙的抗侧性能来帮助木结构体系解决向高层发展的抗震难题,又通过将木材与钢材的结合以达到建筑结构进一步的环保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另外通过采用大量的预制构件,加上木结构本身的易于装配化施工,使得结构整体的施工速度大大提高。

    一种自应力式风力发电塔基础环基础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5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810988900.X

    申请日:2018-08-28

    Inventor: 何敏娟 何桂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应力式风力发电塔基础环基础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风机塔筒和基础环基础,基础环基础包括混凝土柱墩和下端埋入混凝土柱墩内的基础环,所述基础环外设置有用于实现预压力施加的加固装置,该加固装置包括钢贴板和钢垫板,所述钢贴板贴设于基础环外侧面,并通过永久钢索箍固定,所述钢垫板固定于混凝土柱墩顶面,且环绕基础环外侧设置,所述钢贴板上设置有上加劲板,钢垫板上设置有与上加劲板匹配的下加劲板,上加劲板和下加劲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固装置,可以利用塔筒下部直接自行对其周边混凝土加压,从根本上解决基础环基础因疲劳而产生开裂的问题,传力途径简单明确。

    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耐火的胶合木框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1781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116348.X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耐火的胶合木框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胶合木框架体系包括核心筒(1)、胶合木柱(2)、CLT楼板(3)和再生混凝土楼板(4),多个CLT楼板(3)密合拼接形成CLT楼板层,多个所述再生混凝土楼板(4)密合拼接形成再生混凝土楼板层,所述核心筒(1)位于整个体系的中心,核心筒(1)外围按多层CLT楼板层间隔设置一层再生混凝土楼板层的规律设置所述CLT楼板层和再生混凝土楼板层,并通过所述胶合木柱(2)连接各楼板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再生混凝土与胶合木框架体系结合,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采用了预制混凝土楼板加上木结构易于装配化施工,施工速度快。

    一种工厂化制作、现场螺栓拼接的导管架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5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28716.3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制作、现场螺栓拼接的导管架及施工方法,包括导管架柱(1)、导管架斜杆(2)和导管架横杆(3),所述的导管架柱(1)为分段拼接结构,相邻分段之间通过螺栓拼接件进行拼接固定形成塔柱拼接点(6),所述的导管架柱(1)外侧预设用于连接导管架斜杆(2)和导管架横杆(3)的连接头,所述的导管架斜杆(2)倾斜设置,所述的导管架横杆(3)水平设置,所述的导管架斜杆(2)和导管架横杆(3)两端均分别通过螺栓拼接件与导管架柱(1)上对应的连接头拼接固定形成腹杆拼接点(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搭建快速、高效,导管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海中导管架与桩基础的水下螺栓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1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26249.0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中导管架与桩基础的水下螺栓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导管架柱(1)、导管架柱脚套管(2)、钢管桩(3)和钢管桩顶部连接埋管(4),导管架柱(1)下部连接导管架柱脚套管(2),钢管桩(3)打入海底,导管架柱脚套管(2)套设在所述的钢管桩(3)上部外侧,钢管桩顶部连接埋管(4)沿轴线方向设置在钢管桩(3)上部内侧,钢管桩顶部连接埋管(4)与导管架柱脚套管(2)顶部通过螺栓结构固定连接,钢管桩(3)内部填充有灌浆料,灌浆料将导管架柱脚套管(2)、钢管桩(3)和钢管桩顶部连接埋管(4)三者固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导管架与桩基础水中连接的可靠性和韧性,具有较好的抗疲劳连接性能。

    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29389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91776.2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复位的耗能正交胶合木双肢剪力墙结构,包括通过胶合木连梁左右连接的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和第二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所述的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和第二正交胶合木剪力墙底部两侧挖除后分别通过碟型弹簧装置与基础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正交胶合木剪力墙和第二正交胶合木剪力墙分别通过多个多级消能元件与胶合木连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解决现有双肢剪力墙抗侧刚度和变形能力间的矛盾,且弥补了现有自复位剪力墙小震下耗能较差、大震下响应加速度偏高的缺点。

    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混凝土核心筒混合抗侧力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70847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349307.0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混凝土核心筒混合抗侧力体系,包括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混凝土核心筒、可更换耗能连接件、混凝土基础、预应力摇摆支撑件、第一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第二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第一钢垫板、第二钢垫板,正交胶合木剪力墙与混凝土核心筒通过若干个可更换耗能连接件进行连接,混凝土核心筒与混凝土基础间通过第一钢垫板、第二钢垫板以及若干个预应力摇摆支撑件连接,第一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纵向贯穿正交胶合木剪力墙并通过锚具固定,第二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纵向贯穿混凝土核心筒并通过锚具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减小正交胶合木墙板与混凝土剪力墙在地震中的损伤,耗能件易更换,可降低震后修复难度与费用。

    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耐火的胶合木框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178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16348.X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再生混凝土耐火的胶合木框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胶合木框架体系包括核心筒(1)、胶合木柱(2)、CLT楼板(3)和再生混凝土楼板(4),多个CLT楼板(3)密合拼接形成CLT楼板层,多个所述再生混凝土楼板(4)密合拼接形成再生混凝土楼板层,所述核心筒(1)位于整个体系的中心,核心筒(1)外围按多层CLT楼板层间隔设置一层再生混凝土楼板层的规律设置所述CLT楼板层和再生混凝土楼板层,并通过所述胶合木柱(2)连接各楼板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再生混凝土与胶合木框架体系结合,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采用了预制混凝土楼板加上木结构易于装配化施工,施工速度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