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935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1185487.5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其实施方法,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普通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同时考虑加固后对原有使用空间影响的问题。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包括扩充框架柱,扩充框架柱固接在既有框架柱的侧面,扩充框架柱和既有框架柱组成自复位框架柱,扩充框架柱的内部沿高度方向设有孔道通孔,孔道通孔内插装有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固在扩充框架柱的上下两端。实施方法:布置钢筋;设置预应力筋;浇筑;张拉预应力筋;开槽灌浆。本发明用于混凝土框架的修筑。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381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895597.X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预应力混凝土单坡双T板,它涉及混凝土单坡双T板,以解决现有双坡式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影响屋面排水效果或因室内排水难以避免渗漏而影响建筑物使用的问题,它包括面板、两个纵肋梁、两个端部横肋和多个跨中横梁;两个纵肋梁为并列设置的板状结构,两个纵肋梁的底面为平面,两个纵肋梁的上表面为斜面,两个纵肋梁的上表面由低端至高端并排安装有多个跨中横梁,两个纵肋梁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端部横梁,面板平行纵肋梁的斜面设置并安装在端部横梁和跨中横梁上。本发明用于形成大跨度结构找坡的屋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97517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84403.6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铺装楼盖板的H形节点连接件及连接方法,它涉及一种节点连接件及其连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常规拼装盖板焊接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楼盖整体性差,在地震作用下锚固失效导致出现较大的平面内、外变形,易于导致结构体系破坏且施工流程繁琐的问题。本发明的H形预埋件安装在预铺装预制板内,相邻的预铺装预制板之间通过固定安装在H形预埋件上的连接盖板固定连接,H形预埋件上的连接盖板与相邻的预铺装预制板的交汇处进行后浇筑混凝土灌注。本发明的方法:预铺装预制楼板浇筑前的准备工作;预铺装预制楼板的浇筑;预铺装预制楼板连接处的养护;连接盖板的安装;预留空隙处的浇筑。本发明用于预铺装楼盖板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859355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85487.5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 E04H9/025 , E04H9/027
Abstract: 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柱的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及其实施方法,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普通增大截面加固既有混凝土框架后,在罕遇地震下仍可能出现较大的层间侧移以及震致永久残余变形和结构震致损伤,以及因过大层间侧移和永久残余变形导致的非结构构件损伤,同时考虑加固后对原有使用空间影响的问题。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包括扩充框架柱,扩充框架柱固接在既有框架柱的侧面,扩充框架柱和既有框架柱组成自复位框架柱,扩充框架柱的内部沿高度方向设有孔道通孔,孔道通孔内插装有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固在扩充框架柱的上下两端。实施方法:布置钢筋;设置预应力筋;浇筑;张拉预应力筋;开槽灌浆。本发明用于混凝土框架的修筑。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381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95597.X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预应力混凝土单坡双T板,它涉及混凝土单坡双T板,以解决现有双坡式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影响屋面排水效果或因室内排水难以避免渗漏而影响建筑物使用的问题,它包括面板、两个纵肋梁、两个端部横肋和多个跨中横梁;两个纵肋梁为并列设置的板状结构,两个纵肋梁的底面为平面,两个纵肋梁的上表面为斜面,两个纵肋梁的上表面由低端至高端并排安装有多个跨中横梁,两个纵肋梁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端部横梁,面板平行纵肋梁的斜面设置并安装在端部横梁和跨中横梁上。本发明用于形成大跨度结构找坡的屋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89533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30083.5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G21/12
Abstract: 预应力实时监测夹片锚具及其锚具张锚方法,它涉及一种夹片锚具及张锚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锚具难以实时监测预应力锚具损失,存在无法精确保证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的问题。装置:内锚环的外表面上沿径向加工有正八边形凹槽,导线孔道与正八边形凹槽的轴向位置相对应,监测仪通过连接头与八个电阻应变片连接,正八边形凹槽内相间的四个侧面上设置有八个电阻应变片,设置有电阻应变片的每个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电阻应变片;方法:步骤一、锚具安装;步骤二、张拉千斤顶;步骤三、通过应力实时监测仪的显示值,重复步骤二,直到达到σcon为止;步骤四、在结构使用期间,连接应力实时监测仪,按步骤三进行操作。本发明用于对预应力筋预应力的监测和张拉。
-
公开(公告)号:CN10206174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66428.4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内含钢筋骨架钢模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它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以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承载力不高、不易满足强节点要求,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及造价偏高的问题。将水平钢筋架和两个斜钢筋架分别绑扎成型,利用四根竖筋和数个箍筋将水平钢筋架和两个斜钢筋架绑扎成钢筋骨架;将钢筋骨架设置在钢板模的内空腔中,沿两个单片的钢板模对接缝处满焊;在钢板模的内空腔中浇筑高强混凝土,养护后,钢板模、钢筋骨架和高强混凝土成为整体,即形成了内含钢筋骨架钢模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本发明用于钢筋混凝土超高层筒中筒结构的斜柱交叉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82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66434.X
申请日:2010-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以约束高强混凝土节点连接的斜交网格筒结构,它涉及一种土木工程领域的斜交网格筒结构,为了解决现有的斜交网格筒结构钢筋混凝土节点承载力较低、脆性较大,难以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基本要求等问题。每个钢筋混凝土立柱的上端通过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与两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的下端连接,每两个约束高强混凝土斜柱转换节点之间通过一个配筋混凝土围梁连接,每四个钢筋混凝土交叉斜柱通过一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连接,每两个约束高强混凝土立面交叉节点之间通过一个配筋混凝土围梁连接进而构成斜交网格立面;相邻两方向的斜交网格立面通过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连接构成所述斜交网格筒结构。本发明用于超高层筒中筒结构的外筒。
-
公开(公告)号:CN100393969C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610009786.9
申请日:2006-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4C3/34
Abstract: 内置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芯柱配筋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配筋混凝土柱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内置钢管混凝土芯柱的配筋混凝土柱施工过程繁琐、造价偏高以及难以保证施工质量的问题。本发明制备方法为:一、浇注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芯柱(4);二、在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芯柱(4)外围绑扎钢筋(2),然后支模并浇筑外围普通混凝土柱(1);三、经养护拆模后即形成内置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芯柱的配筋混凝土柱。本发明的柱由普通钢筋混凝土外围柱(1)及普通钢筋混凝土外围柱(1)的环腔内置有贯穿于普通钢筋混凝土外围柱(1)长度方向的高强或超高强混凝土芯柱(4)组成。本发明可明显减少柱截面尺寸、节省钢材、方便施工、易于保证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298945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410013554.1
申请日:2004-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无支撑自承重现浇混凝土结构,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的一种无需支撑的自承重结构。目前,在房屋结构增层底层施工中和巨型混凝土框架房屋结构施工中所需支撑、模板用量大,施工难度大。本发明内置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1)包括钢桁架(1-1)、钢底模(1-2)、侧模(1-3)和拉接钢筋(1-4),所述钢桁架(1-1)两侧的下弦杆(1-1-1)上分别焊有一组拉接钢筋(1-4),在两组拉接钢筋(1-4)上焊接有钢底模(1-2),所述侧模(1-3)与钢底模(1-2)相固接。本发明结构的全部荷载最终都传递到框架柱上,在施工阶段可使所需支撑的数量大大减少,避免了将结构自重、施工荷载等直接传递给下层屋盖所产生的弊端,节省了材料,支撑、模板用量少,施工难度降低,施工速度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