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6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842809.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质性集群空调负荷新型温度设定值控制方法,包括S1、基于日前调度模式,估计温控负荷实时温度调节量;S2、将各空调负荷占空比、额定温度以及初始设定温度作为评价指标,根据该评价指标对集群空调负荷进行综合评价,以得到空调负荷的调节顺序;S3、根据空调负荷开关转换时刻确定消纳时间段内可能的调节时间,并根据消纳时间段内各时刻的负荷开启数量约束以及空调负荷的调节顺序,确定空调负荷调节时间。本发明可实现异质性集群空调负荷聚合功率在调节过程中能够平稳的变化,可降低集群负荷调节行为对电网的影响,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369234.8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调节前后节点电压约束的聚合温控负荷多层调控方法,属于聚合温控负荷多层调控策略技术领域,包括电网调度层优化阶段、聚合商分配层优化阶段和负荷控制层优化阶段;本方案将优化分配方法引入到温控负荷多层调控策略模型中,建立三层优化调控模型,并且求解出了空调负荷的具体调节方案,并在进行优化分配时,考虑调节行为对电网的影响,将调节前后节点电压偏移作为优化约束,以电网总线损作为优化目标,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减低电网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2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211864.9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N3/006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16 , H02J3/18 ,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逆变器无功支撑能力的主动配电网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获取负荷信息、网架结构信息及光伏出力信息,选取典型日,构建优化配置场景;然后初始化上层粒子群,并将其传递到下层,采用粒子群算法求出最优下层目标函数,将计算的结果返回上层;结合下层返回的每个场景决策值计算上层目标函数值,并更新粒子群;判断达到收敛条件后,以上层粒子所对应的参数为所求的规划方案,以下层粒子所对应的参数为所求的运行方案。本发明为分布式光伏选择最佳的接入点与接入容量,最大化光伏并网效益,实现硬件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不增加专用治理设备的场景下,解决配网电压越限问题,提升配网电压质量,同时优化配网网损。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55064.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荡分量椭圆轨迹的次/超同步振荡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PMU数据样本,并计算其中振荡的频率;S2、根据所述振荡频率构建椭圆轨迹,得到椭圆轨迹特征值;S3、将所述椭圆轨迹特征值输入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得到次/超同步振荡分类结果,完成次/超同步振荡的检测。本发明基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同步向量测量装置的数据进行振荡类型检测的特点,将其从时域转化为频域,并利用振荡特有的椭圆轨迹特征,准确的对振荡类型进行了分类;采用了极限学习机智能算法,实现了振荡的实时检测与分类;鲁棒性强,在较强的噪声影响下,依然可达到较高的分类准确性,具有较大的实际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42809.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质性集群空调负荷新型温度设定值控制方法,包括S1、基于日前调度模式,估计温控负荷实时温度调节量;S2、将各空调负荷占空比、额定温度以及初始设定温度作为评价指标,根据该评价指标对集群空调负荷进行综合评价,以得到空调负荷的调节顺序;S3、根据空调负荷开关转换时刻确定消纳时间段内可能的调节时间,并根据消纳时间段内各时刻的负荷开启数量约束以及空调负荷的调节顺序,确定空调负荷调节时间。本发明可实现异质性集群空调负荷聚合功率在调节过程中能够平稳的变化,可降低集群负荷调节行为对电网的影响,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7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86090.4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数据的次同步谐振溯源方法,建立次同步谐振下的同步相量数学模型;对同步相量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计算其次同步谐振的模态参数,进行次同步谐振源的判断,实现次同步谐振溯源。本方法不需要安装额外的设备,只需利用现有的广域监测系统就可以实现在线检测次同步谐振现象,减少检测成本;同时也不需要风机的详细参数或实际周围环境情况,只需要检测风电场产生的电流电压数据便可以监测次同步谐振现象,使得次同步谐振溯源过程简单高效。本发明所采用的两种分析方法简单、高效,并且可交叉验证以提高正确性,只需要判断RSSR实部的符号就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次同步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1005807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20460.5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压波形记录仪,包括采样模块、A/D转换模块,所述采样模块连接到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连接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存储模块、时钟模块、显示器以及外部通信模块;还包括为各模块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本发明可以实现配电系统末端电压波形的快速、高精度测量,以及带时空标记电压波形数据的实时存储与多通信方式传输;此外,可以通过通讯模块与微处理器的相配合,实现智能化的远程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9125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509396.6
申请日:2017-06-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成都金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9/00 , A61K39/39 , A61K48/00 , A61P35/00 , A61K39/0011 , A61K2039/55511 , A61K2039/555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肿瘤疫苗。为解决本领域目前没有能产生持久高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技术方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核酸,尤其是不表达外源基因的可复制的核酸,与阳离子生物材料形成的复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肿瘤疫苗,本发明肿瘤疫苗中的核酸与阳离子生物材料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机体天然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此外,本发明所制备的肿瘤疫苗药物组分简单,易于生产制备和质量控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93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8581.1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2J3/06 , H02J3/16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潮流的电压溯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基于数据驱动和深度学习构建全连接神经网络,并利用历史电力系统节点数据进行训练,得到电力系统潮流模型;通过电力系统潮流模型,得到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灵敏度矩阵和电压变化率;通过电压变化率判断节点是否是电压越限节点,并通过节点灵敏度矩阵,对电压越限的节点进行电压溯源。本发明构建电力系统潮流模型,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快速实现系统潮流计算,通过灵敏度矩阵和电压变化率,实现电压越限判断与电压溯源,提升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精度与速度,同时能够实现快速地电压溯源,保障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54534.8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F30/27 , H02J3/38 , G06F30/18 , G06F17/11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构网并网互联系统暂态吸引域构建方法,包括:S1、建立构网并网互联系统;S2、基于残差神经网络,构建构网并网互联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S3、根据李雅普诺夫函数构建构网并网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吸引域,本申请能够建立异构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并以此构建系统的暂态稳定吸引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