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1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56712.0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熵权突变法的项目群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基于熵权突变法的项目群评价方法包括:进行项目群目标实现程度量化分析;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相对重要性即指标权重;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利用归一公式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采用突变级数法,准确简单,在应用时只需考虑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突变级数法对矛盾关系进行运算,项目群评估指标之间相对重要程度的决定机制即是各个评价指标内在的矛盾关系;使用熵值法确定指标重要性排序、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间的互补类型,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主赋权法的缺陷,改进后的突变级数法使项目群评价结果和针对性建议更加具有信服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9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665728.0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16F15/067 , F16M11/42 , F16M11/08 , B08B1/02 , B08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低压配电系统监控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中低压配电系统顶部的悬挂机构,悬挂机构之间水平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导向杆和齿条,导向杆和齿条上共同安装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的滑套,滑套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箱,行走箱上安装有与行走机构配合的监控机构和清洁机构;本发明避免了监控器镜头表面水雾影响监控效果的情况出现;本发明能够对任意方向的振动进行缓冲,缓冲过后行走机构、监控机构和清洁机构均能沿着导向杆原有的方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31647.0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本体保护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判断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低压直流侧发生短路故障之后,闭锁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输入级和隔离级的低压H桥换流器;在预设时间后闭锁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的高压H桥换流器。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本体保护成本过高,直接完全闭锁易导致内部电容元件过电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1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65814.9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协同规划方法,包括采用随机场景生成模型,生成新能源场站的时序随机出力场景,随机场景生成模型包括马尔可夫链模型和Copula函数模型;在新能源和储能接入电力系统后,采用时序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对电力系统中出力元件的参数以及所述时序随机出力场景,进行仿真模拟,得到出力元件的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的时间序列;基于出力元件的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以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为原则建立电力平衡模型,逐点模拟电网运行状况。本发明结合随机场景和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方法进行储能系统规划优化,为运行调度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调度运行策略提供量化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0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23539.X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运行优化调度方法,通过对于发电产生碳排放的机组,建立碳排放数学模型;建立电力系统调度模型;根据碳排放数学模型、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建立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运行优化调度模型;根据求解器对所述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运行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最优调度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储能系统与碳排放约束引入电力系统运行,引入风电场作为新能源参与系统调度,考虑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考虑碳排放约束的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运行优化调度模型,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5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24942.3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辉 , 吴晓鸣 , 朱刘柱 , 潘东 , 王绪利 , 沈玉明 , 凌孺 , 徐冉 , 崔宏 , 丛昊 , 施天成 , 程啸 , 周帆 , 代磊 , 朱勇 , 钱龙 , 桂立振 , 李鸿鹏 , 王磊 , 胡斌 , 吕龙彪 , 李蕊 , 惠慧 , 沙广林 , 张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该拓扑结构包括高压输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网、换流站;高压输电线路,用于通过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把电能输送到中压配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用于接收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的电能,并通过潮流算法向低压配电网进行供电;低压配电网,用于向用户提供电能的配电网;换流站,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转换或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本发明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保证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在不同负荷需求条件下,分析采用低压交流系统与交直流混合系统在供电经济性的差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5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9262.9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nventor: 李志伟 , 王绪利 , 杨欣 , 吴晓鸣 , 张辉 , 郭汶璋 , 王明 , 秦亮 , 李鸿鹏 , 葛成 , 王磊 , 崔宏 , 钱龙 , 向阳 , 熊煜 , 种亚林 , 周帆 , 刘钊汛 , 刘开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空间特性和交直流两侧耦合作用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未充分考虑空间特性和交直流两侧耦合作用影响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指标集;交流侧权重和直流侧权重的计算;求解电能质量指标组合权重系数;计算交直流配电网两侧的电能质量耦合系数;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的评估。本发明将不同区域特性下的第一权重与实测数据下的第二权重相结合,采用均衡算法求取最优组合权重,并考虑由两侧网络的网络结构、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以及变流器的拓扑机构交互影响下的两侧电能质量指标耦合作用,实现对不同场景下和耦合作用下的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098721.7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双钢管杆塔连接节点加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对接环、加强板和对接杆,上述输变电双钢管杆塔连接节点加固结构进行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接设备,使用上述焊接设备制造上述输变电双钢管杆塔连接节点加固结构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作准备、焊接成型和零件安装,本发明提供的焊接设备能够通过固定单元和焊接单元的作用,实现对焊接零件的多级固定,进而避免了焊接零件在进行焊接时,自身出现偏移情况,影响后续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65728.0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16F15/067 , F16M11/42 , F16M11/08 , B08B1/02 , B08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低压配电系统监控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中低压配电系统顶部的悬挂机构,悬挂机构之间水平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导向杆和齿条,导向杆和齿条上共同安装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的滑套,滑套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箱,行走箱上安装有与行走机构配合的监控机构和清洁机构;本发明避免了监控器镜头表面水雾影响监控效果的情况出现;本发明能够对任意方向的振动进行缓冲,缓冲过后行走机构、监控机构和清洁机构均能沿着导向杆原有的方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14191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007154.5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网变电系统变压器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支撑侧板、牵引机构、升降丝杠、驱动机构、运输机构和限位机构,底座上端面上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侧板,支撑侧板顶端安装有牵引机构,底座上端面位于支撑侧板内侧均前后对称安装有升降丝杠,升降丝杠下端安装有驱动机构,升降丝杠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运输机构和限位机构;现有技术在采用吊装的方式和人为安装的方式安装变压器的时存在的:变压器容易在吊装的过程中与其它建筑及人员发生碰撞,使得人员容易被变压器碰伤、碰撞坠落以及变压器被碰撞损坏;人为移动安装变压器的效率低下,抬动变压器的人员工作强度较大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