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塘小微湿地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58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39832.6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塘小微湿地的设计方法,涉及小微湿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塘系统,根据山地地形自上而下开挖布局蓄水塘、多个梯级塘和排洪沟,采用自然沟渠或PVC暗管连通整个系统水系;S2、微地形塑造,在步骤S1中所述的多个梯级塘的内部开挖深塘;S3、基底设计,对蓄水塘和大部分梯塘级的迎水面做防渗处理;S4、植物种植,选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别种植于梯级塘的浅水域、塘中和深水域。本发明通过利用丘区地理地貌、自然材料和天然降雨构建梯塘小微湿地,赋予场地更多的功能;本发明通过对小微湿地的空间重构和功能重构,克实现山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促进生态修复的发展。

    一种高功率脉冲波致裂含瓦斯煤体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23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551241.X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矿井瓦斯)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功率脉冲波致裂含瓦斯煤体的实验装置,包括高功率脉冲发生机构和声发射检测机构,使所述高功率脉冲发生机构工作时,所述高功率脉冲发生机构向煤样发射高功率脉冲,致裂所述煤样,所述声发射检测机构检测并分析所述煤样内的声发射,还包括冲击波检测机构,所述冲击波检测机构检测并分析所述煤样内的冲击波特征。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确定对煤体致裂效果较好时所需的脉冲能量,分析在较高围压和高瓦斯压力下含瓦斯煤破裂过程中声发射时空演化规律,探讨瓦斯压力对声发射特征的影响,对冲击波特性、冲击波致裂煤样规律的实验研究,对不同波形能量冲击波致裂规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

    一种渗流条件下观测岩石全场变形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0764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482750.1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性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渗流条件下观测岩石全场变形的装置,包括拍摄机构、压迫机构以及第一泵机,所述第一泵机与岩石试件相配合,向所述岩石试件内注入渗透水,所述压迫机构具有压迫部,所述压迫部与所述岩石试件之间为压迫配合。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紧凑,组装容易,成本较低;同时,测得的试验数据精确、可靠;另外,采用可视化方式并结合图像分析方法,能更准确地测量岩石试件的变形,解决了采用引伸计观测岩石在渗透条件下的变形时,观测区域有限,无法对岩石不同部位的变形进行观测的问题。

    岩土材料冻融热循环三轴渗流多功能压力室

    公开(公告)号:CN106645637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1022070.2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材料冻融热循环三轴渗流多功能压力室,包括安装台,还包括座体,该座体包括竖直设置的方形面板,该方形面板的左端面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且中部横向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大通孔,所述套管体伸入到所述方形体的空腔内部,且所述套管体的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轴承;所述安装台上对设有两个支脚,两个所述支脚分别位于所述方形体的前后两侧,且每个该支脚的上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卡板,各个固定卡板从上往下对应压迫固定在所述横腰板的上端。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操作,通过一体成型整个座体,并多次对座体的结构进行加强,使得座体结构了牢固,使用起来电机运行稳定、精确且可靠。

    一种灾变条件下煤-瓦斯两相流运移规律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929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492159.3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灾变条件下煤-瓦斯两相流运移规律测试方法,步骤为:1)组装巷道;2)安装传感器;3)安装摄像头及高速摄像机;4)瓦斯吸附;5)开始试验;6)结束试验。本发明采用模拟巷道的形式,通过高清摄像头和高速摄像机可直接观察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后煤粉在巷道内的运移情况,并且可通过安装在巷道内不同位置的传感器采集不同信号并同步处理,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视化,该试验方法能最大程度还原现场工况并且具有巷道形式多变、采集信号丰富(视频信号、气压信号、温度信号、浓度信号、流量信号等)、操作安全等优点,为研究煤-瓦斯两相流在不同巷道中运移规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试验方法。

    矿井巷道系统模拟试验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356723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92095.7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巷道系统模拟试验组件,在方形直管的两端均设有轴向测量断面,方形直管的中部设置侧压测量断面,轴向测量断面上设有三个压力传感器、三个温度传感器和两个浓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方形直管的中心线上,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不同的同心圆上,侧压测量断面上设有三个侧压传感器,其中两个侧压传感器位于方形直管两边侧壁的腰线上,第三个侧压传感器位于方形直管的底壁。本发明采用组件式结构能够与十字管接头配合,按需要能够真实模拟矿井巷道网络,以满足不同试验的需要;同时,通过特殊的传感器布置,使数据采集全面,试验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利用采集的数据对煤与瓦斯突出致灾机理开展深入研究。

    液态二氧化碳相变定向爆破致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9414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34343.2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3 E21B4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二氧化碳相变定向爆破致裂装置,包括储液管和固定连接在储液管前端的释放管,在所述储液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定向管,在所述定向管内固定有电源和电子罗盘,所述电源与电子罗盘电连接,并且电子罗盘还与位于定向管外的显示器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储液管后端固定连接定向管,在定向管内设置电子罗盘,电子罗盘与外部的显示器连接,从而对释放管在钻孔内的轨迹、倾角、旋转角等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便于调整释放管的位置及释放孔/缝的方向,从而进行定向致裂,有利于提高液态二氧化碳相变定向爆破致裂的效率。

    一种煤岩断层型冲击地压剪切测试用减摩板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78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278038.9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断层型冲击地压剪切测试用减摩板及其试验方法,包括剪切试验机和一类减摩板,剪切试验机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块一类减摩板,每块一类减摩板均通过吊装体与剪切试验机内顶壁连接,吊装体底端螺接有滚排压垫,滚排压垫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块第一挡板,两块第一挡板间通过两块第二挡板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间通过螺钉连接,两块第一挡板间穿设有多个第一滚轴,第一滚轴与第一挡板转动连接,滚排压垫一侧滑动卡设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滚轴外缘与第一活动板内侧接触,滚排压垫两侧螺接的螺钉卡设在第一活动板两侧开设的限位槽内。本发明可以在断层褶皱条件下进行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研究,提高了煤岩体的试验装置的断层状态还原能力。

    一种竹林小微湿地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80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34921.9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林小微湿地的设计方法,涉及竹林湿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S1、将道路的两侧和场地各个节点的竹林进行清除;S2、沿道路两侧布置生态沟渠,布置大小与形状各不相同的多个湿地塘,构建小微湿地系统;S3、在湿地塘和生态沟渠的区域散置自然石,并安置以竹元素构建的生境小品;S4、沿道路两侧、生态沟渠和湿地塘及其节点位置布置耐湿耐荫植物。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改变传统竹林的利用模式,在道路两旁设置生态沟渠和湿地塘,营建成竹林小微湿地,以全新的姿态呈现,能够提供优美自然的人居环境,提升整体竹林景观风貌,增加竹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提高其稳定性,且其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