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1639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01388.X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G06F30/1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位移的组合梁桥抗裂控制措施及设计方法,有限位移抗裂控制区设置于墩顶负弯矩区,区域内剪力连接键采用有限位移双重控制型剪力钉;普通连接件区设置于正弯矩区,区域内剪力连接键采用普通剪力钉;钢主梁处于有限位移抗裂控制区钢梁顶板设置配套椭圆孔以便于有限位移双重控制型剪力钉的安装;桥面板采用预制分块桥面板或现浇桥面板,有限位移控制区内桥面板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负弯矩区桥面板可与钢梁产生纵向滑动位移进而释放板内拉应力,桥梁遇到超过设计荷载作用时,结构依靠外包高分子弹性体变形继续释放混凝土板内拉应力,能够适应更大跨径、强震作用下钢混组合桥弯矩抗裂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180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156134.5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建民 , 胡可 , 吴平平 , 曹光伦 , 陈修和 , 邓陈记 , 郑建中 , 杨大海 , 陈玉宏 , 石雪飞 , 朱荣 , 汪志甜 , 贺桂山 , 王金兵 , 王博 , 吴义华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墩柱拟静力试验的反力装置,包括:混凝土承台,所述混凝土承台设置有两组,且混凝土承台之间通过混凝土连系梁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两组混凝土承台上分别浇筑有试验墩柱;V型撑架,所述V型撑架锚固在所述混凝土承台上表面,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张拉穿心式千斤顶以及顶推千斤顶,所述张拉穿心式千斤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钢箱的右侧壁,所述顶推千斤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钢箱的左侧壁,本发明可在装置两侧同时布置试验墩柱,可以充分利用一侧墩柱试验的时间进行另一侧墩柱的浇筑或组装作业,极大的节约了试验总耗时。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5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85444.4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桩板‑土组合道路,包括高桩板结构和上覆组合土层;其中高桩板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梁板和网状布置的桩柱组成;预制混凝土梁板上留有连接孔,桩柱的桩头设有钢筋,钢筋穿入连接孔内形成框架整体结构;上覆组合土层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层和路面沥表结构层,水泥稳定碎石层和路面沥表结构层从下至上铺设在预制混凝土梁板上。高桩板‑土组合道路是一种采用结构和路面相结合的新型绿色道路建造模式,有效兼顾了填土道路的桥梁结构的优点,并且产生了该新型道路自己的独特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22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308430.4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网状吊杆系杆拱桥,由预制拱肋、预制系杆、预制横梁、网状吊杆、预制桥面板、预制拱肋的预应力钢束、预制系杆的预应力钢束、高强锚杆及现浇湿接缝组成,所述的预制拱肋和预制系杆一体成型,预制拱肋和预制系杆之间设有网状吊杆,预制横梁通过高强锚杆支撑在预制系杆下方,预制系杆下方固定间隔设有一根预制横梁,相邻的两根预制横梁上铺设有预制桥面板,预制桥面板为现浇湿接缝。本发明一般适用于高速公路桥梁、支线上跨桥梁以及市政桥梁,跨径可达50m~250m,具有装配化程度高、自重轻、跨越能力强、施工速度快、力学性能优越、造价低及景观性良好等优点,是易于推广的新型装配式桥梁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57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49011.9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nventor: 郝翠 , 殷亮 , 吴平平 , 吴志刚 , 杨大海 , 郑国华 , 丁楠 , 屈计划 , 汪志甜 , 曹新垒 , 李剑鸾 , 张树清 , 杨凯 , 汪吉豪 , 刘婉玥 , 谢玉萌 , 王莉莉 , 王倩 , 何杰 , 慈伟主 , 蒋劲松 , 周云 , 刘志权 , 周小伍 , 朱俊 , 张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斜拉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包括塔梁结合构造和加劲构造,所述的塔梁结合构造包括穿过桥塔塔身的钢主梁,所述钢主梁的腹板上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剪力钉;所述的加劲构造包括紧邻桥塔塔身外侧布置的竖向加劲钢板,所述竖向加劲钢板的内侧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二剪力钉;本发明提供的该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是对现有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的一种补充,结合计算分析,本发明提供的刚构体系构造能够充分利用钢材优异的受拉性能及混凝土优异的受压性能,改善钢主梁局部受力性能,且钢主梁与混凝土桥塔的结合能够得到保证,受力清晰,施工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65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19889.9
申请日:2019-08-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榫卯式预制连锁块拱形护坡,包括拱柱直线段的①号预制块、拱柱过渡段的②、③、④号预制块和拱圈段的⑤号预制块,各预制块以榫卯方式顺序连接组成标准连接段,标准连接段以重复组合的形式在路基边坡纵向和竖向进行延伸。本发明中,拱形骨架均由具有减重效果的高强预制块组成,这些预制块采用榫卯式接头连接后,形成整体连锁块,设置于路基边坡上,形成一种工业化的路基边坡拱形防护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92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81534.6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根键与钢管桩梳齿型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是在钢管桩外侧壁上,对应于根键孔所在位置、沿钢管桩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一组条形肋板;条形肋板在根键孔所在的孔位处断开为上段肋和下段肋,上段肋和下段肋沿钢管桩的轴线方向朝向根键孔内凸伸,在根键孔的边缘形成上下两组竖向梳齿;在根键的根部设置有台体,在台体的外周设置有齿槽,齿槽竖向梳齿形成凹凸配合,使台体在沿根键的顶推方向上获得竖向梳齿的导向,并在沿钢管桩的轴向上获得限位。本发明使得根键能够得到精确定位与顶进,根键与钢管桩锚固牢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23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08453.5
申请日:2018-11-0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式空心桥墩,包括外侧预制混凝土板组件,内侧预制混凝土板组件,型钢组件和构造钢筋。所述外侧预制混凝土板组件与内侧预制混凝土板组件形成空心环形结构,外侧预制混凝土板组件与内侧预制混凝土板组件间架设型钢组件及构造钢筋,后灌注混凝土。外侧预制混凝土板组件与内侧预制混凝土板组件通过钢筋套筒和钢筋进行连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式空心桥墩,增大轴向刚度并有效提高了抗震性能.内外侧预制混凝土板可充当模板作用,不需另设模板,各构件均可预制并在施工现场节段拼装,大大减小现场施工的复杂性,体现出工业化建造要求,提升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68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93695.2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形预制墩柱节段拼装连接装置,包括下节预制组件、上节预制组件和连接组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方形预制墩柱节段拼装连接装置,使得预制墩柱间拼装快速、便捷,现场拼装施工安全度高、操作简单;完善了接头受力性能、首次提出了桥墩剪力键受剪概念,方形预制墩柱节段拼装连接处的抗剪由混凝土剪力键承担,抗弯拉(弯压)由型钢承担,连接处截面各构件受力明确,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9261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6959.4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再生沥青砂及其设计方法和其碳排放核算方法。本发明再生沥青砂的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计算旧沥青混合料、尾矿砂、岩沥青以及SBS改性沥青的掺配比例;S2、确认沥青膜厚度,对粒径为4.75mm及其以下的集料按照筛孔尺寸的大小进行分档编号,再根据沥青膜厚度计算裹附第i档旧集料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尾矿砂的沥青量、裹附第i档灰分的沥青量;S3、结合步骤S1和步骤S2获得最终的再生沥青砂各原料的用量比例。本发明根据沥青成膜特性,计算再生沥青砂最佳沥青用量,并且考虑沥青在不同粒径集料表面成膜厚度差异,从而精确确定沥青用量,发挥出沥青最佳效果,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且减排效果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