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跨孔CT试验的电极装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900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1293265.4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跨孔CT试验的电极装置、系统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极损坏后不易更换、携带不便、成本较高的问题,其在便于携带的同时,增加了电极组合的灵活性,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信号质量;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齿状电极、折弯型导线,所述齿状电极安装于电极固定装置外侧,电极固定装置内侧插装密封管;其中,所述折弯型导线的两端分别具有裸露接片,折弯型导线一端的裸露接片从密封管端部伸出,且折弯型导线绕过电极固定装置使其另一端裸露接片与齿状电极相连。

    一种基于定向平滑约束反演的场地污染物刻画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346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99494.8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向平滑约束反演的场地污染物刻画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污染场地的钻孔数据和地质测量数据获得污染场地结构边界上的电阻率差异界面信息;根据电阻率差异界面信息构建灰度图;将灰度图量化为多个局部灰度图;计算多个局部灰度图的结构张量,根据结构张量计算扩散张量和相似度;根据相似度对电阻率差异界面确定最终电阻率差异界面;根据扩散张量计算最终电阻率差异界面在四个方向的平滑权重系数;根据四个方向的平滑权重系数构建四方向加权平滑矩阵并代入反演算法,获得反演电阻率预测模型;根据反演电阻率预测模型确定场地污染物分布范围。本发明提高了电阻率反演的准确性,使得对污染物空间分布范围的确定也更加精确。

    一种获取岩石裂隙分布及水力学参数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6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17397.2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岩石裂隙分布及水力学参数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试样壳体:用于设置在试样外周,所述试样壳体上设置有多个能够导通和封堵的气体接头;密封膜:用于包裹在试样外表面,试样外侧面部位的密封膜能够在试样壳体的作用下压紧试样外侧面,试样外侧面部位的密封膜设置有与所述气体接头相匹配的通孔;顶板和底板:用于与试样的顶面和底面部位的密封膜接触,并能够通过压紧机构将密封膜与试样的顶面和底面压紧,本发明的实验装置气密性和稳定性好,测量结果准确。

    适用于TSP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起爆辅助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5256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1020470.9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TSP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起爆辅助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接入炮线、输出炮线、转换件、传导片和绝缘片,所述壳体为绝缘壳体,所述转换件的一端延伸出壳体外,另一端设置于壳体内,通过该端底部设置的滑动球体,接触在壳体内布设的传导片和绝缘片,且所述传导片和绝缘片为多个,且传导片与绝缘片交替间隔排列;壳体上预留有至少两个炮线孔,以分别容纳接入炮线和输出炮线,输出炮线内容纳多根导线,每根导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导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接入炮线通过弹性件连接至所述转换件。

    隧道超前预报地震波法中炮线与雷管线的连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5254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1022782.3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地震波法超前地质预报中炮线与雷管线的连接装置及方法,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座和插件,所述底座具有一凹槽,能够容纳插件在凹槽内上下移动,插件和凹槽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孔洞,插件上设置有凸起卡柱,所述凹槽至少一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卡槽与凸起卡柱相配合,当插件在凹槽处于第一位置时,所有孔洞同轴,且凸起卡柱与卡槽的下沿相接触;当插件在凹槽处于第二位置时,所有孔洞交错不同轴,且凸起卡柱与卡槽的上沿相接触。解决了现场工人徒手连接炮线和雷管线所带来的问题,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操作简单,仅仅通过按压和穿线即可完成。

    一种平原水库库盆渗漏状况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1364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936723.1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原水库库盆渗漏状况的获取方法及系统,通过水库资料收集与周边原始含水层背景电阻率的初步调查,根据平原水库的平均水深,计算水上连续高密度电法的电极间距a,并进一步确定水上连续高密度电法测量阵列A,根据库水电阻率、地下水电阻率、周边原始含水层背景电阻率,确定渗漏区域电阻率阈值,提取库盆电阻率剖面中深度d处的电阻率数据,根据电阻率阈值,详细定位不同深度下的库盆渗漏区域。通过本发明,能够科学地对渗漏调查测线进行设计,合理规划数据采集密度,提升探测结果质量,实现更加详细、准确地评估库盆渗漏状况的目的。

    基于时间域激发极化的污染场地分区解译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917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1361.8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时间域激发极化的污染场地分区解译方法及系统,涉及污染类型监测分类技术领域,包括将全波形数据中的所有衰减曲线进行转换,得到实部视电导率频谱曲线和虚部视电导率频谱曲线;计算实部视电导率频谱曲线低频频电导率代表值以及虚部视电导率频谱曲线三个频段下的电导率代表值;对得到的电导率代表值进行反演,得到低频下的实部电导率代表值剖面以及每个频段下的虚部电导率代表值剖面;根据场地污染类型、浓度及与实部、虚部电导率之间的物性关系,计算虚部电导率代表值每个频段之间的判定值,根据判定标准将污染区域划分不同的特征类型;确定划分的不同特征类型所分别对应的污染物种类,实现污染区场地的分区。

    一种基于电磁法的污染场地天地井联合调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68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64816.3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勘探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法的污染场地天地井联合调查方法及系统,综合半航空瞬变电磁、地表、井间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以及钻井技术的优势,提出了综合电阻率极值与梯度的分区梯度法,充分利用了电磁法效率高、范围广的优势,有效引导初调与详调阶段钻井的布置工作;通过电磁法之间的约束方程融合了天、地、井电磁法的多源数据,综合考虑电磁法参数与污染浓度之间的物性关系以及参数拟合后的可决系数,对电磁法参数与钻井取样分析的多源异构数据充分融合。本发明可以大幅提升污染场地调查的精度,降低单一方法的不确定性,为后续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高效高质完成提供丰富的指导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