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衬砌检测的装置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93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895421.5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衬砌检测的装置及工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隧道的检测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通行的问题,具有保证检测结果,提高检测效率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公路隧道衬砌检测的装置,包括车载单元,包括车体,车体能够沿着隧道纵向方向实现移动;支撑轨道,支撑轨道能够设于隧道内侧,支撑轨道与隧道衬砌表面之间具有设定的距离,车体的侧面与靠近该侧面的支撑轨道的端部之间具有设定的空间,该空间的宽度大于公路车辆的宽度;控制单元安装于车体;隧道病害检测机构,能够沿着支撑轨道移动,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雷达探测机构,安装于支撑轨道且能够沿着支撑轨道移动。

    一种基于高频弹性波的隧道不良地质超前探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114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92112.0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高频弹性波的隧道不良地质超前探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激光投影定位装置,用于在隧道掌子面处进行投影,并通过控制投影焦距使纵向测线和横向测线垂直且交点位于隧道掌子面中心,在纵向测线和横向测线上选定测点;自动激震装置,用于沿测线方向冲击隧道掌子面的测点,激发地震波信号;高频检波器,用于沿测线方向采集由掌子面测点传输的地震波信号;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对接收的地震波信号进行滤波和反演成像后得到地震波信号的偏移成像波形图,根据偏移成像波形图得到不良地质的探测结果。建立极小偏移距探测模式,实现高频弹性波自动采集,实现隧道亚米级小尺度不良地质体精细化探测。

    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深远海海底稳定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9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46943.5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远海评价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深远海海底稳定性评价方法。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深远海海底稳定性评价方法,包括:1)选择影响深远海海底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建立深远海海底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2)对影响因素进行赋权;3)构建评价模型;4)读取GIS环境分析数据,对地质稳定性分析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海底稳定性数据;5)根据海底稳定性数据,进行深远海海底地质稳定性评价。本发明充分利用GIS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深远海海底稳定性影响因素数据的处理(分类、赋值、赋权等)和叠加分析,获取了海底稳定性数值。通过实践表明,该方法在GIS环境下进行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为深远海海底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种野外地下水连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375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58279.8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地下水连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制气增压机构、阀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通信器、控制器、封隔器和起泡器,阀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安装于注入井井盖的上侧,封隔器和起泡器安装于注入井井盖的下侧,制气增压机构连通于阀门,控制器连接阀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通过通信器与控制器连接;由制气增压机构产生的气体能够经过阀门、封隔器和起泡器进入注入井。本发明可以避免外源化学示踪剂进入地下水,同时又可指示地下水流速、流向等水文地质参数的连通性。

    一种用于示踪试验的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786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424454.4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示踪试验的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与方法。其中,用于示踪试验的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其用于实时采集示踪试验现场图像并传送至监测主机中;所述监测主机与示踪仪主机和流量仪主机分别相互通信,所述示踪仪主机与示踪仪探测头相连,所述示踪仪探测头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易于操作,可用于实现示踪试验在线实时监测并可进行实时控制,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和试验测量准确性,降低试验成本。

    高脆性透明类岩石材料试件中洞室的成型和空间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701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24580.1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脆性透明类岩石材料试件中洞室的成型和空间定位方法,包括预置洞室模具的制作和洞室的定位、成型,利用调好的类岩石树脂材料,依据试件模具和洞室模具浇铸制作出不同形式的节理岩体地下洞室试件。包括蹄型和圆形的两种洞室模具,模具由PVC材料做的软橡皮构成。通过对洞室模具在试件模具的位置、大小定位,在材料浇入试件模具后,经过仔细的温度控制和特定的脱模技术,便可制作出优质的节理岩体地下洞室试件。本发明的类岩石透明地下洞室结构,使试件易于观察节理岩体地下洞室在受压后裂隙扩展和破裂规律。可以定性的确定地下洞室的位置和大小,解决了洞室试验中变形不易观察,洞室大小、位置不易控制的难题。

    一种深基坑施工力学模型试验中的钢支撑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1115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410025483.0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施工力学模型试验中的钢支撑模拟装置,包括粘结片、应力传输管、套筒和弹簧;其中,应力传输管有两根,两根应力传输管通过粘接片固定于弹簧两端,两根应力传输管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粘接片,弹簧固定于套筒内,套筒内部设有毫米刻度尺,弹簧与毫米刻度尺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不仅可以模拟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钢支撑支护作用,而且可以测试试验过程中钢支撑所受应力大小,且试验设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加工生产,操作方便,测量准确。

    三维梯度非均匀加载结构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39491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020538.8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梯度非均匀加载结构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台形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和加载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与设于其内部的台形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连接,台形梯度非均匀加载装置的台形梯度加载模块紧贴于试验模型的表面。由于水电、交通、能源、资源和国防工程领域的深部地下洞室工程通常处于梯度非均匀分布的三维加载状态,本发明通过在模型表面设置的台形梯度加载模块实现地下结构模型的三维梯度非均匀加载,通过三维梯度非均匀加载结构模型试验更真实地揭示深部地下洞室围岩的非线性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进而更合理地评价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和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这对指导深部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并保证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492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83253.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封存和环境安全监测及预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方法,包括选址、钻探与建井、二氧化碳捕集与压缩、二氧化碳注入、封存监测、泄漏风险评估与预警;对封存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包括:部署监测设备,采集监测数据;将获取的监测数据按照类型及时间点顺序形成各类数据的时序曲线,遍历各类数据的时序曲线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得到关联性数值;根据每个时间点的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数据差,估计时序曲线变化趋势;基于关联性数值、时序曲线变化趋势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过程进行评估,量化评估数据,得到数据分析结果;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评估封存安全性和泄漏风险。本发明提高了二氧化碳泄漏监测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