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6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18547.4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子模块动态特性检测电路和方法。该检测电路包括一个直流电源、一个IGBT半桥模块和一个电感,所述IGBT半桥模块包括第一IGBT器件和第二IGBT器件,所述电感的一端接于所述第一IGBT器件集电极的引出端,所述电感另一端接于MMC子模块的第三IGBT器件发射极的引出端;所述第二IGBT器件集电极接于MMC子模块的第四IGBT器件发射极的引出端。所述MMC子模块包括所述第三IGBT器件、第四IGBT器件和电容,所述第三IGBT器件和第四IGBT器件串联后得到的半桥电路与所述电容并联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破坏MMC子模块封装的条件下,对所述MMC子模块进行多脉冲测试,同时减少了检测电路的元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9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44191.7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配置的MMC子模块,所述非对称配置的MMC子模块应用于逆变工况下;非对称配置的MMC子模块的上桥臂包括第一IGBT模块和第一FRD模块,第一IGBT模块包括m个并联连接的IGBT芯片,第一FRD模块包括n个并联连接的FRD芯片;其中,m、n为正整数,且m j。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MMC子模块配置不同的上桥臂和下桥臂的芯片数量,能够有效降低芯片平均结温,从而降低MMC子模块的温度,继而降低其失效概率,提高了MMC子模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24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40305.6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支撑轴芯、第一卷绕部、温度抑制部以及第二卷绕部;所述第一卷绕部卷绕设置在所述支撑轴芯外,所述温度抑制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卷绕部外,所述第二卷绕部卷绕设置在所述温度抑制部外;所述主体外部包覆设置有绝缘层,所述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电极引出线。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温度抑制部能够对第一卷绕部以及第二卷绕部整体进行降温处理,便捷快速有效地抑制薄膜电容器的温升,提高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242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811603152.5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电网储能系统配置优化方法,包括:根据输入的蓄电池参数,计算蓄电池在寿命周期内对应的单体放电量;根据输入的预估蓄电池放电量及所述单体放电量,计算蓄电池的基础数量;以蓄电池配置数量大于等于所述基础数量为第一约束条件,以系统功率平衡为第二约束条件,以系统失电率小于等于预设失电率为第三约束条件,以储能系统投资费用模型中的蓄电池配置数量及超级电容器配置数量为变量,对目标函数以预设算法进行优化;目标函数为取储能系统投资费用的最小值;解决了如何在满足系统运行需求的基础上,对储能系统容量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节省投资成本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40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960484.2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内阻检测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恒功率充放电来代替传统的恒电流充放电对超级电容器的内阻进行检测,更加适合电力储能实际应用场景的运行工况,同时将电流转换时间和数据采集速度由毫秒级降低到秒级,降低了内阻检测对测试仪器电流转换时间和数据采集速度的要求,解决了现有的超级电容器内阻测试方法基于恒电流充放电条件测试,与电力储能实际应用场景的功率充放电运行工况不一致,和对测试仪器电流转换时间、数据采集速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4885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35429.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超级电容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廉价易得的壳聚糖作为碳源,节省了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成本;该制备方法中将聚壳糖、活化剂、乙酸和溶剂混合后再加入交联剂交联得到前驱液,然后依次进行活化和碳化,从而得到三维多孔的石墨烯材料,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整个反应过程易于控制,适合大规模化生产;该制备方法制备提高了石墨烯材料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进而提高了石墨类材料的比电容和倍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20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1592877.9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业用户源荷储需求响应优化方法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工业用户基于多费率时段的多源协同优化运行模型,所述运行模型以工业用户用电成本为目标函数,以自备电厂约束、可转移负荷特性约束、储能装置运行约束为约束条件;将电力数据输入运行模型并求解,得到并输出工业用户在峰谷分时电价下的响应结果。本申请通过基于多费率时段的多源协同优化运行,使得工业用户削峰填谷效果明显,高峰时段负荷有所降低,低谷时段负荷有所增加。自身负荷曲线较原始更加平缓,减少了自身负荷给电网带来冲激的可能性,对电网更加友好。工业用户不仅可以节省自身的用电成本,改善其负荷曲线,也可有效地响应电网的需求,需求响应潜力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1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65165.8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梯次利用电池SOC均衡控制方法,包括:根据电池模块中的SOC参数计算各相电池平均SOC与总平均SOC的差值;对该差值进行Clarke变换并计算Clarke变换后的SOC差值的平方根及反正切值;根据平方根及反正切值确定注入零序电压;在系统传统并网控制产生的三相对称电压的基础上,分别注入相同的零序电压。本申请根据三相之间SOC不均衡情况计算合理的零序电压,在系统控制产生的三相对称电压的基础上,分别注入相同的零序电压,产生三相电池模块各自的总电压调制波,调节各相充放电功率,在保证电网侧三相功率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相间SOC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84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623970.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台区储能装置及控制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储能电池、BMS、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和本地智能监控系统;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构成双极变流器拓扑结构;储能电池分别与第一DC/DC变换器和BMS连接;第二DC/DC变换器连接有光伏接口;DC/AC变换器与电网系统的低压负荷并网;本地智能监控系统分别与第一DC/DC变换器、第二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和BMS通信连接;本地智能监控系统还用于采集电网系统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以及根据远程平台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一DC/DC变换器与第二DC/DC变换器之间的第一开关,第一DC/DC变换器与DC/AC变换器之间的第二开关,DC/AC变换器与电网系统的低压负荷之间的第三开关。
-
公开(公告)号:CN1090884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179832.9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并机最优负载功率分配计算方法及装置,通过分别计算两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运行效率曲线,从而拟合出运行效率为负载功率的五次函数,分别得到两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损耗函数,在联立两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损耗函数后,得到两台电力电子变压器并机运行时的损耗曲面,在需求负载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在损耗曲面中寻找到使得损耗最低的第一最优负载功率和第二最优负载功率,解决了现有的控制方法为随机分配功率或均分功率,不能支撑优化分配两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功率,造成的两机并联运行时无法达到最优综合效率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