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70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55869.3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B03B5/36
Abstract: 海水浮性鱼卵筛优分离方法及用到的分离桶和分离桶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充气分离:向分离桶中注入海水并放入待分离鱼卵,然后充气,使鱼卵随气流悬浮于水中;步骤2:利用海盐调配高盐度海水加入到分离桶中,调高海水盐度;步骤3:静置分离:盖上桶盖,所述分离桶桶底的出水口附近形成唯一的透光区,静置后,由所述分离桶的出水口分离出聚集在桶底的杂质、死卵和浮游动物,回收上浮的鱼卵,完成鱼卵的筛优分离。本发明方法在充气初步分离后,通过提高海水盐度在高盐度海水中进行再次充气分离,可促使优质鱼卵与杂质、浮游动物以及死卵的进一步分离,加快优质鱼卵上浮速度,提升分离效果,加快分离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125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735301.9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形鲳鲹硫氧还蛋白基因的cDNA,它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卵形鲳鲹硫氧还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和利用该载体转化的重组微生物,还公开了利用上述微生物制备卵形鲳鲹硫氧还蛋白基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0309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11399.X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Q2600/156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斑节对虾微卫星家系鉴定的微卫星标记引物,所述微卫星标记引物共有6个引物对,分别为PM-38、PM-69、PM-92、PM-84、PM-102和PM-114,还公开了一种斑节对虾微卫星家系的鉴定方法及上述微卫星标记引物在斑节对虾家系鉴定中的应用。采用本发明中的微卫星标记引物,首次在斑节对虾上利用荧光标记的多态微卫星标记建立了亲子鉴定平台,其鉴定准确率达到了99%;本发明方法能快速、有效地鉴别斑节对虾不同家系及来源,为斑节对虾的选育,繁殖配组和增殖放流评估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59682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23338.7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G01N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骨骼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前处理;(2)脱水;(3)软骨染色;(4)中和;(5)漂白;(6)酶解;(7)硬骨染色;(8)保存。该方法稳定性和重复性高;且中采用的设备和材料简单,成本低廉,容易获得,且只需对样品所处条件进行控制即可,不需专人照看,省时省工,可大大降低科研成本,提高人工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5109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06770.0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流水式贝类苗种繁育系统,包括温控池、置于温控池中的育苗桶、进水管、进水调节管、位于育苗桶底部的下分离管和位于育苗桶上部的上分离管,进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和流量调节器,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育苗桶的上方;进水调节管可拆卸安装在进水管的出水口上,进水调节管的出水口靠近育苗桶的底部;下分离管和上分离管的一管端均封闭且于管壁圆周开设覆盖有过滤网的过滤孔,下分离管的另一管端穿过育苗桶的桶壁作为排水口,上分离管的另一管端穿过育苗桶的桶壁作为溢流口。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换水、流水,可使每个育苗桶所处养殖环境相对一致,提高贝类苗种繁育成活率和家系构建一致性,实现贝类高密度苗种繁育,提高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839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10265335.8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C12N15/63 , A61K38/17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浦珠母贝抗菌肽基因AP的cDNA,它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由此推断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合浦珠母贝抗菌肽基因的表达载体和利用该载体转化的重组微生物,还公开了利用上述微生物制备合浦珠母贝抗菌肽基因的方法,同时公开了上述合浦珠母贝抗菌肽基因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海水珍珠贝类抗革兰氏阴性细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重组合浦珠母贝抗菌肽蛋白,并利用其制备海水珍珠贝抗菌剂或杀菌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46328.1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69 , G16B20/20 , G16B30/10 , G16B50/10 , G16B4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形鲳鲹脂肪酸性状相关基因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基于核苷酸多样性(π)和遗传分化指数(Fst)的选择信号分析策略共同鉴定出与卵形鲳鲹脂肪酸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本发明采用全基因组选择性扫描分析研究了卵形鲳鲹鱼脂肪酸性状的遗传基础,筛选到了与卵形鲳鲹鱼脂肪酸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功能基因的定位对加速卵形鲳鲹新品种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695111.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黄鳍棘鲷和平鲷的引物,所述引物为引物1或引物2,所述引物1包括正向引物1F和反向引物1R,所述正向引物1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反向引物1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引物2包括正向引物2F和反向引物2R,所述正向引物2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反向引物2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鉴别黄鳍棘鲷和平鲷的试剂盒和方法,以及上述引物、试剂盒和方法在鉴别黄鳍棘鲷和平鲷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66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1171718.8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长棘犁齿鲷SNP位点标记组合的扩增引物,所述二长棘犁齿鲷SNP位点标记组合的扩增引物为25对,其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NO:1~50所示,用于扩增的二长棘犁齿鲷SNP位点标记组合为50个,编号分别为ECSNP1~ECSNP50,分别位于如SEQ ID NO:51~75所示的序列中。还公开了上述引物在二长棘犁齿鲷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在二长棘犁齿鲷上批量建立了具有丰富多态性的SNP分子标记,筛选出了25对多态性引物,为二长棘犁齿鲷的家系鉴定、种群遗传结构、遗传育种,增殖放流等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分析技术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2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169749.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形鲳鲹肌肉细胞系,该细胞系的保藏号为CCTCC NO:C2022275,该细胞系细胞增殖速度快,可以连续传代并保持稳定。本发明公开了的该细胞系构建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卵形鲳鲹肌肉细胞系在鱼类病毒免疫检测中的应用,以及在表达外源基因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