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钨/铜焊接用铜基钎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79034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410527725.6

    申请日:2014-10-09

    Inventor: 练友运 刘翔 封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适用于钨/铜钎焊连接的Cu基钎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钨/铜焊接用铜基钎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钨/铜焊接用铜基钎料,钎料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为Cu100‑x‑y‑zMnxSiyCrz,其中x、y、z为原子百分比,25%≤x≤33%,0% 70%)单相固溶体合金钎料,成分均匀好、无偏析,组织细小,制备工艺简单可靠、再现性好;②新的箔带钎料具有好的熔化特性,且与钨和铜母材的润湿性良好;③钎焊接头具有高热导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热疲劳性能。

    一种钨/铜的电子束钎焊快速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4171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181415.3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钨/铜的电子束钎焊快速连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母材和钎料表面预处理,清除待焊表面的油污、杂质以及氧化膜;钎料置于母材之间,利用夹具固定,放入电子束装置中,设定参数并钎焊;通过红外热像仪和红外测温仪监测钨表面温度;通过热电偶监测Cu合金的块体温度铜合金块体温度;焊接完毕,快速冷却至室温,取出焊接试样,然后放入真空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利用散焦电子束对待焊材料扫描,实现局部加热,焊接完毕,然后快速冷却,整个过程中,铜合金在温度大于600℃范围内的时间不超过5min,可以有效消弱铜合金晶粒长大、性能下降等问题。

    一种用于托卡马克装置的碳基钨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2222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52774.9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托卡马克装置的碳基钨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对碳材料工件表面预处理;(b)将表面预处理后的碳材料工件放入镀膜设备中,加热后进行等离子体清洗,再利用磁控溅射制备过渡层;(c)将沉积了过渡层的碳材料工件置入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沉积钨涂层。本发明采用碳材料-过渡层-钨涂层结构,过渡层可以解决钨和碳之间在高温下由于扩散而生成脆性碳化钨的缺点;并且快速沉积的厚钨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可以承受5s脉冲、1-5MW/m2的热负荷。用本发明的碳基钨涂层具有非常优良的抗热冲击性能以及耐热疲劳性能。本发明提出的碳基钨涂层适用于托卡马克装置第一壁和偏滤器位置。

    一种用于磁约束核聚变真空室内的偏滤器

    公开(公告)号:CN210606651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22177056.0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约束核聚变偏滤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磁约束核聚变真空室内的偏滤器。整体结构由内不锈钢支撑板、Dome不锈钢支撑板和外不锈钢支撑板构成,Dome不锈钢支撑板为三角形,布置在内不锈钢支撑板和外不锈钢支撑板之间,内不锈钢支撑板和外不锈钢支撑板都是通过块型支撑组件与Dome不锈钢支撑板连接的,最后整体形状成W型。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兼容真空室内多套诊断系统的安装与更换,同时在低温泵及第一壁等部件安装之后,仍具有良好的安装、拆卸及可维护性;整体结构简单可靠,重量轻,在真空室内可节省大量宝贵空间,与等离子体的亲近性好且对真空室壁的影响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真空钎焊用夹具
    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86854U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22167743.4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钎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钎焊用夹具。一种真空钎焊夹具,用于偏滤器面壁单元与热沉材料的连接定位,包括底板、螺栓、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弹片及定位块;通过上下固定块及上下弹片的设计将螺母施加的作用力转变为沿螺栓柱的均衡作用力,并通过底板及螺栓柱的配合使得该作用力通过定位块实现不同模块间的准确定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新型真空钎焊用夹具
    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945939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578671.3

    申请日:2020-08-03

    Abstract: 本新型属于夹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真空钎焊用夹具。一种新型真空钎焊用夹具,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设置平行固定的侧板,在侧板上方设置与底板平行的承力梁,在承力梁上设置夹紧组件,工件被夹紧组件和底板夹紧。本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本夹具解决了普通夹具的定位偏差及不同模块间的平等度匹配问题,通过上下固定块及上下弹片的设计将螺母施加的作用力转变为沿螺栓柱的均衡作用力,并通过底板及螺栓柱的配合使得该作用力通过定位块实现不同模块间的准确定位。

    用于高热负荷部件缺陷检测的红外无损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1437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324805.9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新型属于检测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热负荷部件缺陷检测的红外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一种用于高热负荷部件缺陷检测的红外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冷水检测循环系统和热水检测循环系统,其中冷水检测循环系统的出水口语热水检测循环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混合后的检测水流经多个平行布置的待测样品,流经待测样品的水分别回流到冷水检测循环系统和热水检测循环系统中循环使用。本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本系统分为室外设备和室内设备两部分,液冷源和加热源为室外设备,变频流量控制系统、实验操作台、电气控制柜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为室内设备,两部分的分开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所处环境对待测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干扰,提高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适用于级联弧离子源的小尺寸环形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980215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22003107.2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约束核聚变技术,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级联弧离子源的小尺寸环形冷却结构,包括冷却套管主体、进水环形干流管和出水环形干流管;冷却套管主体筒状结构,筒壁内沿着筒壁竖直方向设有N个入水孔和N个出水孔,冷却套管主体筒体下端设有N个连通部,其将相邻的入水孔和出水孔连通,入水孔/出水孔内部壁面均排列有孔壁螺旋肋,通过螺旋肋条将靠近内壁一侧的高温水与靠近外壁一侧的低温水不断交换,相对于光滑壁面的水路,能大幅度提高冷却剂的换热效率,降低结构最高温度,平衡冷却套管内外区域的热量沉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