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流程振动膜硫自养脱氮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684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92178.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流程振动膜硫自养脱氮工艺,将待处理含硝态氮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内投加硫粉和碳酸氢钠,发生硫自养反硝化反应;膜组件振动,产生剪切力控制膜污染,同时增强水体紊动性,强化传质,提高反应效率;部分出水作为反冲洗水反洗膜组件;富集污泥和硫粉经内循环回流至进水端;符合排放标准的处理出水排出。本发明将传统的预处理、硫自养反硝化、膜分离等多个工艺单元集成于一体,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无需外加碳源。同时利用振动膜装置实现高效膜污染控制,并采用硫粉作为电子供体,实现低碳高效反硝化脱氮。

    一种确定产氢产乙酸菌最适保存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0734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1030025.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产氢产乙酸菌最适保存温度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流式细胞术对产氢产乙酸菌中活细胞,凋亡早期细胞,凋亡晚期细胞和死细胞比例进行表征,并与产氢产乙酸菌活性恢复过程的特征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确定产氢产乙酸菌最适保存温度的方法。运用此方法,可以省略产氢产乙酸菌活性恢复的步骤,有效帮助准备采用产氢产乙酸菌强化底物转化的高浓度有机废处理工程,并显著提升产氢产乙酸的生产效率,其中产氢气和乙酸产量均超过18.0%和620mg/L,且能够维持长期稳定运行,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一种确定硫自养反硝化菌生物膜最适保存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381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1273455.5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硫自养反硝化菌生物膜最适保存温度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温度保存的硫自养反硝化菌生物膜的细胞活性状态,将其中细胞活性状态最接近硫自养反硝化菌中试运行时的细胞活性状态的保存温度确定为最适保存温度,测试数据经活性恢复后细胞活性状态和性能效果验证可靠。本发明方法能够简化硫自养反硝化菌生物膜微生物活性恢复过程,快速启动硫自养反硝化菌生物膜污水处理,可使污水处理厂对硝态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和88%以上,同时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具有非常高的工业化可行性。

    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负载海藻酸钠吸附剂及其富集废水中有机磷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9534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70643.4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纳米晶负载海藻酸钠吸附剂及其富集废水中有机磷的应用,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药剂调理‑干化破碎‑化学氧化‑微波筛分技术将造纸脱墨污泥制备为纤维素纳米晶,并在弱酸性条件下将其负载于海藻酸盐上使其具备富集废水中有机磷的能力。运用此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废水中有机磷的含量,降低出水总磷,保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富集的有机磷可以通过焚烧的方式进行磷的资源化回收。同时,将造纸脱墨污泥进行高附加值产物制备,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一种短流程含油废水中烷烃类物质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05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02050.5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流程含油废水中烷烃类物质的处理方法,处理废水时,将废水依次通过活性焦吸附反应器和悬浮填料污泥反应器,进行活性焦吸附和悬浮填料污泥好氧处理,本发明采用活性焦吸附和悬浮填料污泥好氧处理组合工艺对石油石化工厂排水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含油废水石油类、COD、烷烃类有机物和总氮总磷的有效去除,处理装置只包含两个反应器,处理时间短,是一个短流程处理工艺,活性焦吸附废水中石油类物质并催化氧化烷烃类物质,减少后续处理单元有机负荷及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悬浮填料污泥反应器实现了对剩余石油类、烷烃类有机物和总氮总磷的达标处理。

    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1764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00012.X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生物吸附/MBR/硫铁自养反硝化组合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原水进行处理,在减少整套组合工艺水力停留时间的同时,无需投加碳源,降低了运行成本,并采用厌氧发酵产酸或产甲烷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可产生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真正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脱氮除磷效率较高,在HRT为2h时即可获得总氮低于6mg/L、总磷低于0.5mg/L的出水水质,并且减少了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另外,该组合工艺无需外加碳源,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

    一种纱管纸生产废浆液的处理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629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22942.X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纱管纸生产废浆液的处理回收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基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两级纱管纸生产废浆液处理回收工艺具有药剂投加少,占地面积小,运行周期短,运行调控容易的特点。通过吸附段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负荷废浆液,可以实现废浆液中纤维类物质的高效浓缩,回收资源类物质;通过生化段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吸附段出水,可以保证出水稳定达标排放。采用本发明方法,吸附段好氧颗粒污泥对纤维类物质和蛋白质类物质的吸附量分别达到710和140mg/gMLSS,生化段出水COD,NH4-N,TP和SS浓度分别为98,4.1,0.8和100mg/L,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8%和96.2%,出水满足相应排放标准。

    一种原位实现污水厂扩容的短流程组合式脱氮除磷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9782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28010.6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实现污水厂扩容的短流程组合式脱氮除磷工艺,分为脱氮除磷系统一和脱氮除磷系统二,通过进水分流系统,控制40%的污水进入脱氮除磷系统一,60%污水进入脱氮除磷系统二。本发明工艺通过侧流功能菌筛分技术,有效组合了基于沉淀法和膜分离的AAO工艺,该工艺结构紧凑、运行简便、构造简单、控制灵活、占地面积小,通过取长补短,分别放大两种固液分离技术下AAO工艺的优点,保证系统的旱季原位扩容,同时应对雨季超量扩容,并维持系统高效的同步脱氮除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