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多孔磁性丝瓜络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5695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811258.3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多孔磁性丝瓜络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丝瓜络粉溶解在混合的离子液体中,添加纳米四氧化三铁,制备得到多孔磁性丝瓜络复合微球;然后,多孔磁性丝瓜络复合微球表面氨基化得到氨基化多孔磁性丝瓜络复合微球;最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浓度加入,去离子水:73~78%,二巯基丙磺酸钠:8~12%,搅拌溶解,氨基化多孔磁性丝瓜络复合微球:12~18%,于80±2℃恒温、搅拌、回流反应2h,冷却后,用甲醇洗涤、固液分离,干燥,得到改性多孔磁性丝瓜络复合微球。该吸附剂对砷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既成本低又绿色环保,又具有磁性,机械强度高,可反复使用10次以上,吸附剂容易分离。

    一种用于检测花青素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7934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78752.5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8 G01N27/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花青素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首先玻碳电极用氧化石墨烯修饰。然后,在反应器中加入,去离子水:15~20%,无水乙醇:50~60%,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6~10%,乌头酸:5~8%,1‑丙烯基‑3‑甲基咪唑溴盐:10~15%,偶氮二异庚腈:1.0~3%,花青素:0.2~2.0%,无氧氛围,55±2℃搅拌反应12~15 h,将得到的产物用乙醇:乙酸体积比为8:1混合溶液浸泡6~8 h,除去模板分子,干燥,即得花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再将花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滴涂到氧化石墨烯修饰上,得到花青素的分子印迹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可反复使用。

    一种缓释型天然植物驱蚊液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92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54902.0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李慧芝 翟玉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8/922 A61K8/361 A61Q17/005 A61Q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型天然植物驱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工艺步骤:以亚油酸和豆蔻酸作为缓蚀剂,豆蔻酸作为增香剂,薄荷脑和樟脑为抑菌剂。按如下组成体积百分浓度和顺序加入,野菊花油:18~22%,香叶醇:22~26%,50%松油:12~18%,冬青油:12~18%,香茅油:8~12%,亚油酸:14~20%,搅拌混匀,在加入豆蔻酸乙醇溶液,薄荷脑和樟脑乙醇溶液,混合均匀后,得到黄色透明液体为缓释型天然植物驱蚊液。该驱蚊液散发自然清香气味,并具有抑菌、缓释作用,对人体无副作用,使用方便,持续时间在10到12小时,驱蚊效果平均在90%以上。

    一种四乙烯五胺改性磁性棕榈树皮吸附剂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626867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7194.5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乙烯五胺改性磁性棕榈树皮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棕榈树皮进行氧化制备成氧化棕榈树皮;再将氧化棕榈树皮进行磁化制备成磁性棕榈树皮;然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浓度加入,去离子水:72~80%,四乙烯五胺:6~10%,磁性棕榈树皮:12~20%,偶氮二异庚腈:0.1~1.0%,各组分之和为百分之百,于65±2℃恒温、搅拌、回流反应6~8h,冷却后,用乙醇洗涤、固液分离,干燥,得到四乙烯五胺改性磁性棕榈树皮吸附剂。该吸附剂对铀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既成本低又绿色环保,机械强度高,可反复使用10次以上,吸附剂容易分离。

    一种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改性丝瓜络吸附剂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561800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87744.0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改性丝瓜络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丝瓜络剪成小块清水洗净,干燥后进行粉碎,得到预处理丝瓜络;再用3~5mol/L HNO3处理,得到氧化丝瓜络;再用环氧氯丙烷处理氧化丝瓜络,得到环氧基化丝瓜络;最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去离子水:60~66%,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12%,环氧基化丝瓜络:26~30%,各组分之和为百分之百,氮气保护,于45~55℃恒温、搅拌均匀后置于60kHz超声波中处理40~60 min,取出后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洗至滤液呈中性为止,干燥,得到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改性丝瓜络。该吸附剂对油脂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再生能力强,反复使用次数多,既成本低又绿色环保。

    一种西罗莫司分子印迹氮化铒复合糊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161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272046.4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罗莫司分子印迹氮化铒复合糊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纳米氮化铒、氧化碳纳米管、硒化镉、N‑磺酸丁基吡啶硫酸氢盐制备得到氮化铒复合糊电极;采用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修饰氮化铒复合糊电极,制得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修饰氮化铒复合糊电极;以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和3‑氨基吡咯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为引发剂,制得西罗莫司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滴涂法将罗莫司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在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修饰氮化铒复合糊电极上,制得西罗莫司分子印迹氮化铒复合糊电极传感器。该传感器对西罗莫司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可反复使用。

    一种西罗莫司分子印迹氮化铒复合糊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161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272046.4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罗莫司分子印迹氮化铒复合糊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纳米氮化铒、氧化碳纳米管、硒化镉、N-磺酸丁基吡啶硫酸氢盐制备得到氮化铒复合糊电极;采用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修饰氮化铒复合糊电极,制得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修饰氮化铒复合糊电极;以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和3-氨基吡咯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为引发剂,制得西罗莫司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滴涂法将罗莫司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在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修饰氮化铒复合糊电极上,制得西罗莫司分子印迹氮化铒复合糊电极传感器。该传感器对西罗莫司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可反复使用。

    一种超氧化物歧化酶修饰氮化钒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8896636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0454245.X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氧化物岐化酶修饰氮化钒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纳米VN,氧化石墨烯,N‑乙基‑3‑甲基吡啶六氟磷酸盐制备得到纳米VN/石墨烯复合糊电极;然后,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纳米VN/石墨烯复合糊电极,得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电极;最后,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溶解牛血清蛋白和超氧化物岐化酶,制得超氧化物岐化酶固定液;再将超氧化物岐化酶固定液滴涂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电极上,制备得到超氧化物岐化酶修饰氮化钒糊电极传感器。该电极具有比普通的碳糊电极导电性能提高,电化学窗口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表面易更新、残余电流小等优点。检测超氧自由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一种氮化钛 /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13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97087.2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钛/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硫酸和高碘酸钾对碳纳米管进行处理,得预处理碳纳米管;采用1-丁基-1-甲基吡咯三氟甲磺酸盐和纤维素制得复合胶黏剂;然后,在玛瑙研钵中,按如下质量百分比加入,纳米氮化钛:36~42%,预处理碳纳米管:28~32%,复合胶黏剂:12~16%,液体石蜡:15~18%,研磨均匀成碳糊状,将其碳糊装入连有导线的内经为Φ5mm的玻璃管内,制得氮化钛/碳纳米管复合糊电极传感器。本申请所制备的碳糊电极比普通的碳糊电极导电性能提高6~8倍,电化学窗口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表面易更新、残余电流小等优点。检测扑热息痛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一种氨基吡啶改性磁性多孔葡聚糖凝胶吸附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852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181594.3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吡啶改性磁性多孔葡聚糖凝胶吸附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葡聚糖添加纳米钕铁硼磁粉与黄原胶混合物磁化,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磁性多孔葡聚糖凝胶微球;在采用三聚氰胺和碳酸氢铵对磁性多孔葡聚糖凝胶微球表面进行预处理,制得预处理磁性多孔葡聚糖凝胶微球;然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浓度加入,去离子水,4-氨基吡啶,搅拌溶解,预处理磁性多孔葡聚糖凝胶微球,滴加戊二醛,于45±2℃恒温反应4h,冷却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固液分离,干燥,得到氨基吡啶改性磁性多孔葡聚糖凝胶吸附剂。该吸附剂对绿原酸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具有高选择性,成本低,机械强度高,可反复使用10次以上,吸附剂容易分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