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2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825354.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1 , H02J3/46 , H02J3/38 , G06Q50/0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发电厂碳‑电耦合配置的电力系统容量配置方法。方法包括:建立碳‑电耦合配置模型和碳‑电仿真出清模型,将机组代价量输入碳‑电耦合配置模型中,输出配置结果,将配置量输入碳‑电仿真出清模型中,输出出清结果并返回至碳‑电耦合配置模型中迭代;在迭代过程中,使用强对偶方法将非线性项转化后使用商业求解器求解,获得容量配置结果,使用对角化方法寻找均衡解作为最佳容量配置结果,实现电力系统的容量配置。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发电容量的新增配置,可以有效预测电力系统发电容量的演变趋势,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备实现电力容量配置的能力,为指导电力清洁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118540.9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1 , H02J3/4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综合能源枢纽灵活性的电‑气耦合系统风险调度方法。方法包括:建立电‑气耦合系统风险管理模型;将电‑气耦合系统的电负荷削减代价和弃风代价输入,输出电‑气耦合系统的运行参数和运行风险指标至电‑气耦合系统调度中心,进而传输至综合能源枢纽调度中心;综合能源枢纽调度中心调整综合能源枢纽的运行状态,实现电力系统的风险调度。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对负荷侧综合能源枢纽的调节能力的挖掘,保证了电‑气耦合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7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72059.7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7 , H02J3/38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韧性评估方法。方法包括:在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故障并且故障比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建立可供能流指标变化模型,将运行状态输入,输出可供能流指标的变化过程;获得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崩溃曲线,提取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韧性域;建立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韧性模型,将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韧性域输入,输出系统韧性,实现系统韧性评估。本发明能够快速评估获得电力‑天然气耦合系统的韧性结果,找出系统崩溃条件,通过后续实施韧性提升措施,减小系统在故障扰动发生后的功能损失,从而有效提升系统抵御极端扰动事件而避免崩溃的韧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5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85387.5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电多时间联合决策的发电厂优化调度方法。方法包括:建立碳‑电多时间联合决策系统;将电力交易数据和发电厂的运行数据输入电力交易预出清模型中,输出预出清供电代价参数;将碳交易数据和发电厂的运行数据输入碳交易预出清模型中,输出发电厂参与碳交易的碳配额代价参数;将预出清供电代价参数、碳配额代价参数以及发电厂的运行数据输入多时间联合决策模型中,输出发电厂的出清量和碳配额数量;安排发电厂的出力,实现发电厂的优化调度。本发明将发电量与碳配额统筹考虑,实现发电厂碳交易和电力交易决策的协同优化,可有效指导发电厂优化调度,保证了碳交易的顺利完成,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461232.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用量状态转移的综合能源负荷预测方法,包括:采集各时期内各类能源的负荷使用量并求和,得到各时期的综合能源负荷总使用量,利用线性指数平滑模型对负荷总使用量进行回归分析,并预测负荷总使用量的变化;计算各时期内各类能源的负荷使用量的占比,利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模型分析负荷使用量的占比变化,并预测未来的负荷使用量占比;根据预测的负荷总使用量与各类能源的负荷使用量占比预测各类能源的负荷使用量,确定综合能源设备的规划。本发明全面考虑各类能源的负荷变化,克服了传统马尔可夫方法无法计算统一的转移矩阵的困难,揭示了各类能源转移变化的趋势,有利于进一步的综合能源设备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5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135812.2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00 , H02J3/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元件脆弱性改善方法。输入原始数据,建立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状态模型,得到初始正常状态下的运行结果;提取综合能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处理获得元件的结构脆弱性参数;模拟元件故障,得到系统在故障状态下的运行结果;再获得天然气系统气流分布熵和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熵,得到元件的运行脆弱性参数;利用最优组合权重法计算各参数的权重,得到元件的综合脆弱度。本发明能够快速对脆弱性较高的元件进行重点保护,通过加粗电力线路和加固天然气管道来提高元件的可靠性,有效提升系统整体的运行可靠性和健壮性,降低系统发生大面积故障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7857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910549426.5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互依赖系统连锁效应处理方法。根据电‑气互依赖系统建立电力系统的再调度模型、天然气系统的再调度模型和耦合元件的模型,进而建立了电‑气互依赖系统的连锁效应分析模型,进而获得生产的天然气量和天然气负荷的切除量的调度量,采用电力系统调度机构调整发电机组的输出或切除部分电力负荷,采用天然气系统调度机构调整气源的输出或者切除部分天然气负荷。本发明通过对电‑气互依赖系统中连锁效应的建模,将连锁效应耦合到电‑气互依赖系统的可靠性中去,为保证电‑气互依赖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1493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15733.1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解析策略的电力天然气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建立动态可靠性模型库及电力天然气系统联合优化潮流的稳态解库;建立描述天然气潮流的动态过程的偏微分方程并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将变换后的微分方程与边界条件联立得到天然气系统运行状态的拉普拉斯表达式并计算设备一阶故障下的天然气切负荷情况;利用一阶故障概率卷积,得到天然气系统动态可靠性指标,利用电力系统优化潮流,得到电力系统动态可靠性指标,完成评估。本发明可以为系统日前机组组合、设备投切、运行方案制定和紧急故障管理提供决策帮助,该可靠性评估方法能够更加实时、准确的反应电力天然气多能源系统在运行时段的可靠性,大量的节约了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09676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94098.9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18 , H02J3/00 , G06F111/02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耦合系统脆弱线路辨识和优化方法。输入原始数据,建立电‑气耦合系统优化模型,处理得到耦合系统初始运行状态;分别关掉天然气网各气源出力功率,计算气源脆弱度并作权重处理获得线路耦合脆弱度因子;提取电网络拓扑结构处理获得线路拓扑脆弱度因子;分别断开各条电网线路,获得潮流分布熵,从而得到线路运行脆弱度因子;综合得到线路综合脆弱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大于设定阈值的线路即为脆弱线路;辨识出脆弱线路后通过加粗电线来提高脆弱线路的传输容量。本发明能快速辨识出电‑气耦合系统中的脆弱线路,加强对脆弱线路的监控和保护,可以有效预防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2140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0624073.6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用生成函数的电‑气耦合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属于含多种能源形势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领域。当前,天然气发电机组的大规模引入使得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系统的耦合越来越紧密,气源损坏、气网断开都将使得供应于天然气发电机组的天然气下降,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带来重要影响。本发明方法考虑天然气系统与电力系统耦合特性,采用可靠性评估中的通用生成函数法,将天然气系统的运行特征加入传统电力系统可靠性模型中,最终建立电‑气耦合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为电力系统应对天然气系统带来的影响提供可靠性评估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