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9494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22863.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 ,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F230/02 , C08J9/00 , B01J31/22 , B01J31/18 , C07C253/10 , C07C255/07 , C07C255/04 , B01J35/10 , C08L4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以及己二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多孔聚合物,其孔隙容积为0.3~2.5cm3/g;所述多孔聚合物包括具有第一孔径的孔以及具有第二孔径的孔,所述具有第一孔径的孔与具有第二孔径的孔的孔隙容积的比例为1~10:1,优选2~8:1,所述多孔聚合物由至少一种磷配体自聚或共聚而得到,且所述多孔聚合物的磷含量为1~5mmol/g。由本发明的多孔聚合物制成的多孔聚合物‑镍催化剂,耐水性显著增加,可以减少磷配体消耗,省去原料除水、反应体系控水的步骤,大大节省了工艺设备投资。并且在用于丁二烯制备己二腈时,具有高催化活性、高反应选择性以及高线性度,且易于回收并循环套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2936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1408777.1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C319/20 , C07C323/09 , C01D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D5/02 , C07C3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苯硫基‑苯硫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苯硫醚为原料进行卤化反应得到4‑卤代苯硫醚的步骤;将所述4‑卤代苯硫醚经巯代反应得到4‑苯硫基‑苯硫醇盐的步骤;将所述4‑苯硫基‑苯硫醇盐酸化的步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避免了污染环境的苯硫酚等物质的使用,且实现了反应物料、溶剂、水等高效地循环回收套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无有机废弃物、废酸、废碱水排放,是一条绿色的合成4‑苯硫基‑苯硫醇的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663306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60486.8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75/0259 , C08G75/0209 , C08L8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5/0209 , C08G75/0259 , C08L8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氯含量的聚苯硫醚及其制备方法、树脂组合物和成形体,所述低氯含量的聚苯硫醚为经4‑苯硫基‑苯硫醇封端而得到。本发明聚苯硫醚的制备方法以含硫化合物、碱性物质与对二氯苯为原料,以脂肪酸为缩聚助剂、4‑苯硫基‑苯硫醇(PTT)为端基调节剂,进行缩聚反应。本发明的产品收率高、成本低,所得到的聚苯硫醚产品氯含量低,同时也具有优异的流动性以及耐热性,因此,可以满足电子电器行业低氯、高流动性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981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21447.0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303/02 , C07C303/44 , C07C3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磺酸的结晶方法,包括:(1)提供羟乙基磺酸碱金属盐,将所述羟乙基磺酸碱金属盐进行氨解,得到氨解液;(2)将所述氨解液进行酸化,得到pH≤8的酸化液;(3)采用碱性树脂对所述酸化液进行处理,得到精制液;(4)将所述精制液进行结晶,得到牛磺酸。本发明利用酸化液中牛磺酸、二牛磺酸钠、三牛磺酸钠、羟乙基磺酸钠、无机盐等杂质的等电点的规律和在pH≤8时各物质在酸化液中的存在状态,在传统酸化步骤与结晶步骤之间,增加碱性树脂处理的步骤,通过碱性树脂吸附二牛磺酸根、三牛磺酸根、羟乙基磺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有效降低了牛磺酸结晶时溶液的粘稠度,从而提高牛磺酸的结晶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594205C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810061140.4
申请日:2008-03-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合成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反式-1,4-二氯-2-丁烯为起始原料,经格氏反应、缩合反应与酸性水解反应合成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反式-1,4-二氯-2-丁烯为为起始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总收率高。2)在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的合成中,反应选择性好,副产物少。3)该方法工艺较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957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61140.4
申请日:2008-03-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合成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反式-1,4-二氯-2-丁烯为起始原料,经格氏反应、缩合反应与酸性水解反应合成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反式-1,4-二氯-2-丁烯为为起始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总收率高。2)在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的合成中,反应选择性好,副产物少。3)该方法工艺较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0215203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802836.1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浙江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IPC: C07C309/14 , C07C30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解反应系统,其包括:氨解反应器,所述氨解反应器为氨解反应的容器,所述氨解反应采用氨作为胺化剂;氨分离装置,所述氨分离装置与所述氨解反应器相连接,所述氨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氨解反应后未参与反应的氨分离出来而得到含氨气态物;以及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分别与所述氨分离装置、所述氨解反应器相连接,所述压缩装置用于将所分离得到的所述含氨气态物进行压缩得到超临界态流体,并将所述超临界态流体循环至所述氨解反应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利用所述氨解反应系统制备牛磺酸中间体牛磺酸钠及牛磺酸的方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06984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610990209.6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49/08 , C08G75/02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制造中所用丙酮溶剂的精制方法及其应用,该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处理丙酮溶剂采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处理,得到预处理丙酮溶剂;(2)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丙酮溶剂再进行碱性化处理,得到精制丙酮溶剂。采用该精制方法得到的丙酮溶剂呈弱碱性,同时甲胺含量低,用于聚苯硫醚的洗涤工序时,纺丝过程断丝现象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80698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990209.6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49/08 , C08G75/02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制造中所用丙酮溶剂的精制方法及其应用,该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处理丙酮溶剂采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吸附处理,得到预处理丙酮溶剂;(2)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丙酮溶剂再进行碱性化处理,得到精制丙酮溶剂。采用该精制方法得到的丙酮溶剂呈弱碱性,同时甲胺含量低,用于聚苯硫醚的洗涤工序时,纺丝过程断丝现象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08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811312455.1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8B31/04 , A23K20/163 , A23L33/10 , A23L33/105 , A23L33/15 , A23L33/155 , A23P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脂溶性营养素微胶囊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糊化淀粉和辛烯基琥珀酸酐在空化乳化过程中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所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该制备方法通过空化乳化过程促进和强化了酯化反应,使得糊化状态下的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因分子碰撞加剧而在淀粉的结晶区和无定形区均发生显著的取代,进而提高了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酯化率,因此大大提高了乳化性能。且该方法快速高效,酯化后无需进行水解步骤,避免了水解导致分子链被不同程度破坏、直链淀粉的链长和含量显著降低进而导致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成膜的致密度降低、易吸潮、易脆及易导热的问题,提高了其应用性能。
-
-
-
-
-
-
-
-
-